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国开放中国力量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0/16 作者:金霞,吴妍

\Images\2005-2009\20091016T0104.JPG

中国展区吸引了外国读者驻足浏览商报记者金霞/摄

■商报法兰克福书展特派报道组/当地时间10月15日17时整/执笔金霞 吴妍

2009年10月,享誉世界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法兰克福书展已逾60个年头,刚刚过了60年庆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版人、作家、专家、政要集结于此,共贺中国成为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中国,成为本届法兰克福书展的热词。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德国总理默克尔、前总理施罗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来自全球的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岳根·博思、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主席贺内菲尔德,来自主宾国的著名作家铁凝、莫言等,当然,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的出版人……重量级的人物为重量级的会议、论坛、展会所吸引,为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所吸引,为中国,为中国出版,为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力量、中国开放所吸引。主宾国阵容强大,大家云集,名流满座,邬书林、张江、雷于蓝、张小影、周明伟、王国庆、吴伟、刘建国、吴尚之、张福海、王自强、焦扬、卢得志、李朋义、谭跃、陈昕、童健、黄尚立、柳建尧、钟健华、刘红、张天明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的出版社的负责人共赴盛会,在612场文化活动和各自的展区展台上,一展风采。

中国元素歌德故里氤氲弥漫

10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2:30,来自中国北京的飞机降落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这架飞机,一定意义上,说得上是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专机,中国各路出版人,“腰缠书万卷,骑鹤下欧洲”(详见本报10月13日头版头条),志在必得。

才出检票口,记者就看到两幅介绍主宾国中国的广告牌,红白两色优雅醒目,主题词“经典与创新”已为当地人所熟知。从那一秒开始,对这座城市有了异样的亲近:这里,因为主宾国身份而处处弥漫着中国的气息。

机场签证台前,金发德国美女嫣然一笑,用汉语对记者说“你好”;在展馆里走错路,腆着啤酒肚的工作人员边指路边“秀”自己的中文“谢谢!不客气!”;中国主题馆内,记者也多次“惊遇”中文说得极顺溜的欧洲人,他们在馆内啧啧称赞,流连忘返。汉语,此刻正在法兰克福大大升温,这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持续深入的明证。已经在世界上开设的282座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为汉语言与中国文化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书展上各种国籍与肤色的参展者,在谈到中国时,常会提到“ConfuciusInstitute”。当地时间13日下午,8位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手撑花纸伞,在排练第二天要表演的开场舞《茉莉花》,舞者是欧洲人,编舞的老师也是欧洲人,金发碧眼的她们在举手投足中传神地表现出了中国神韵,引来无数的观众与掌声。

漫步书展之中国展区,设计上依然尽可能地体现了中国元素,鲜艳的中国红、雍容的牡丹和花鸟画等,展台设计融入了活字印刷的概念,“点—字—文章—书”贯穿整个展台。

值得浓墨重彩描绘的,是2500平方米中国主题馆备受好评的独特设计。设计师李继伟是位有在德工作经历的华裔奥地利籍艺术家,他的设计抛开了传统表现形式,整个主题馆以简洁的灰白两色,传达出中国文化的含蓄蕴藉之美以及五千年文明的厚重与博大,被赞誉为“完美地以世界形式表达出了中国内涵”。袁行霈等国内一流专家参与完成的脚本,保证了在细节处依然不见瑕疵。

即便是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普通观众,面对主题馆的纸山、活字、墨滴与书墙时,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长约39米的宣纸悬浮在主题馆半空,以飘逸、舒展、富有张力的形式塑造出一个蜿蜒起伏的纸山,寓意中国是纸张的发明国;主题馆核心区,1100个木活字构成了活字方阵,每一个木活字都用实木手刻完成,内容选自《梦溪笔谈》和《农书》中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见5版图1)。木活字方阵,寓意着中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明国;活字阵中心区有一片约20平方米的白沙围成的区域,为墨滴成像区,即用影像的方式将一滴虚拟的墨滴投置在真实的水面上,同时,一滴水自上而下滴入水中,通过墨与水自然交融的变化,创造了一个真实与影像相互交错的意境,表明中国最早使用了墨。一位国外摄影师对这一场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为了选择拍摄角度,他不惜匍匐在地上选取最佳角度(见5版图2);距活字方阵约7米处,一面长约69米、由11000本线装书制作而成的书墙绵延伸展,如阅读之河流经全场。书墙是用宣纸特制的一本本线装书籍,表明了中国是折页成书的最早发明国。

