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漫画创作与出版如何“热恋”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10/7 作者:晓雪

■商报记者 晓 雪/整理

原创动漫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林 江(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新闻出版总署对于动漫原创包括相关出版项目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资助。最近几年每年都在积极地向国家财政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对动漫作品创作和出版的资助,目前已经获得了一部分资金,但是还远远不够。总署在新的计划年度里,已经在和财政部会商动漫方面的资金问题,希望能够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以用于国内动漫原创以及对出版项目的支持和资助。

与此同时,对于动漫出版市场的清理整顿也在有序进行。在当前动漫出版领域,出版市场对于一些优秀动漫出版物以及品牌出版机构的侵权盗版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对于良性健康的动漫出版产业来说,这些侵权盗版行为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发展障碍。从政府角度来说,对市场的监管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一些非法侵权盗版的动漫出版物进行严厉打击。今年年内中央几个相关部门就要组织一次全国性清理整顿,其中各类侵权盗版的非法动漫出版物包括图书、报刊、网络出版物等都要进行一次集中清理。从履行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说,总署和各省、市行政管理部门都会不遗余力地对动漫出版市场进行净化和清理,保障动漫出版产业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上下左右”对动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范 旭(广州市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局长):对于动漫产业,“上下左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活动,各种动漫基地的建立,像雨后春笋一般,形势看起来很不错。显然,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我个人感觉(关于动漫产业)有些实质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在促进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说动漫原创问题、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的培养问题和动漫产品的生产量问题等。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条比较成熟的或者说是一条龙式的相互拉动和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链条。这个链条应该囊括漫画、出版、创作三方的产业,漫画是动画的基础,漫画的创作、出版又是拉动漫画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以出版破解动漫有产无链现象

黄尚立(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动漫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也为我国出版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契机。第一,以出版破解动漫“有产无链”的现象。现在出版社出版漫画书,电视台配动画片,游戏商做动画游戏,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以出版为龙头,带动动漫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希望以出版为主发散开来,破解我国动漫产业有产无链的困境。怎么打造动漫完整的产业链呢?我认为产业化运作的运营机制是理顺动漫出版链条、增加动漫附加值的关键。出版商作为整个动漫产业链的龙头,应该更多地充当优秀动漫作品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发展共进应该是先出版漫画,走“研发(自主产权)+多媒体运营+衍生产品运作”的运作模式,这样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商业成功率。要争取书刊联动和书影联动,尽快实现由单一产品向多元产品转变,从单一回报向后续产品的综合回报转变。

第二,积极迎接动漫出版时代的到来。以广东省出版集团为例,出版集团要实现出版的纵深发展,动漫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目前国内其他一些出版集团也在积极投身动漫产业中,还有一些出版集团根据自身的优势,在产业延伸方面也开始了积极的尝试。我们集团在5年战略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实施以内容资源为核心的多媒体经营战略,选择适宜的时机进入动漫、网游这些新兴领域,积极探索新的模式,促进集团产品结构的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集团传统产业的发展。

媒体孵育动漫大未来

孙月沐(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动漫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和黄金发展期。但从我们的观察来看,有几个不容忽视的瓶颈性障碍制约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一是原创瓶颈,即原创不足,相应的原创人才不足;二是营运模式和赢利模式的瓶颈,资料表明,我国生产的动画片,投入往往动辄过千万元,但收益算好的却只有区区几百万元;三是营销宣传推广瓶颈,我们普遍做得不够好,是落后的,相对来说,也缺少章法。

这就要说到媒体与动漫产业的关系。也许有人认为,动漫业本身就是传媒,无须营销推广宣传。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看法。在参加本届金龙奖颁奖大会时,我有一个深刻感受,我们正在用大规模的宣传效应,甚至动用明星效应来宣传动漫产业,这是大手笔。漫画界朋友告诉我,这非常重要,这是真话,也是内行话。在如今这一媒体社会,包括巩俐、章子怡这样的大牌明星都不断“制造”新闻,扩大宣传。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说:媒体孵育动漫大未来。在动漫的宣传、营销、推广方面,在构建和推进动漫业大发展大繁荣和大市场方面,媒体恰恰大有可为。这正如前不久几个部委召开的影视动画创作生产座谈会上专家指出的那样:“要以市场营销推广为着力点,尽快掌握现代营销理念、市场规律”。很多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动漫产业落后于日韩、欧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成熟而有实力的营销力量,或者说营销得还不够。当今是大众传播时代,是产品饱和、竞争充分的买方市场时代,动漫作品同样需要广泛而有效的传播。

