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以大海的胸怀和气魄与全球书商互惠双赢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8/29 作者:吴晋

\Images\2005-2009\sb060829T2401.JPG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是中宣部领导的中国出版集团成员单位,是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下属的科技类出版社,也是中国出版界唯一一家下设北京、广州、上海、西安四家分公司跨地域的集约经营出版公司。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成立于1986年。建社20年来,始终坚持"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办社宗旨;始终坚持"科教兴国、书兴科教、服务科研、服务高校"的经营理念;始终以出版科技学术、语言、工具类图书及大量引进国外科技学术专著、科技期刊、高等教育教材和购权原版影印图书为主,为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年的世图,走过风风雨雨,迈过坎坎坷坷,现已发展成为有特色、有品牌、有实力的现代科技类出版大社。20岁的世图,正值风华正茂、企业活力无限,在新世纪的出版事业中,以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正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技综合类大社目标不断奋进。

走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以下简称世图)李峰总经理的办公室,正门迎面墙上有一巨幅的图画。整个画面以波澜壮阔的大海为依托,在海天交际的地平线上,烘托出世图的Logo,背景是广阔无际的蓝天白云。下端有一行中英文对照的"以大海的胸怀与气魄与全球书商互惠双赢"的经营理念口号。

古人讲:"字若其人,文若其人,入其室乃见其人。"从这句与大海蓝天一样气势宏大的口号,使记者感悟到世图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的原因。企业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企业发展初始阶段,老总的干劲有多大,企业就有多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老总的胸怀有多大,企业就能发展多大。"

世图公司成立于1986年,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相继批准上海、广州、西安三家分公司,却一直到了1993年。这个初建阶段不但漫长,而且业务发展也十分缓慢。一直到1995年,四家世图年销售码洋才4500多万。而世图真正的发展是从1996年起步,真正的飞跃是从1998年开始。1998年四家世图发行码洋刚刚过亿,2000年就翻了一番,达到2个亿。2002年又翻了一番,实现销售码洋达4.2亿。这在中国出版界是不多见的。

世图这些年为什么能发展这么快,带着学习、研究、探索的目的,本报记者专访了世图的李峰总经理。李峰以他素有的思辨色彩和滔论风格,略加思索后,概括了三个方面的经验。

战略为王,创新发展

战略是企业的太阳,战略制定取决于时代、环境、趋势;宏观、中观、微观;基础、特点、创造等融会贯通的聚焦与结晶。战略制定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前途和命运。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核心智慧,是高层领导团队综合发挥的核能。故而战略为王、创新发展,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精髓。

李峰一开言,便颇有纵古论今的气度。为了把自己的观点阐述的更清楚,他又理性而细致地阐述了现代企业战略不可缺少的五大因素:领军人物、人才队伍、配套机制、丰富资源和营销网络。如果说出版业的发展核心是"内容为王,品牌为王",而出版社的发展核心就是"战略为王,人才为王"。世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图)的领导下,从重视引进人才做起,从研究制定战略入手。在世图编委会集思广益的精心策划下,从"九五"到"十一五",世图始终坚持贯彻执行他们自己制定的五大发展战略,即目标战略、人才战略、市场战略、购权战略和品牌战略。

四家世图,四路诸侯。用李总的话讲是,雄视四方,虎踞龙盘。说起世图的发展,除了战略,李总认为最主要的成功因素是他的核心领导团队--世图编委会。他说,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图书;有什么样的社长就有什么样的出版社。出版社是最能体现智力、人才竞争的企业。除了努力培养骨干、培训人才外,见效最快的是要下大力气引进关键性的领军人物。北京世图2000年从广西师大社引进了张晶义当总经理,两年时间码洋从5000多万做到了1个亿;2001年广东世图公司从广东科技出版社引进陈岩做总经理,两年时间码洋从5000多万做到1.2个亿;2002年中图美国分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冯国雄任期届满,被聘为上海世图的总经理。中图英国分公司总裁戴林回国后,被聘为世图的副总经理,主管四家的购权工作。一连得了几员大将,使得世图很快发展起来。用李峰的话说,引进一个好编辑,很快可以开发一系列好的选题,引进一个好社长,很快可以搞活一个社。世图发展快,一个成功因素,就是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世图编委会7名成员,来自大学出版社3人,来自地方出版社1人,中图自己培养3人。平均年龄43岁,年富力强、充满活力。集大学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中图企业文化、管理优势为一体,可谓"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在市场上打的是霍元甲的"迷踪拳"。