\Images\2005-2009\20091016T0501.JPG

图3中国展区人头攒动

\Images\2005-2009\20091016T0502.JPG

图1一位工人正在木活字雕刻

\Images\2005-2009\20091016T0503.JPG

图2拍摄墨滴成像区的外国摄影记者

不少对中国文化有初步认识的普通外国观众,则对主题馆早期的文字载体、造纸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和当代出版四个板块充满兴趣,更加深了其对中国出版史与印刷史的了解。第一板块展示从6000年前半坡陶器符号即开始的汉字起源,记录了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第二板块展示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造纸术的发明与外传,体现了中国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第三板块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印刷术中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套版印刷等三种基本形式;第四板块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出版业的发展之路,着力表现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技术水平与发展成果。

如果是顾彬、马海默这样的汉学家,则会因主题馆内能见到超过2000件的特殊展品而感觉不虚此行。这些展品包括了能证实造纸术在西汉时期初具雏形的西汉麻纸;我国现存最早的精美雕版印刷实物《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复制品);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版权的声明——《东都事略》(复制品)上书“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版”字样,等等。

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的表现形式,和谐而统一地在中国馆得以体现。这种以“世界”形式来表达中国内涵、中国元素的设计,得到了各方的强烈认同。一位曾在奥地利教育部任职,后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博士的伊莎贝拉(音)女士,特地从奥地利赶来参加书展,第一站就是到中国主题馆参观,她告诉记者,中国现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美。几个月后,她还会再次前往中国。

中国元素当然离不开汉语中文。如今全球汉语热在不断升温。中国展团这回带来了许多最新的汉语学习类图书,并且为之设计了风格各异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汉语言学习热潮。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汉语世界》杂志法语版和多语种《汉语图解词典》,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环球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我的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轻松学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说得地道,就是这么简单》,国家汉办的《汉字五千年》多语种版本发布,以及邀请孔子学院学生参与演示的《体验汉语》发声挂图等。

相信,至少在此次参展的欧洲人心中,能代表中国的,不再只是龙、瓷器、熊猫和中国菜,而更应该是稳步发展的经济,进步开放的姿态,焕发新生的古老文化以及求同存异的包容心。

中国文化

丰富独特魅力生辉

在不久前一次中国总理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会面中,默克尔将河南作家李洱的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德文版,作为一件特别的礼物送给温总理,这也是酷爱阅读的默克尔很喜欢的一部中国作品。

法兰克福当地时间10月13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与法兰克福市市长罗特在法兰克福市政厅会面,罗特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礼物——活字印刷的印模。她高兴地表示,自己早就知道活字印刷,这是在德国的现代印刷技术诞生的很久以前,中国就已拥有的一种古老印刷技术,中德人民都为世界出版奉献了自己的杰出智慧。

本届书展的开幕式上,德国书商与出版商协会主席贺内菲尔德在发言中,两次引用中国作家莫言的话,“文学必须是抓住社会的热点,不这么做的话,文学也是一纸空文”。可见,在德国,尽管只有少数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且为读者所阅读,但德国人对中国文学的关注,早已经开始并在持续深入。

开幕式上,各方都对主宾国中国以及中国文化表达了由衷的欢迎与尊重。贺内菲尔德说,中国文化非常悠久,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而中国展团此次的100多位作家代表团,是法兰克福历届书展上从未有过的强大阵容,一个城市能迎来这么多的作家,是一种难得的机会;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岳根·博思在发言中对根据莫言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红高粱》给予高度评价,称其在德国“非常受欢迎”;法兰克福市市长罗特在发言中代表法兰克福市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在书里了,这是中国的书中常常写到的话。德国的法兰克福与中国的广州是友好城市,中国客人来这里会受到特别由衷的欢迎。书展应该是一个充满着讨论与争论的地方,但所有的讨论和争论都不能成为长期的对抗,友好待客不但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德国的态度。”此言立刻得到了台下热烈的掌声;黑森州州长科赫在发言中两次评价中国“是一个如此令人骄傲的国家”;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成为主宾国表示了自己的欣慰之情:“中国文化在德国的认识不是很广泛,非常高兴中国成为今年的主宾国,两年前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德国也是中国的主宾国。”默克尔表示,很期望中国带大家走出经济危机,全球不但在经济上应该彼此依靠,在文化上也应该有更多的支持与理解,中德将以此次书展为契机,不断加深文化上的交流,让两国关系能以更广阔的姿态向前发展。

如果说,在过去,提到中国文化,所能想到的最多的词汇是“历史悠久”,那么,在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上,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汇则是“交流”。

无论是中国的官员、学者、作家,还是德国的政要、汉学家、出版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误解只有通过不断地交流才能被打破,而文化上的交流尤其

是文学上的交流,尤为重要。

中国展团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心态,向世界出版界与文化界敞开了胸怀。除了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百人作家团队所带来的中国文学风潮之外,其他中国文化也借主宾国的东风,全面丰富地得以呈现。

