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当代俄罗斯诗坛是什么样?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9/5 作者:任志茜

8月30日,《当代俄罗斯诗选》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俄罗斯展区举行。同时推出的还有《当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选》,这两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俄罗斯瓦格里乌斯出版社合作推出,旨在全面反映当代俄罗斯诗歌、小说创作最新成果。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聂震宁、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潘凯雄、俄苏学者高莽及瓦格里乌斯出版社总编阿列克谢·克斯塔尼昂及作家瓦西里·阿克肖诺夫、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和里玛·卡扎科娃等到会。

《当代俄罗斯诗选》填补空白

鲁迅、郭沫若、巴金等人都曾是大规模翻译、介绍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积极推广者。俄罗斯古今有代表性的大诗人的重要作品都被介绍给了数以亿计的中国读者,像大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生气"这样的警句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

苏联解体后,我国对俄罗斯文学的译介逐渐减少,此次两本书的出版正是填补了这项空白。

《当代俄罗斯诗选》由俄罗斯诗人、翻译家马克西姆·阿麦林编选,37位作者都是俄罗斯当代诗坛最活跃、最知名的诗人,收在本书中的204首诗篇都极其鲜明地展示了各自在俄罗斯诗歌领域不同方面的优秀成就,共同构成了当代俄罗斯诗坛异彩纷呈的格局。后者收入了1991年至2005年间俄国作家创作的24篇小说,首篇为索尔仁尼琴的《杏子酱》。

潘凯雄在发言中谈到,中国对俄罗斯诗坛的翻译和介绍,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而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就翻译出版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五卷本诗集;并陆续出版了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和《茨冈》及其他诗人的作品。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翻译出版了七卷本的《普希金文集》;俄罗斯19世纪至20世纪初大诗人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费特、勃洛克、叶塞宁等的重要作品也通过我们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据参加上述系列活动的中俄两国专家介绍,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创作虽然从原来的种种禁锢中得到解脱,但社会的动荡不安一度给人们带来了信仰危机。人们的文学价值观普遍发生了很大改变,读者不再欣赏严肃文学,一时间系列侦探小说、言情小说和历史小说大行其道。历经15年风雨后的俄罗斯文坛又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风靡一时的极端倾向和后现代主义风格日趋衰竭,读者对它们已经表露出了审美疲劳, 哗众取宠的文风逐渐转向了严谨,作家们开始认认真真地面对实实在在的人生。无论如何创新,那些优秀的作家都没有背离俄罗斯文学的优良传统,他们通过自身深刻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在传统的叙述模式、创作题材与花样翻新的艺术技巧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当今的俄罗斯文坛,已经形成了多足鼎立、流派纷呈的新局面。

"诗歌是否能翻译"引起争论

与会学者同时就诗歌翻译问题展开了讨论。阿列克谢·克斯塔尼昂发言中谈到,文学在当今世界失去了地位,尤其是诗歌。他认为诗歌是不能被翻译的,即使翻译,也只能传其大意。诗集中很多诗歌用原文读很有意思,但这种味道很难翻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当代俄罗斯诗选》译者卢永福同意此观点,但他认为译者应该最大限度传达原诗精神。里玛·卡扎科娃谈到,诗歌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诗歌有几千年的传统,俄罗斯只有几百年。从形式和内容来说,诗歌翻译要做到完美结合不易。诗歌的翻译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拥抱,作为诗歌的被译者,感到很荣幸。

高莽也认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现代派的诗歌很难翻译,译好更难。讲究韵律往往难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