回顾世图近10来年的发展历程,李峰总经理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6~2000年为世图打翻身仗阶段。1996年中图总公司董事会把世图作为"中图'九五'期间发展的关键",作为"中图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中图领导都对世图从人力、物力、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从陕西师大出版社引进了李峰,从上海大百科出版社引进了严炬新,从广西万达公司引进了刘煊炜,加上北京世图的马吉林。当时四个人都是年富力强,生龙活虎。中图的老董事长陈为江高兴地称世图的四员虎将是中图的"奥林匹克小虎队"。1996年四家世图年销售码洋4500多万,利润才400万。陈为江董事长雄才大略,指点江山,向世图提出2000年2个亿,利润2000万的战略任务目标。四家世图当时也是群情激昂,豪情万丈;你追我赶,互不示弱。西安世图发展最快,1995年在四家世图中,西安世图年销售码洋才258万,到1998年实现销售码洋4000多万。在此情况下,董事会及时把西安世图总经理李峰调到中图集团任副总经理兼世图总经理,任世图法人和主管中图各出版业务工作。也正是由于目标明确,政策到位,大胆启用新人,世图1998年码洋达到1个亿。到2000年,果然不负众望,实现销售码洋2.2个亿,利润2200万,比1996年无论是码洋还是利润,都翻了4倍。真正打了一场扬眉吐气的翻身仗。

第二个阶段:2000~2002年为世图规模发展阶段。2000年中图领导班子更是看好世图,"鞭打快牛"。要求世图在"十五"规划期间,跃马扬鞭、快速发展,规模效益再翻一番,实现4个亿目标。同时希望世图由"新的经济增长点"变为"新的经济支柱"。世图那两年"天时、地利、人和","顺风、顺水、顺意"。乘势而上,好戏连台,《新东方英语》、《李阳疯狂英语》、《聚焦英语》、《千万别学英语》等一大批成系列、上规模、上档次的英语类畅销图书成了世图影响力的名片。尤其是《富爸爸,穷爸爸》掀起国内财经类图书的"紫色旋风"一下子发行200多万册。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世图的发展速度创造了奇迹,一年增长一个亿。到2002年,仅用了两年时间,码洋又翻了一番,年实现销售码洋由2000年的2.2亿上升为2002年的4.2亿。不但创世图历史新高,而且在出版界名声大震。

第三个阶段:2003~2005年世图调整战略,练好内功,发挥优势,业务创新。世图在连续6年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市场、预测趋势,决定由市场书的量化购权,到专业性的集中购权。世图编委会决定下一步要集中优势、集中精力向更加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步入持续、健康、内涵式发展的转型阶段。世图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之际,就适时提出了"强势购权,快速发展"的战略计划。但当时购权的目标、品种还比较分散。当时的《富爸爸,穷爸爸》虽然世图自己发行了200多万册,但光世图自己发现、查出的盗版本就有10多种;模仿、跟风的相关书就更不用说了。在此情况下,李峰再一次提出调整购权战略,世图在对整个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相关兄弟出版社的情况调研分析后,认为之所以被模仿、跟风、盗版,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类图书的档次不够高,进入市场的门槛比较低。世图按照市场细分的原则,找热点,找强点,找准弱点,找出空白点。2002年初,决定在巩固英语类、经管类图书购权的基础上,根据世图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实力优势,下大决心、大气力,主攻"购权影印原版科技期刊"这一块别人不想做或不敢做的"大业务"。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地提出了"千刊工程"的购权战略计划。四家世图,集中优势,马上行动,立即实施。世图编委会决定2002年拿出100万的出访预算经费,参加世界各大图书博览会。四面出击,重点突破。2002年李峰一年当中,五次率世图10余人的购权队伍,先后参加了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法兰克福、新加坡的国际图书博览会。调查研究,宣传演说,经过一年的努力,世图在全世界22个国家共购买各类原版影印科技期刊达800多种。方向明确,目标集中,效果明显,初战告捷,使世图人信心大增,干劲更足。