当地时间12日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参观了“传统的复活”中国艺术展,展出的8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用新的形式重新诠释了中国古老文明。而文化的复兴,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之后,全国上下新的努力方向。在这里,传统的与现代的、固有的与新兴的交相呼应,共谱文化交响曲。可以说,这是一次中国文化在海外的集中展示,层次丰富、涵盖面广、表现形式多样,变过去的单一、平面而为多元、立体。

在展区露天广场的帐篷区,“京剧娃娃”的大展板作为背景,中国的传统木版年画、布袋木偶雕刻、皮影雕刻、唐卡绘制、风筝制作、传统药香香道表演、剪纸、精微绣等十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14日到18日,进行为期5天的现场表演,中华文化的传承因此得以展现。

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为班底,郎朗、迪里拜尔、魏松、姜克美、唐俊乔以及德国多特蒙德音乐厅合唱学院童声合唱团参演的主宾国音乐会,以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开场,以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压轴,艺术家跨越国界,共同奉献了既展现中国音乐发展水平又体现中国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精神的音乐会。

书展期间,每天上下午各举办一场演出,充分展示中国民族艺术元素。其中中国国家京剧院组织了30多位演员的“庞大队伍”,节目包括10场戏及中国武术、舞狮等表演。当红老生于魁智和梅派再传弟子、当红旦角李胜素也到现场进行义务表演,宣传中国国粹。

此外,电影馆还在放映20部中国优秀电影;140多位中国作家将赴德国各地进行文学、文化的交流碰撞;法兰克福市贝特曼公园内举办的中国之夜,让中外出版人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徽派园林——中国园里,喝中国茶,品中国菜,听中国传统民乐,全方位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法兰克福文学馆的“中国文学之夜”,是一次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现之旅。莫言、铁凝、刘震云、余华、苏童、李敬泽、李洱等10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与BernhardGanter、UlrichKautz一起,带领大家走进中国文学的世界。无法一一提及的还有中国的建筑展、橱窗大赛、香港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论坛等多种多样的展览与互动。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一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交流才能促进理解,交流才能消除误会,交流才能有更好的合作,这是中德双方在不同场合、时间不断重申的观念。而文化的精神层面的交流,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本届书展上,交流成为真正的主题词。

中国力量

底蕴绵厚伟业无疆

正如外媒评论所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现在又填了一个空,即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当然,无论从全民的关注程度还是举办时间的长短看,成为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远远不能与奥运会和世博会相媲美。但是,当上这个世界最大的书展的主宾国,对于力争把中国文化真正推向世界的中国来说,的确是一个机遇。而且连续3个中国年,从体育到经济,现在又加入文化,使之连绵不断,其意义自然不可小视。”

的确,1949年,第一届具有现代意义的法兰克福书展举办;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09年,走过了60届的法兰克福书展,已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书展,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版权贸易平台,也是全球最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之一;走过了60年的共和国,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国力量,而本届以“经典与创新”为主题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展示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出版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国出版业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出版业的重要标志。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这是“中国的力量”。

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主题馆,可谓“中国力量”的一个缩影——2000余件令记者眼花缭乱的展品,包括了从甲骨文、铭文、竹简、帛书到互联网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的重要出版载体,以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出版业成果和国家文化形象。2500平方米的主题馆还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出版成果,分为3大板块:一是继承与弘扬,展示一批古籍整理出版的成就,如《中华善本再造》、现存《永乐大典》影印本、《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影印本等;二是吸收与借鉴,展示中国翻译国外优秀著作的成就,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等;三是创新与发展,展示一大批当代有创新的学术著作和基础工具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

此外,盛大华美的中国主宾国开幕式,独具匠心的主宾国开幕晚会、高端对话的国际出版高层论坛、交锋论道的中外经济学家论坛、惊喜连连的主题招待晚会,以及争相登场的出版专业活动,异彩纷呈的作家学者交流,令人眩目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观者如织的顶级艺术展览等600余场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活动,涉及出版、广播电视、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文化领域,更是中国文化、中国力量的一次整体、立体展示。

本届书展的论坛议题多元,从各个领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样展现了中国力量。主题为出版业的挑战与机遇的“中国出版高层论坛”,由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副总裁李朋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与施普林格出版集团首席执行官德克·汉克、阿歇特图书出版集团总裁阿诺德·努里一道探讨世界出版业的共性话题,法兰克福书展组委会称,举办如此高端的专业论坛,在书展主宾国的历史上属第一次。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复旦大学教授史正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菲利普斯,挪威经济学家、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基德兰德,柏林科学院院士、法兰克福大学教授何梦笔等对话的中外经济学家论坛,以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为主题,中外经济界高手共论“中国经济成长”的话题,这也是整个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所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李朋义,中国知网总裁王明亮,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侯小强,香港著名出版人陈万雄,澳门大学出版中心主任、助理图书馆长王国强等参加的世界华文出版论坛;体现翻译重要价值的“中欧翻译出版论坛”以及中国印刷发明史论坛等多个论坛的展开,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与交流的态度,也有着自己的坚持。

