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十三载几代人 第二版新“百科”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8/28 作者:金霞

■商报记者 金霞

呕心沥血13载,始得“国书”焕新颜。8月26日,500余位为“中华文化的丰碑”——《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订出版付出了艰辛劳动的专家学者和出版工作者代表,云集北京人民大会堂,用欢声笑语,表达他们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的由衷喜悦。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在这里召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总结表彰大会。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切会见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出版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出版工作者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出版表示祝贺,向为此付出辛勤劳动、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编辑人员表示感谢,并发表重要讲话(重要讲话详见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重要讲话详见新华社消息)。路甬祥、陈奎元、周光召、徐匡迪等出席表彰大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国务院1995年12月正式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2009年4月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计32卷、6万个条目、3万幅配图、1000幅地图,总计6000万字,涉及学科门类近百种,分支学科300多种,三级学科及以下门类千余种,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

与第一版相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明显“瘦身”——总卷数减少42卷,总字数减少一半多,条目减少了近两万条。更值得一提的是,二版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多项创新——条目排序与国际接轨,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按汉字音序排列,是中国第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百科全书;内容上由侧重自然科学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比例适中倾斜;所收条目从注重学科、阐释详尽向注重综合、阐释精要转变;读者对象从适合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读者转向中等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读者;印刷由黑白、彩图插页,变为文图混排、全彩色印刷。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重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充分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反映近年来世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内容精简凝练,既涵盖过去,又注重现代;既放眼世界,又侧重中国;

既重视基础,又关注前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是一部全面系统体现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最新水平的大型工具书,是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工程,是向新中国6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体现。该书的出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修订工作,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社名,江泽民、李鹏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书编纂出版人员,胡锦涛同志将《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为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温家宝同志对《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辑出版作出重要批示。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十分重视、关心、支持百科二版的编辑出版,大力推动、组织和协调报批送审工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队伍,可谓大家云集,其中既有学界泰斗、国学专家,也有一流专家、资深学者。30年来,撰写条目的作者累计达3万余人。中国科学院第四届400位学部委员中,有336位参加过编纂工作,目前的两院院士中有数百人参加了编纂工作,社会科学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专家及各学科带头人多数参加了编纂工作。在全书编纂过程中,先后有500多位编辑出版人员,数十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甘于清贫,牺牲良多。

为做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出版和发行工作,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将之列为2009年重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集团总部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发行和推广工作领导小组。据了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自4月中旬在全国上市以来,社店联手探索新的营销方式,使该书迅即成为今年图书市场上的一大亮点。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订货突破万套,实现销售5320余套,出版方已组织第二次印刷。

表彰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宣读表彰决定。雒树刚、周济、刘永治、徐惟诚、张少春出席会议。分卷主编代表吴文俊、王希季、戴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分别发言。李东生、邬书林、于友先、桂晓风、张小影、聂震宁、李朋义、宋晓红、王俊国、林弋、刘建国、吴尚之、郭义强、刘建生等有关方面领导,以及在京部分图书出版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