这就是与时俱变的世图,这就是与时俱进的世图。李峰经常讲,战略创新的前提是思想创新。他要求自己要做到"三个永远":永远敏锐的头脑;永远坚定的信念;永远的自信和不满足"。回顾世图这三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李峰感慨地说:"其实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领导的支持与理解。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走到哪都遇到好领导。从1996年来中图至今已10年了,无论是老董事长陈为江 、甘师俊,还是原总经理严文江、宋晓红都对世图的工作十分重视十分支持;尤其是党委书记,代总经理焦国瑛主持工作以来,对世图各方面的支持、指导 、帮助更大。这几年也是我们最苦、最累、最难的业务转型、持续发展阶段,但我从来没有'后顾之忧',一心只在市场上打拼。尤其是加入中国出版集团以后,方向更明,品牌更大,发展更快"。再是"世界上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好的领导好的机遇很重要,可更重要是一个出版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与存量能力"。因为"机会总是为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胆有识,有谋有略的人而准备的"。

强势购权,快速发展

要解析一个超常发展的出版社,就要探究其领军人丰富博大的内心世界,就要总结出一些可供同行参考借鉴的经验。在市场图书出版上,在一般图书购权上,业界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与成功案例。而在这样大规模的专业购权"三千工程"上,世图在全国出版界独树一帜,独具特色。因此记者主要想研究、探讨的是世图是如何从强势购权,快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其堪称大气魄、大手笔、大运作的"三千工程"是如何转动乾坤的。

一个出版社出一套文集、一个文库,已不是一件易事。而世图一下子就提出了一个"三千工程"的战略出版规划。所谓"三千工程",即向国外出版商购买原版影印科技期刊1000种;购买原版影印科技学术著作、教材1000种(套);购买科技文献,数据库光盘1000种(套)。1000是一个概数,他们心中的目标是刊、书、盘今后稳定的动销品种各要保持在1000种以上。这个"三千工程"完成的跨度是2001年起到2008年,战略是分四个阶段、"三大战役",完成"刊、书、盘"各两年,巩固期两年。策略是以刊带书,以书促刊,联动促盘;兼耕套作,滚动发展,做大做强。世图提出这么大的一个工程,不但要有气魄、有实力,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可行性。

"三千工程"一提出,很多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科技界、教育界的专家教授们一致为之欢欣鼓舞。因为购权影印的"刊、书、盘",平均只是原版定价的20%~30%,在我国高校、科研单位图书资料经费还不是那么充足的情况下,这无疑对我国的科技教育界是一件大好事。

为什么世图要提出、敢提出并能实施"三千工程"的战略出版规划呢?李峰十分明确地说:"'科教兴国、书兴科教、服务科研、服务高校'是我们的办社宗旨。'三千工程'战略的制定要从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三个高度来认识。从大的方面讲,通过打造'三千工程'我们要求世图的全体员工要提高'大社意识、集团意识、国家意识'。从世图发展目标讲,我们要通过'三千工程'使世图'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增强实力。'实施'三千工程'这样的大项目世图责无旁贷,完成'三千工程'这样的大项目也非世图莫属,因为世图实施'三千工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基础。"

打好基础,发挥优势,找准空间。

"三千工程"既是个工程,一定是由它的规模性、战略性、系统操作性而决定的。"三千工程"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在操作上要各个突破,突破口是"千刊",重头戏是"千书",发展方向是"千盘"。在设计这个工程时,李峰特别强调要在认真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找准优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规模发展"。同时要求四家世图要"有谋有略、做好规划,有章有法、集约经营"。

人才工程是"三千工程"的基础,"三千工程"又是世图人才工程的摇篮。这几年为实现"三千工程",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抓人才建设,世图举办了不下10期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班。"三千工程"的支持系统是四家世图的版权部,版权部每年要抓住三个大书展,即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这四家版权部成员由副总经理戴林统一组织领导,对外统一政策,对内因地制宜。"三千工程"的基础系统是四家的科技部。面对几千家客户,他们每年都要深入基层,走访客户,上门服务,组织研讨。同时不断提升服务项目、手段。他们根据"三千工程"目前发展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巩固刊,发展书,带动盘"新的联动发展战略。安排布置各家要重点讨论、研究、落实三项工作,"再次深入调研"、"大力推广宣传"、"寻求重点突破"。"再次深入调研"即要求四家世图要选派精兵强将,再次开展深入、细致、准确、详实的调研。撰写出有数据、有分析、有观点、有论证、有思路、有可行性的调研报告,"点面结合、找准对象、聚焦重点、找准空间"。"大力推广宣传"即要求每家世图自选三个地区、5个高校(两个国家重点、两个地区重点、一个普通高校),全国共六个地区、20家高校进行"千书、千刊工程"巡回展销活动,让全国科技界、教育界、学术界的读者形成这么一个概念,"买便宜的原版书刊,找世图公司"。"寻求重点突破"即世图提出首选100个专业、学科,根据各家世图的优势,合理分工、配合协作。

