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编辑视点(十六) 编辑之险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5/4/22 作者:马学海

他每做一本书,上市的那几周总是特别紧张,生怕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作者突然打来的电话几乎成了“凶铃”。

伪书现象被揭露至今,有人愤慨,有人谴责。当事人受到了惩罚,打假英雄也在“3·15”晚会上风光了一把。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那些伪书编辑们作假时的心态。

作为同行,我一直在琢磨他们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挣钱就出此下策?还是根本就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甚或以为伪书是比盗版、剽窃、跟风更具智力含量的一种创造?盗版或剽窃者凭的是侥幸心理,当然常常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伪书制造者恐怕就远不止是贪图侥幸了,简直是以骗为功、胆大妄为。我自认为自己已经属于胆子较大的那一类了,但比之还是自愧不如。

编辑工作本来就是个“险象环生”、毫不轻松的职业。想想看,一次选题决策的失误足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本书编校没做好,足以让作者反目成仇;教辅书如果不小心将题目的答案印错,误人子弟的骂名算是背定了;不负责任的作者钻一下版权空子,出版社就可能陷入无休止的法律纠纷之中;按今年的新规定,差错率大于万分之一的书将被要求召回……如此等等。从内容到市场,从经济到法律,处处有陷阱,处处不敢掉以轻心,哪还敢节外生枝以身涉险。

记得刚来出版社时,听别人描述编辑工作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都是“如履薄冰”,老编辑们爱这么说,以强调编辑工作如何应当谨慎小心,不能以草率之心误人误己。

一位同事跟我说过,他每做一本书,上市的那几周总是特别紧张,生怕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作者突然打来的电话几乎成了“凶铃”。是不是又出问题了?该如何解释?直到听见电话里的夸赞,一颗悬起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编辑要有危险意识,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并坚决杜绝有意犯错。但看来就是有一些人,在他们的脑海里,这根理应绷紧的弦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了。

身担传播文化的重任,编辑工作向来被认为是一项高尚的工作。但因为精神产品的特殊性,这项工作在塑造编辑人格方面是一把双刃剑。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位西方的出版前辈这样说:“我喜欢出版,因为犯了错误也有可能过关。”这话有些调侃,但不也很有道理吗?精神产品不像物质产品,对错之间有时真的难以判断,再加上编辑的知识面、时间、精力等等的限制,差错率为零的书几乎见不到。图书允许出错这一现实,长期下来,足以改变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读者和市场的一再宽容,更像是在集体打造一个看不见的陷阱。

以我自己来说,想想入行至今的微妙变化,也颇让人不安。记得当初,面对书中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差错,我也会如鲠在喉,难以释怀。而如今,面对失误,我却能像立于战场上的统帅,举着所谓大将风范的战旗,坦然面对身边的尸首。自己20年寒窗造就的书生意气和纯朴气质正在被职业习惯发酵成另外一种东西。

反思是为了自醒,我想我虽然再也回不到当初的纯朴,但至少不能越陷越深。我可以为自己的失误辩解,但只要危险意识还在,我就能吃一堑长一智,坚守质量和品位的底线,不至于真的堕落。那些伪书制造者,何尝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浮躁和私利屈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从这一层来看,编辑最大的风险,其实远不是几个错别字,或是几万块钱,而是因侥幸躲过了太多的错,让多年的商业运作熏染出的游戏心态将自己从一个最初以赢得尊重为自豪的文化践行者,变成了良心麻木、道德沦丧的逐利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