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4/22 作者:李源

\Images\2005-2009\sb050422T0101.JPG

4月23日,第十个世界读书日悄然来临。阅读,在这一天,被聚焦,被关注。

对于中国出版业而言,阅读的意义不言而喻——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体现出图书本身的价值意义;只有通过阅读,出版业才有它存在的支点。而在当下,阅读并不是一个让人欣慰的话题,一系列与阅读相关的数字让中国出版业面临尴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的调查资料表明,近8年来,中国图书实物销售量持续下降,从1996年的72.61亿册下降到67.96亿册。其中,2003年,中国人均购书5.23册,远低于人均7册的小康水平。而另一份调查资料表明,体现国民阅读概貌的“全国国民读书率”五年来持续走低:2003年,在识字者中只有51.7%的被调查者每月至少读1本书,体现国民阅读概貌的读书率比1999年下降了8.7%,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8%,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读刊率也从1999年的57%、2001年的49.8%下滑到2003年的46.4%。只有5%左右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

阅读土壤的缺乏,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可能让快速发展的中国出版业陷入“空中楼阁”的困境。而在这样一个宏大的产业背景下,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关注阅读,倡导阅读,推广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产业意义。

然而与众多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利用读书日,推广阅读上却并不乐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余光教授分析,中国阅读传统中的“实用主义”是导致目前国人阅读滑坡的深层社会历史根源,而现阶段的图书销售低迷(教辅除外),公共图书馆发展缓慢,以及家庭藏书建设的不尽如人意,使这一现象愈发令人担忧。此外,中国幅员辽阔,国内不同地区的读者由于地区文化、经济水平存在差异而导致的审美趣味不同,以及中国人的内敛性格,不习惯与公众分享并表达感情,都影响中国读书日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惯于依赖上级布置组织活动的国营书店,长久以来很少留意到这个特殊节日,更不善于借势宣传;而许多爱书人开办的民营书店虽然在节日当天有所行动,但又往往店小力薄,难成大气候。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欣喜地看到,很多机构与个人已经参与到“推广阅读”的具体事务中:去年4月23日,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与中国出版集团、北京新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单图书大厦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世界图书日”的宣传活动;而今年,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新华书店王府井连锁书店、深圳书城、南昌市新华书店、江西新华书店等新华书店十八般武器齐上阵,纷纷举办图书展销、向读者宣传节日缘起、推荐书目、赠花、讲座演讲等活动;与此同时,南昌市新华书店仿效国外特色读书节形式,结合本地特色,将世界读书日这个“舶来品”转化为我国读者习惯性的活动。在提倡与推进我国个人阅读的进程中,朱永新无疑备受瞩目。其任苏州大学教务长期间就推进了一项名为“苏州大学学生必读书目”的活动,任苏州市副市长后则开始着手建立《新世纪教育文库》,并与志愿者在民间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200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连续三年在两会期间提交《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的议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众多欧美国家在读书日的成功运作,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借鉴性意义。一直负责英国世图日推广宣传的Colman Getty 公关公司经理利兹·希奇(Liz Sich)认为,成功举办世图日最重要的因素,即确保各方面的力量都集中到一起。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总经理爱博恒介绍,在世界读书日,英国贝塔斯曼书友会常通过电视与广播组织一些公益性或娱乐性的活动;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市场总监Eun—ky Park介绍,美国书友会的编辑团队在读书日会推出特别企划,在看遍市面上所有最新图书后,向读者介绍一份“最适合做礼物”的书籍名单。(李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