李峰虽是学中文的,但他数据感特别强,什么都拿数据说明、论证。他要求各家世图老总对"三千工程"必须要做到有谋有略、有章有法、胸有全局、心中有数。所谓的心中有数,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要借助外力。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单凭世图目前的人员力量,是绝对完不成的。他要求各家世图老总要多在"借"字上动脑筋、做文章。

借助外脑,依靠专家,扩大能量。

四家世图现在对"三千工程"不但取得共识,充满信心,而且热情很高,干劲都很大。但在"千刊工程"的基础上进军"千书工程",还有一个定位、起步、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过程。究竟先出什么,后出什么,先出多少?怎样发展?怎样上档次、上规模?科研、教育最急需哪些最新图书资料?哪些教材水平最高?怎样才能选新、选准、选精、选得好?面对这些新问题,单依靠世图的编辑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于是,他们立即在原有作者、读者、老师、朋友的基础上,选聘了100位专家教授作为"千书工程"的选书咨询顾问:一是特别权威的专家学者;二是在教学第一线的教授、硕博导师;三是海归派的硕士、博士,三方人士是名副其实的"权威、实用、最新"的三结合。根据专家的意见,世图首选出100个最新、最急需的学科、专业,要求每家世图第一年出100本,第二年200本,第三年新书和再版书要达到300本。特别强调一定要保证质量,稳步发展。他们自购买科技版权图书以来,每一种书都是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精心筛选而成的。其程序是,先将有关信息及目录交给专家,专家选出需要的、优秀的图书,然后向国外出版社要样书,再把样书送给专家审阅,最后确定是否购买。这样购权图书的质量性、权威性、实用性都得到了基本保证。目前世图已出版的820种科技原版书,85%的书都已重新加印,有一些品种在短短的两年内重印四次。

先上规模,再求效益,打造品牌。

科技原版影印图书品种多、印量小,渠道专、服务面大,印制要求高,发行时效性强。一上手要赚钱,根本不可能。李峰讲,在设计"三千工程"时,我们首先考虑投入的资金最少得3000万。就拿期刊来说,在2001年集中购权之初,要购买国外的原版科技期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外商最愿意卖给我们的是原版刊,因为这一块利润比较大。一般原版刊都是重点高校、国家级科研单位才买得起,而很多一般院校、地方院校、中小科研单位经费有限,想买的品种和经费有很大差距。购权影印的科技原版期刊、图书是对原版进口的拾漏补遗,是为中小客户服务的。所以购买影印的科技期刊,平均印数还不到100份。因此,一般商业性出版社就不愿意卖,一嫌利小,二是怕影响原版刊在中国的订数。而国外学会、协会的刊,因不太以盈利为目的,谈判的空间相对好一些。李峰谈到他们购权过程中的难度时,神情显得一言难尽。但另一方面,他说:"没有困难,又怎么能显出世图的魄力和能力;都那么好做的话,这块空间也不会留给我们。"在购权初始阶段,为打开局面他们还特意制定了有刺激性的奖励机制,对四家世图采取购权期刊补贴和奖励制度,即每购得一种期刊,给予购权人员奖励1000元,给购权公司补贴印刷推销费1万元。谋略、努力、政策三管齐下,就这样他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使"三千工程"打开了局面,形成了规模。

强势购权,快速发展。

世图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大海的胸怀与气魄,经过四年的奋力拼搏,不但打响了第一大战役,而且打破了"三千工程"的神话。截止2005年底,世图已购买国外原版影印科技期刊2116种,征订码洋达1.2亿元;购买原版科技影印图书820种,购买科技文献、资料数据库光盘上百种。同时世图的特色、品牌、影响也与日俱增。由于期刊是先收钱,后供刊,这不但解决了世图"千刊工程"的资金运转问题,而且也开始了盈利。由于"千刊工程"的发行,他们现已建立起9000多家终端直销客户网络。随着"千刊工程"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深入人心,世图公司在科技界、教育界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同时也带来了联动效应,世界各大出版商都知道世图是中国最大的购权单位,他们纷纷主动与世图联系洽谈业务。