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在当代中国,应当是官、创、产、学、研、媒共同努力,共同联手。动漫产业是到了高度重视媒体的时候了,媒体是到了高度关注动漫产业的时候了。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说,媒体应该“孵育动漫大未来”,媒体能够“孵育动漫大未来”。

动漫产业链必须借助国际平台

李元君(接力出版社名誉社长):大家都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是没有畅销书的,如果销到十几万册、上百万册一定是通过行政命令去做的。到2000年以后,有几个出版社其中包括接力出版社,把产业链运营做到位以后,中国有了畅销书,而且畅销书做得非常好。谈到漫画创作与动漫出版,总体来说,我认为在两个方面可以借鉴出版产业的模式:一是行业产业链的建立是动漫产业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动漫产业链要远比图书产业链难得多,因为与图书的投入相比,动漫产业的投入相当大。因此,我也认为动漫产业链必须借助国际平台。动漫产业链如果仅仅在中国建立的话,仅仅建立中国自己的产业链,还是很难把产业链做成功。动漫产业最成功的肯定是美国模式,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他们的模式则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二是动漫人才培养。大家讲得比较多的是这个行业的创作人才,动漫经营人才如何培养呢?你一定要有经营人才,我们现在最缺少的是驾驭市场的经营人才。只有经营人才才能培养明星,没有经营人才这个产业链是不健全的。

立体打造集团式动漫发展平台

林清发(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编审):多媒体互动对于动漫产业发展尤为重要,我们集团通过搭建平台、项目扶持等有效举措,强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一是打造民族漫画的精品图书。与天津神界公司紧密合作,打造“中国原创新漫画四大名著”项目,集团几家单位成立项目组专人精心运作这个大项目,并积极利用网络、报刊、手机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营销,力争将该项目打造成中国原创漫画的第一品牌,成为中国漫画时代性和民族性俱佳的标杆之作。二是开发手机动漫新媒体。“移动漫”是集团与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合作开发的手机新媒体业务,针对16~30岁的年轻群体,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将各类动漫资讯以彩信的方式送达移动用户手机,内容涵盖动画、漫画、游戏、炫图、行业动态等所有动漫题材。三是积极进入数字出版领域。筹备开发专业大型动漫主题网站,结合对“移动漫”用户的捆绑宣传,对动漫图书进行数字出版业务开发,包括网上收费阅读、下载以及网络购书等。四是开展国际合作。与韩国专业动漫机构共同开发“学习型漫画”,以漫画的形式,将大量的课本知识进行形象转化,用轻松的表现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知识的兴趣。五是打造动漫产业交易平台。通过成功举办安徽国际动漫嘉年华、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等大型文化产业活动,创新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为动漫出版汇聚大量优质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精品动漫出版贵在“坚持”

臧永清(现代出版社总编辑):2008年,动漫画图书在现代出版社的出版规划中所占比重更大,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此类图书近260种,占到了现代出版社新书品种的2/3以上。我们在漫画出版领域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总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首先就是坚持,即持之以恒。这些年来,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漫画销售是涨是落,现代出版社都始终把漫画当作自己选题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其次就是专业。我们有很好的编辑队伍和销售队伍,编辑人员对漫画都很熟悉,有的甚至本人就是著名的漫画家,如《漫画兔的自杀》的作者右手。这样的编辑队伍不仅能准确地鉴别作品的好坏优劣,还能够指导年轻作者如何去创造好作品。第三是倾力。因为我们把漫画当成了现代出版社的核心产品,所以,我们就举全社之力打造这条产品线。在推出新的漫画图书时,我们往往是全社齐动员,编、印、发及营销人员通力配合,协同作战。第四是开放。我们在努力打造国有出版机构中最大的漫画出版平台,必须拥有开放的胸怀。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各种风格的漫画作品有足够的包容气魄,对成名漫画家和无名漫画作者的作品有兼收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有与民营漫画图书策划机构合作的勇气。

