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大传媒时代即将来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12/25 作者:田丽丽

安徽出版集团参与投资的电影《美丽的村庄》获“五个一”工程奖,江西出版集团、河南影视集团等联合制作的电视剧《愚公移山》正在拍摄中;重庆出版集团在重庆大学城征地三百亩,计划做卡通动漫创意产业基地;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承办的政务和地名公共信息服务触摸屏项目已在前期论证中,这在中国的出版集团尚无先例……近年来,出版集团在图书出版主业之外向报刊、影视、网络、手机、户外媒体等传媒领域拓展方兴未艾。

“从出版到传媒,不仅仅是行业的相互渗透,也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进程,是延伸产业链的必要性所致。”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辉的这句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出版集团的“光荣与梦想”。

立足传统涉水更多传媒领域

出版集团作为内容产业集团,其受众比传统传媒要少许多,通过多介质、多媒体的介入和开发,在打造集团影响力的同时,可以加强终端的控制力。因此,向全介质的大传媒集团发展,成为众多出版集团的发展目标,这种发展态势正逐步明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纷纷更名为“出版传媒”集团的现象即可看出端倪。江苏少儿社社长吴星飞认为,这种更名传递出一种信息,即突出出版特色,向更加全面、广泛的相关传媒方向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贾品荣认为,出版传媒集团可以延伸的十大领域包括:网络、影视、动漫、物流、印刷、体育、娱乐、会展、教育、信息咨询。涉足报刊是出版集团延伸传媒产业链的传统方式,并已经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如中国出版集团的《三联生活周刊》、广东省出版集团的《花城》、江西出版集团的《农村百事通》、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服饰》等都是全国知名的品牌。近几年来,一些出版集团还积极进军报业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地处西南的云南出版集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今年9月强力推出《云南信息报》,甫一面世就抢占了当地同类报纸的半壁江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的《潇湘晨报》平均期发量52万份,年广告收入逾2.2亿元;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长江商报》创刊仅一年,2007年上半年已超额完成广告计划;安徽出版集团主办的《安徽市场报》已成长为该省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早报;重庆出版集团的《旅游新报》今年3月份正式出刊,到6月份月发行量已达6万份。

不少出版集团都有过出版影视剧剧本或改编本的经历,而随着经营思路的拓展,越来越多的集团频频直接“触电”。长江出版传媒集团专门成立了影视小组,参与投拍大型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幸福不拒绝眼泪》等,随后又参与了《大话红楼》、《锁侠》等作品的改编、拍摄。广东出版集团参与拍摄的电视剧《勇敢面对》是该集团实施跨媒体经营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集团投资200万元,占40%股份,并参与该剧的终审。重庆出版集团目前正与北京一家文化影视公司开辟合作渠道,计划以集团的一本时尚杂志作为开端,在影视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在动漫领域方面,安徽出版集团今年成功主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为出版与动漫搭建交易平台。河南出版集团旗下省新华书店天乐动画制作的3D动画片《独脚乐园》,以独特的人物造型、先进的制作技术引起了业界的关注。9月26日,天乐动画与英国乡村制作公司(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版权交易协议,开创国内原创三维动画版权对外输出的先例。有业内人士认为,出版集团试水影视,是对品牌资源、内容资源的再利用,使其价值最大化,并最大化发挥集团资源的价值。

拓展网络等新媒体亦被大部分集团视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河南出版集团旗下省新华书店天图信息传播有限公司与河南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彩信书斋”,利用手机这一新型载体,拓展多媒体出版的新领域。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某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针对少年儿童的单机版游戏“苗苗智慧王国”系列并成为第一款进入北美销售的游戏软件。

湖南出版投资集团近期与电信合作,利用《潇湘晨报》资源推出潇湘晨报手机报。据该集团产业一部部长陈壮军介绍,集团承办的政务和地名公共信息服务触摸屏项目是网络和电视的结合体,建成后用户可通过触摸屏进行政务查询,也可以发布广告。据了解,投资15个亿的现代传媒产业园也在规划中,产业园建成后,将配合网络、报纸和新介质开发的需要,对集团旗下的报刊、网络资源、出版资源的创意环节集中管理,实现全新的创意产业业态。

热传媒还须冷思考

“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的文化产业集团”是众多出版集团向大传媒拓展的目标,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图书出版主业受到教材降价、招投标、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盈利格局正发生着根本的变化,急需通过多媒体的拓展与互动来提升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同时通过深度开发传统资源来培育新的媒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贾品荣表示,在全球企业500强中,出版传媒集团已接近10家。国外出版传媒集团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资本市场。与之比较,中国出版传媒集团的一个不足是:出版传媒的收入都非常依赖发行收入与广告收入。不仅如此,中国出版传媒集团资金的91%来自自身的经营,这样发展就受到限制。解决之道是借助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缺口,尤其是一些具备条件的出版传媒集团上市后,证券市场的“用脚投票”等运作方式对出版传媒集团的管理决策、信息披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促进集团外部约束机制的形成和内部制衡机制的完善。

出版集团向“大传媒”嬗变的进程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同时带有先天的不足。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出版业文化积累和传承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出版具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与传媒的关联性高;出版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高,对基本的文化价值把握到位;出版集团有一定的积累,经济实力都较为可观。而其“先天”劣势也不少——首先是出版人的观念更新问题,如报纸媒体新闻性强,紧跟社会热点,强调“快”,而这对于习惯了“慢工出细活”的出版从业人员往往难以适应;其次是生产方式问题,传统出版业对报纸、期刊、影视等媒体运营的模式不熟悉,在媒体的整合力度和运营熟练程度上与广电、报业集团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再次是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新媒体人才的缺乏等。

在所有劣势中,最共性、最突出的就是“人”的问题。“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的专长和专业都不在这里,那就要通过人才引进机制的创新来保证”,陈壮军表示。据介绍,《潇湘晨报》创办时面向社会全员招聘,从同质媒体挖到了一批优秀人才,同时采用全新的机制保证报纸的活力和留住人才。湖南出版投资集团所属的红网是通过并购的方式纳入集团,能够保证原来人才不流失、业务模式不变化,再加上新的管理机制,发展比较平稳。据了解,《长江商报》的总编辑和采编人员面向社会招聘,重庆出版集团的《旅游新报》除董事长和财务人员外也是全部面向社会招聘。相对于传统出版业人才流动较少的情况,传媒业则以人才流动频繁为特征,这也是出版集团向跨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当出版集团纷纷向传媒进军,大传媒发展成必然趋势之时,也有清醒的业内人士提出,需冷静思考,谨慎进入。在计划做卡通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前,重庆出版集团董事长罗小卫曾专门去沿海地区考察,在分析集团自身优势基础上得出结论——要立足自己的优势,不可盲目切入各个领域,先把概念和品牌等无形价值做大,为进一步的“转化”做准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出版业大传媒发展进程中,势必造成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浪费,如何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利用也将是待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