以人为本,稳步发展

对外购权谈判,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出版人的眼界和胸怀,而且也是智慧的比拼和策略的谋划。在谈到世图购权的策略时,李峰的概括既抽象又似口诀般具体:"对内统一思想,统一战略,整体出击,协同作战,各个击破,步步为营;对外加强联系,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建立友谊,诚信为本,互惠双赢。"在记者的盘根问底下,李峰实打实地介绍了他们购权的"六条战术"。

(1)以点带面式:以大社、名社的核心刊、权威刊为重点,通过购权大社名刊带动小社、散刊。

(2)气吞山河式:对不愿零卖的出版社、学会、协会,采取全部买断。少数刊可能会赔钱,但整体能赢利或持平就可以。不计较一社一刊的得失,关键是要上规模、成气候,做的是整体战略,打的是规模品牌。

(3)以易制难式:对各国各社授权情况进行分析,原则上先攻愿意授权和关系较好的社,然后再说动不想卖的,不愿意卖的,然后再压下版税高的。

(4)地毯轰炸式:每年组织四家世图和各类专家组成的出访大团。有目标,有计划,挨家走访,感动"上帝";先交朋友再谈生意。就是一时买不到版权,也可以起到宣传世图的作用。

(5)感情联络式:请外商到中国来,到各家世图的好山、好景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考察,争取信任,增强友谊,做成生意。

(6)招蜂引蝶式:我们已经做成了"千刊大社",今后无论是购权图书,还是购权期刊都会更有优势。一个公司有了特色就会有品牌,有了信誉就会有生意。

在对外实施谈判的原则上,李峰特别强调要与世界接轨,要认真严格地遵守国际出版的市场原则、品牌原则、信誉原则,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在对外谈判中要遵从市场、品牌、信誉等项原则,版权谈判要赢得主动,保持自尊。

2.与外商的任何谈判均以世图总公司名义,各分公司在谈判前后要向总公司汇报,与其他兄弟公司通气,以免发生"撞车"现象。

3.谈判中,各公司要统一口径,统一价格,坚持双赢和互利的原则,在保证谈判有所进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外商的合理要求。购权方式可用国内重印、合作出版、利润分成、买断经营、国外重印等多种方式进行。

当记者希望进一步了解世图在整体购权工作中的"订价原则","版税原则","付汇原则","宣传渠道","营销模式","工作协调","监督、考核、奖罚"等关键性、深入性、操作性的业务问题时,李峰笑答:"恕不奉告。"

但要实现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而且是四家共同努力完成,又要历时8~10年。从组织领导方面。集约经营管理方面,记者还是了解到世图关于"三千工程"的组织协调模式。世图在实现"三千工程"的购权工作中,在实施第一期"千刊工程"中就有一个"领导小组",还有一个"工作小组"。其职能、分工有明确区别。由于"三千工程"的刊、书、盘不分家,这个领导小组其实也就是"三千工程"的领导小组。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讨论研究有关事项,为编委会提供决策依据和相应的政策准备。此外,还根据工作重点,特地设立了期刊工作小组。期刊工作小组由总社分管领导任组长,设两名副组长。副组长可由分公司有关分管领导或期刊部经理担任。工作小组成员由总社办有关人员,各分公司分管领导,版权部、期刊部、科技图书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为落实有关期刊工作的各项决策和决定,及时掌握各分公司的工作计划和进度,收集、汇总有关信息数据,调整工作进度。总社办公室为期刊工作小组的常设管理和协调部门,对指导、督办、协调各家期刊业务负有责任。为了规范管理购权工作,2002年他们就制定了一个《世图购权管理工作十六条》,2005年又增加、修改为《世图购权管理工作二十六条》。由此可见,他们不但长于谋略,而且善于应变。不但与时俱进,而且善于管理。由此,也为他们实施、驾驭"三千工程"提供了机制保障。

随着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出版社已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对此,李峰总经理讲,不管怎么改,怎么变,出版社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传播积累中国的先进文化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出版社作为意识形态属性、精神产品生产的性质不会变;出版社作为党的喉舌,宣传舆论工具的职能不会变。世图作为中国出版集团的成员,作为中图的下属出版社,不但责无旁贷,而且责任重大。他认为自己当了20多年的社长,也出了不少好书,得过不少大奖,然而最令他兴奋、投入、神往的还是"三千工程"。

通过采访,记者更佩服世图公司的胆略和谋略,更加领悟到世图人"大海一样的胸怀与气魄"。笔者衷心祝愿世图公司伴随"三千工程"志在千里,万里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