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国际博物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60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5/13 作者:桑德拉,晓雪

■ 受访人:桑德拉(《国际博物馆》主编助理)

□ 采访人:晓 雪(商报记者)

《国际博物馆》(Museum International)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遗产保护问题的权威国际刊物,创立于1948年,其办刊宗旨是进行跨学科研究,促进遗产政策和国际专业知识交流,介绍保护和妥善收藏文化遗产的最佳方法,在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中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5月9日,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多家单位主办的“《国际博物馆》与中国遗产保护论坛”举行期间,记者采访了《国际博物馆》主编助理桑德拉女士,听她介绍了该刊的全球性发展成果。

□今年正好是《国际博物馆》60周年,这本杂志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

■60年里,《国际博物馆》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刊期,当时的刊名叫作《博物馆》;第二个阶段是和英国知名出版社布莱克威尔(Black Well)合作出版,杂志更名为《国际博物馆》,沿用至今;第三阶段,伊莎贝尔·万松女士接任主编,对杂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拓宽了杂志的主题性,将原来定位在博物馆领域扩展到文化遗产保护上;第四个阶段,因为内容范畴发生了变化,杂志从出版形式到栏目设置、封面感觉等都进行了不断调整;第五个阶段是中文版的出版,这标志着《国际博物馆》全新阶段的开始。

□出版中文版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的文化机构,联合国使命之一是尽可能多地为成员国服务,而且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就是中文,只要能够做到,《国际博物馆》就必须出版中文版。同时,中国的读者市场巨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

前面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中文版必须出版,此外,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读者群,《国际博物馆》也希望通过与中国出版机构的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为什么会选择和中国出版社合作?一是出版社熟悉中国情况;二是这种模式可以分担成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组稿、翻译等工作,中方出版社承担印刷、制作等方面的成本,这也是我们和中国出版社合作的主要目的。

□《国际博物馆》目前拥有多少读者?主要的读者是哪些?

■《国际博物馆》的读者主要是文化推广的机构包括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的从业者、专家,大学老师和学生以及文化机构官员等。《国际博物馆》目前拥有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中文等在内的6个版本,英语版本的读者大约有2500多个,法文版的读者规模也在数千人。《国际博物馆》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专业出版物,因此,它的发行量不会太大。

□除了《国际博物馆》杂志本身,你们还通过哪些活动来推动遗产保护?

■我们确实有时做一些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跟文化遗产有关的辩论赛,辩论赛就一个主题进行辩论和探讨,并不是在《国际博物馆》这本学术期刊上去做,去年的辩论赛采取了网上直播方式,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进行推广。此外,《国际博物馆》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举行其他一些相关的延伸互动。

辩论赛活动主题一般比较丰富,都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去年的辩论赛题目是“大英博物馆是否应该归还别国展品”,参加辩论的有各个博物馆的从业者,大学里从事遗产保护的大学教授、专家和学生,他们组成了不同的代表队。观看辩论赛的有政府官员、非盈利机构和文化促进机构。

□《国际博物馆》在数字化方面发展状况如何?

■目前,《国际博物馆》的6种语言版本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可以在网络下载,中文版和阿拉伯文版还没有提供网络下载。从2002年开始,非杂志订户单篇下载要收费。我们在这两年推出了中文版以后,对这种收费方式做了调整,所有中文版会加上两篇中国学者或者国外学者写的关于中国的学术论文,这样的文章会同时出现在其他语言版本上,这两篇文章可以免费下载。《国际博物馆》在付费下载方面有一个基本的规定,在发展中国家不收费,在发达国家收费。

单篇付费下载可以有效地提高杂志的订阅量。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网络下载收费主要是为了增加订阅量,不是为了赚钱。增加订阅量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收取的费用会付给与我们合作的出版商。我们选择和专业的出版机构合作是为了借助其专业的发行渠道,因此,在此渠道上产生的收入归对方所有。

\Images\2005-2009\cm080513T04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