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于细节中烛照历史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11/20 作者:卓舒

一直以来,自己那有限的历史知识基本上都来自于教科书编年体式的“大手笔”宏观叙述,脉络很清晰,重点也很突出;然而,对于那种形式的历史,自己似乎总提不起关注的兴致,因为它缺少对历史细节的交代。这对于偏好透过细节来体验身临历史场景的自己来说,是很不过瘾的。还好,书界近年来推出了不少口述历史的对话类图书,很多曾被有意或无意“忽略”掉的历史碎片,都在亲历者娓娓道来中重新拾起,为我们更完全地亲近历史提供了一种更具温情的方式。目下正翻阅的《访问历史——三十位中国知识人的笑声泪影》,正是这样一本能激起自己诸多感念与想象的书,读后十足过了一把瘾。

虽从事新闻工作,但作者李怀宇却自称是一个迷恋“旧闻”的记者,喜好用更多的口述文本为逝去的历史“留声”。于是,该书所聚焦的许倬云、金耀基、罗孚、倪匡、黄苗子、周有光、杨宪益、吴冠中、黄永玉、何兆武、丁聪、沈昌文、汤一介、贾植芳、陈乐民、何满子、流沙河等三十位知识人的过往经历,以及连带的故人旧事,便是作者想“留声”的那段历史、那些人与那些事。这三十位受访者大多生于“五四”前后,可谓是深受五四文化影响的一代,同时亦是个体沉浮与国家民族兴衰联结得最为紧密的一代。他们沐浴欧风美雨,承继国学传统,“追求自由、容忍多元”是其共有的气质;而在历经多舛命运后,坚忍、宽容与守卫尊严,成为他们留于历史的印记。读过书中文字后,作者有意选取这一代“中国文艺复兴人”背后的匠心便隐隐显现了出来——“现实世界里以群体的名义压抑个人的现象绵绵不绝,使我对独立的‘个人’更为珍视”。

这三十篇访谈文字,亦可看成三十篇微缩的个人传记。年少往事、经世磨练、亲情爱恋、人生转捩等种种个体在国家、民族背景下的笑声泪影,都在作者对提问恰到好处的拿捏中,以及受访者真性情的流露中,直扣心弦,愈嚼愈有味儿。这其中自然不乏许多关于个人或集体的反思与自省,但书中更多的却是复现了许多不为我们所知的历史细节。从影响某一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到个人际遇的某个偶然抉择,甚至还有专属文人之间的茶余饭后闲谈碎语,透过诸多细节所串起的一幕幕场景,被遮蔽的历史如临眼前。

当年,倪匡骑马离开内蒙古时,因五月飞雪寻不着北斗星而“胡乱”朝东走;后遇着火车便上,不管驶出的为何方向,下车时已身在上海;接着在公园闲逛时又撞上可花一百五十元偷渡至香港的“好彩”……一连串的因缘际会,方才有了写“卫斯理”的倪匡。而今以写意风景画蜚声海内外画坛的吴冠中,当时却是因为之前一直潜心致力创作的人物画,被诬称为“丑化工农兵”,在必须走“红、光、亮”创作模式的高压下,才继而无奈地转向不惹尘间是非的风景画。曾就读于清华大学法语专业的陈乐民,在临时被调出工作后再回到清华时,已被告知学籍已不在清华,转到北大了,连铺盖也已被拿到北大,之后没怎么上课就毕业了。那年正值1952年,声势浩大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正在进行时。个人际遇与时代风云纠结得最为传奇的当属一生坐过四次牢的贾植芳,第一次因参加“一二·九”运动入狱,第二次蹲的是日伪大牢,第三次进的是国民党中统局,而第四次则是在“反右”中因“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的罪名被判十二年。在遭受诸般磨难后,贾植芳还是贾植芳——“一个大字写的‘人’”,那一辈人硬朗的风骨可见一斑。除了提及诸如以上的种种历史细节之外,作者与受访者的深入互动,还牵引出了不少令人希冀时光倒流,或是憧憬不远的将来能重现的世事。如当年供各个不同专业之人士畅所欲言、月旦品评的“二流堂”,如当年何兆武在西南联大为“兴之所至自由读书”的那七年……

将这本书一口气读罢后,方才逐渐明了写在书本前勒口的那句话:“今日世界又快又热,而文化大家渐行渐远,访问历史尤显得意义深远。”了解这些大家曾是那样地活着、那样地思考,对于反观浮躁喧嚣的今世,犹如注入震触人心的清醒剂。身处于无穷“快”的漩涡中,且不得不匆忙奔走的我们,只有沉下心来细品那些斑驳的历史印记,才可触摸到前行中的风景轮廓。

\Images\2005-2009\yd071120T0508.JPG

《访问历史——三十位中国知识人的笑声泪影》李怀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