柳斌杰署长表示,期待通过中国主宾国活动,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成就,展示中国文化与出版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展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发展变化,在国外特别是欧美主流社会介绍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

《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随着一系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政策推出与落实,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就出版业而言,国家通过改制、重组、上市融资等方式,将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与销售双超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中国力量”给世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中国开放

兼收并蓄交融共享

“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这场首次展示,对中国是一个加速其开放的机遇。”法兰克福书展主席岳根·博思的这句总结,无疑代表着中外出版人共同的期待。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逐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在世界出版大格局中发现商机、开拓市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然而与发达国家的出版产业相比,中国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管理水平、运营机制等还存在不小差距。

开放,无外乎“引进来”、“走出去”。我们仅以近10年来中国出版界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一组数据为例:2001年,参展人员127人,展台面积320平方米,参展品种约2000多种;2002年,参展人员122人,展台面积320平方米,参展品种约2500种,共达成版贸项目953项,引进多于输出,参展商首次租购展馆通道橱窗和馆外立体广告牌,进行展团整体宣传推广;2003年,参展人员85人,展台面积320平方米,参展品种约1500种,版贸项目156项;2004年版贸成果与上年度大体相当;2005年,中国首次统一组织出版集团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全国101家单位171人参展,展台面积320平方米,参展品种约3000多种,配英文介绍材料,设计中国展团宣传海报,宣传中国代表团整体形象,组织版权合作/输出签约仪式、大型招待酒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版权贸易1496项,其中版权输出615项,版权引进881项;2006年,国内19家集团、出版单位为重点单位参展,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向国际市场推出的约20个大类4000多种特色出版物,样书均配以英文腰封,部分参展单位还准备了彩色图片、木活字印刷、影像宣传片、多媒体教材、传统手工艺品等特色展品,并组织28场交流活动,如版权签约仪式、出版论坛、图片展览、图书赠送、大型招待酒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累计达成版贸项目3332项,其中版权输出1936项,版权引进1254项,合作出版142项,首次实现版贸顺差;2007年,展示22个大类7000多种展品,共达成版贸项目3409项,其中版权输出1928项,版权引进1030项,合作出版451项;2008年,实现版权输出1092项,贸易额3767万美元,版权引进652项,贸易额67万美元。不难看出,不到10年时间,法兰克福书展,已成为中国出版界日益看重的国际交流平台,并通过加大对自身的宣传推介力度,让世界加深对中国出版的了解。

参加今年书展的中国代表团规模也创造了新的纪录。据统计,参展的中国内地出版机构有272家,来自台湾的有26家,来自香港的15家,总人数超过2000人。其中,仅由全国196家出版单位联合组成的中国出版代表团就超过1000人,展品总计7600余种。尤其重要的是,版权输出成为今年中国出版商参展重点。据中国主宾国主办方介绍,近10年来中国版权贸易结构正在逐年得到改善,引进与输出比例由10年前的15∶1缩小到2007年的接近5∶1,“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闻出版业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谈到“走出去”,不能不提“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5年该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已累计推出1400多种中国精品图书,在西方主流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本届书展上,2008年启动的“主宾国图书翻译出版工程”初步成果——100多种统一印有主宾国标识的德文版或英文版图书在中国展台进行了集中展示。除了中国方面作出的努力,德国出版界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根据书展方的最新统计,由大约120家德国出版社出版的400多本中国主题新书将在此次书展展出。

随着“走出去”的升级,中国出版业正由产品“走出去”向实体“走出去”乃至资本“走出去”发展,即“借船出海”—“造船出海”—“买船出海”的三步曲。而此次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无疑是提高中国出版业对外交流合作水平的难得机遇。柳斌杰表示,借助主宾国平台,中国出版业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丰富中国出版业的内容资源;借助主宾国平台,中国出版业将学习借鉴国外出版业的管理经验、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营销能力;借助主宾国平台,中国出版业将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出版发行企业,提高出版企业总体实力,把中国出版业对外出版交流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书展开幕式上说,我们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加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扩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沟通,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途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正是不同文化的彼此交流,才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知道了中国的孔子、德国的歌德、英国的莎士比亚。这是中国出版界、文化界共同的开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