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08香港书展推动青年人阅读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8/15 作者:万兴明

今年的香港国际书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多家参展商云集香港,规模再创新高,我有幸也得以亲身体验了一回。

香港的经济状况毋庸置疑,刚刚被评为全球城市竞争力第26位的香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能。这里的民众有着什么样的阅读需求与阅读状态?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2008香港书展。

走进会场,和每一个第一次走入香港书展会场的内地出版人一样,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熙熙攘攘的人流,想象中这种景象应该是联交所而不是书展,这里不为名利,只为文化和阅读。和内地全民阅读率下降的悲观情绪不同,这样的氛围下,你没有理由唱衰出版。我特地注意了一下来会场购书的读者年龄结构,发现超过六成的人是16~28岁的年轻读者,这让我很是感叹,因为他们手中,并不是“决战高考”或者“注册会计师应考”一类的读物。聪明而精于计算的香港人,在创造了强大经济基础之后正在步入“软实力”的自我强大之路,他们的阅读更加理性和多元。

据统计,为期一周的香港书展,到场读者达到83万人次,为历年之最,19年来,香港书展参展人数每年都保持着强烈的增长势头。从香港书展的发展和现状来看,随着香港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尽管互联网高速发展会挤占人们一定的阅读时间,香港民众的图书阅读状态还是在不断提升,不但有量的提升,也有质的提升。

根据我们对书展现场的观察和在香港部分书店进行的调研发现,相比多年前的香港图书市场,港人已经逐渐从功利型阅读上升到思考型阅读。在本次书展中,来自内地的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发行与出版机构也大放光彩,大量本来以为香港读者不会喜欢的思想性、人文性、历史性题材的读物获得青睐。

纵观整个香港书展,功利型出版物的比例还是非常高,比如台湾的城邦集团、时报出版公司,香港的万里机构等还是继续拥有巨量的功利化阅读图书产品,并且也获得了非常巨大的销售量,但是这种图书的出版已经很难再有创新,这些出版机构因此也开始大量引进内地、国外的人文思想性图书的版权,以满足香港市场日益提升的阅读需求。

在人潮涌动的铜锣湾,摩肩接踵的购物者让香港成为了一个购物天堂,当我走上狭窄的楼道,来到同样位于这个地方,栖居于二楼的一个小书店,我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宁静而安详,三两个读者在书海中倘佯,丝毫没有了楼下的喧嚣和书展现场的火爆。如果拿书展现场的人山人海和香港各大购物中心做比较,书展现场的人流甚至远远超过了各大商场的人流,但是作为出版业销售常态的终端书店却为何如此冷清?

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让我们看到了香港阅读的巨大潜力,但是这种“一年期”的图书销售模式如何才能转变成“半年期”、“一月期”、“一周期”,直至转变成一种常态?香港书展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