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王以培:用清澈的目光注视人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0/30 作者:江筱湖

\Images\2005-2009\20091030T0702.JPG

作者王以培与三峡老人在一起

\Images\2005-2009\20091030T0703.JPG

■商报记者 江筱湖

今年国庆节的八天长假,《烟村》(作家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作者王以培没有从北京回上海探望家人,而是选择孤身前往河南修武县,寻访竹林七贤的痕迹。他在放下浸淫、创作八年之久的《烟村》后,便把目光投向了最欣赏的魏晋名士,他说可以感觉到竹林在召唤,心中的创作冲动也汹涌蓬勃,所以必须亲自去走走。别人这么说,我可能会觉得矫情,王以培这么说,我就深信不疑。

今天的畅销小说,故事讲得好的,大有人在,个性分明的,为数不少,可是,能够用文字创造意境,一照面就抓住我这种口味过于刁钻的读者的,太少了。常常是,以技术的眼光衡量,知道这是一本畅销的好书,但在感情上,你,打动不了我了!第一次读《烟村》,被深深震撼,作为一本好书,它具有自己的气场,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打开第一页,就能安静下来,并且完全可以感受到它所晕染的“意境”:传统而不古板,含蓄而不迟滞,文字间流淌着独特的文学之美,这种美,于我而言暌违太久。尽管写过很多作家访谈,包括最热爱的李国文老师与赵本夫老师,但落笔都没有像写王以培这样踌躇。既怕力有不逮,不能传神描绘,让读者与佳作失之交臂,又怕下笔过于用心,会有广告、吹捧之嫌。

王以培首先是个诗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颇有名声,那些诗歌,到今天仍然能跨越时光,直击人心。人大教师是王以培的另一重身份,在有名的评师网上,有无数学生对他的评价。“本身是作者、对芸芸众生有着感同之心的人才真正有资格讲文学,王以培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听王老师的课那才叫享受啊!他说话像唱歌那样动听,讲台前的踱步如跳舞般的优美。”“我们同学这样评价我们的王以培老师:张国荣的声音,吴振宇的外貌,徐志摩的才情。”……我还看到了一些评论,说他们的王老师是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的人,这显然也是真话。尽管在学生中口碑甚佳,但王以培并不是一个频繁出没于公众视野的“著名教授”。他的课余时间,更多地在以行走、记录、写作来实践自己文化人的梦想与责任。

烟村是长江边一座古老的村落,地处淹没区,在地图上找不到,却是许多真实古镇的缩影。赶在烟村沉入江底之前,《烟村》中的“我”来到此地,与烟村老人一同回忆并经历烟村的兴衰,感受它自诞生以来直至沉没的命运。从酝酿到写作的8年中,王以培沿江而行,亲赴淹没区20余次,走访上百位三峡老人,所有故事、船歌及神话传说,均来自第一手原始资料。小说真实展现了一部长江边的历史画卷,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但王以培竟然是忐忑的。在责任编辑王淑丽为《烟村》召集的一次小型媒体见面会上,我们的每一次赞美,他都由衷地甚至是羞涩地说:“谢谢”,他甚至也不抱希望《烟村》能成为畅销书,更没抱希望《烟村》能够传诸后世。这未必是他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恐怕是对读者的轻薄审美不敢抱太多期待吧。

文如其人。作为一位开始“不惑”的作者,王以培依然保持着眼神的清澈,依然真诚地望着这个世界,思考、痛苦、领悟并且深爱。无论他的诗歌还是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热血和激情,一个诗人对文学美感和社会意义的执着追求,都令人感到惊奇——今天,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建议读者自己去读读《烟村》,作为一部小说,它在叙述技巧上并非尽善尽美,但在意境的熏染、艺术的圆融以及情感的深刻上毫无瑕疵。它的文字当得起“隽永”二字,它让一个每天坚持读三本书的记者如我,深深感动,良久沉思,甚至泪盈于睫。王以培以诗人的率真、知识分子的赤诚、小说家的才情、知行合一者的沉淀,奉献出了一本凝聚民族气质与风骨的32万字的作品,但愿它为更多的人读到、欣赏、理解和认同。

如此罗嗦,不吝赞美,就当我是在做广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