以品牌带动产业链发展

宋欣欣(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第一,引进为原创铺平了道路,原创奠定动漫产业未来发展之路。引进国外高品质原创作品是前几年中国少儿电视动画片播出和图书、期刊出版的主流。应该说,像迪士尼等著名公司出产的动画漫画书刊,对培养受众的动漫情结、阅读习惯以及欣赏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原创动漫出版铺平了道路。而原创动漫形象和作品,一定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产业发展的未来。

第二,期刊积聚人气,图书打造终极效果。图书和期刊的受众既有重叠又有交叉。图书的特点是篇幅长、耐读性好,收藏价值高,而期刊传达的信息快速、多样,更能吸引眼球。不管是图书还是期刊,我们创作的出版均是内容,读者阅读的也是内容,出版社在内容的选择上更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故事的可读性、适应性、情趣感、幽默感是吸引阅读的基础,是产品内涵的文化元素。二是漫画卡通形象的开放性和可兼容性是品牌持续的必备条件。三是品牌的成长性与可期性。立体的品牌计划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全方位的品牌思维模式和推广方式是品牌的必要条件。

第三,“先漫后动”是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通行之路,而中国目前大多走的是先动后漫的发展之路。

周刊化是当务之急

敖幼祥(台湾漫画大师):我觉得中国的漫画要做大做强,这是最基本的。现在有很多新的漫画家,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想得太多、说得太多,画得少。如果我们以最笨的方法计算,一天画一张,一年就是365张,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多的漫画家却只有很少的漫画作品呢?主要原因是很多好的漫画家没有持续性的发展,刚成名,却很快就沉寂了,不能持续性地培养人才,也导致了很多人才被埋没。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得民心的漫画作品,我个人认为,目前大陆很多漫画作品缺乏民心,没有民心就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动漫产业。如果漫画产业没有一个好的终端产品去支持营收的话,漫画产业就成了“谁做谁倒霉”。

漫画的目的是拍动画片,在此方面,很多投资商也在努力,我觉得应该加大漫画的创作力度才行。漫画创作平台必须加快、加大发展,也就是推进动漫杂志的周刊化发展。从日本漫画市场经验来看,作品一上周刊作家就红,日本一本漫画周刊可以卖到400多万份,如果漫画家的作品能够登上漫画周刊就是他一辈子的幸福保证,更何况,后面的动画片还会让他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得到更好的利润。今天,强势的漫画周刊变成了精英漫画家的平台,想做动画的投资商也很容易在漫画周刊中挑选出理想的漫画模式,我想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打通原创漫画国际化之路

刘烜伟(漫友文化传播机构总经理):作为中国漫画行业的先行者,漫友文化有别于创作工作室,也有别于传统出版机构,其以漫画生产全流程为主要业务,是将“创作”和“传播”的概念揉合为一体的专业漫画机构,多年来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漫友以人才为支撑,深入内容企划领域,打造了强大的漫画原创平台。漫友打造的原创平台就是怎样去挖掘优秀的漫画创作人才,全方位地去扶持和培养,包括这一次的金龙奖,包括我们很多期刊群都是为了打造这些漫画人才。我们做得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以娱乐公司造星的方式去和漫画家合作,我们与漫画家签约,给他们和我们员工一样的待遇: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样我们就凝聚了一大批中国原创漫画家。

第二,我们要打造强大的漫画传播平台,我们和许多出版机构合作,现在漫友已拥有11种刊物,每年出版200多种新书。除了平面媒体,我们还做网络媒体和手机动漫。

第三,漫友准备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产业平台。漫友一直注重漫画走向世界,通过版权交易的方式,将许多中国漫画输出到海外。怎么让中国漫画走向世界是我们追求国际化品牌需要考虑的问题。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1.JPG

林 江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2.JPG

范 旭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3.JPG

黄尚立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4.JPG

孙月沐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5.JPG

李元君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6.JPG

林清发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7.JPG

臧永清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8.JPG

宋欣欣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09.JPG

敖幼祥

\Images\2005-2009\sb081007T0210.JPG

刘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