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尊重它们其实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6/2 作者:章梅芳

\Images\2005-2009\20090602T1105.JPG

我们总是站在人类利益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脚下的一切,高声呼喊着它们的存在都是为我们服务的;却不知它们离了我们可以生存,我们离了它们却无法活下去;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尊重和爱护人类自己。

○章梅芳(书评人)

2006年6月12日,夏日的午后,在清华校园内某个四处摆满书报杂志的办公室里,坐着三个人,两位大学教授和一名中学生,他们正热烈而开心地讨论着什么,气氛融洽而轻松。那该是什么样的话题呢?是探讨中学生将来的大学规划吧,还是她在向教授们请教什么智力难题呢?

答案大约会让你觉得有些惊奇——他们讨论的居然是生态伦理,看起来是一个和中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话题。

这样的对话进行了10天,每天谈论一个与生态伦理相关的话题,最后集结成《生态伦理十日谈》,是蒲公英丛书中较为特别的一本科普书。或许,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吧。看完之后,也许你会发现这些内容其实不仅与那位中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关,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第一天,他们谈的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伦理,什么是道德的进化?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科学上可行的事伦理上就可行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较起真来了还真是让人头痛。比如,一列载满旅客的火车呼啸而来,但前面却有一个道岔,道岔一边站着一个小孩,另一边的铁轨坏了;这时如果你可以扳开道岔救整个火车的人,那个小孩就会被撞死,而如果你不扳道岔,小孩没事,但一火车的人就可能都死掉。你该怎么办?你救谁更符合伦理的标准呢?一车人的性命必定比一个小孩的性命更重要吗?

第二天,话题开始转入环境、科学与生态伦理。你读过《寂静的春天》吗?知道《表土与人类文明》吗?你了解楼兰古城的历史吗?自然物是和人一样拥有自己利益的主体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或许你该去读一读,想一想的。

第三天,谈到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大约还记得除四害的事情,麻雀、老鼠、苍蝇和蚊子的确挺遭人恨的,尤其是后三者至今依然是人见人打。问题是,如果你是蚊子,你难道就不吸血吗?那毕竟是你的生存方式啊,你自问对整个生态系统还是有贡献的。可是,难道他们人类就应该坐等你来叮咬么?尊重动物生命的限度是什么?益虫与害虫的界定又该以谁的利益为标准呢?

第四天,说的是动物园与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应该存在吗?这个问题我们好像还真的从未思考过。什么样的动物园才算是“野生”动物园呢?你应该投食给峨眉山的猴子吗?动物出逃怎么办?动物咬人怎么办?

第五天,谈话围绕肉食和素食而展开。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是素食主义者,或者因为宗教信仰,或者因为健康减肥,或者因为爱护动物,原因必定是多种多样的。可人类究竟应不应该食肉?食肉是如何涉及到伦理问题的?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的生命价值有分别吗?如何看待产业化的饲养方式

呢?

第六天,植物的伦理。植物有感觉、有生命吗?了解什么是“生态法西斯”吗?听说过“大地伦理”吗?知道什么是森林的新陈代谢吗?猜猜一颗50岁的杉树能值多少美金?

第七天,生态系统、资源与荒野。什么是生态系统?它和环境伦理是什么关系?读过《瓦尔登湖》和《哲学走向荒野》吗?了解荒野对于印第安人的意义吗?设想一下荒野消失的后果吧?

第八天,该不该养宠物。人和宠物的关系是什么?你愿意做笼中鸟吗?参与过虐猫事件的网络声讨活动吗?知道小狗会得忧郁症吗?

第九天,转基因技术与伦理。你或许吃过转基因玉米,或许也食用过转基因食用油,可你知道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吗?有没有听说过“帝王蝶事件”和“巴西坚果事件”?了解反转基因食品的游行活动么?

第十天,建坝与拆坝。建坝对生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了解大坝与小鱼的故事吗?如何衡量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建坝仅是工程技术问题吗?了解河流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吗?是否参与过“敬畏自然”的网络大讨论呢?……

如果你没读过那些书,没有听说过那些故事,也没有那些经历,又或者你从来就没有思考过那些问题,那么,都请先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听完之后,你会发现,一个中学生是多么地有必要懂得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和爱护环境!人类未来的希望全部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不能沦为高智商、低情商的考试机器,有一颗仁爱之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期待这些未来的文明人,他们跨越地球表面时,身后留下的不再是一片荒漠!

这场科技与社会研究学者、生态伦理学者与青少年学生的直接对话,也让我们每一个人了解到,原来自己活得是多么地自我中心和缺乏内省!每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行走在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街区小道上,你有多少时间能听到鸟儿的鸣叫?有多少时候能看见夜空的星星?有多少心思蹲下身来凝听马尾草的呼吸和蒲公英的歌唱呢?我们总是站在人类利益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脚下的每一株小草,每一只昆虫,每一条河流和每一片森林,高声呼喊着它们的存在都是为我们服务的;却不知它们离了我们可以生存,我们离了它们却无法活下去;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尊重和爱护人类自己,在人与自然的大家庭中,的确,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生态伦理十日谈》雷毅刘天天刘兵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版/1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