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书业新格局初显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1/7/26 作者:陈斌
新闻出版总署新近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的中国书业出现了一些与往年不同的态势,显示了一些新的迹象,它对新世纪的中国书业是一种预示,值得业界重视。

图书销量、总印数、总印张下降,出版物中期刊、音像制品比重加大

2000年全国销售图书70.24亿册,较上年下降4.2%;与此相对应,2000年全国图书出版总印数62.74亿册(张),较上年下降14.2%,出版总印张376.21亿印张,较上年下降3.9%,这种图书销售实物量和图书出版实物量同时下降的状况,近几年来还是首次出现。(见表1)

表1:

图书销售实物量不含价格因素,是对市场需求和读者购书的准确反映;图书总印数是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测确定的,既反映了市场的现实需要,又反映了出版社对市场脉搏的把握;图书总印张则反映了出版规模。这三项数据的分别下降表明:2000年中国书业的整体规模略有下降,全国图书市场的需求略有减少。特别是伴随着图书销售量和图书总印数的下降,2000年的图书库存数量却较上年增长了5.34%,且增幅大于销售量的降幅,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判断。

2000年中国书业的这一态势不足为怪,它是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多种媒体出版物拼抢读者市场愈发激烈的反映。随着广大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业余生活的不断丰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快餐文化、立体阅读的需求呈增长态势,这势必对传统出版物——图书的需求造成相当的冲击。

去年在图书销量、总印数、总印张下降的同时,期刊的总印数增长3.35%,总印张增长3.37%;报纸的总印数增长3.43%,总印张增长25.62%;音像制品出版数量增长14.69%,发行数量增长8.75%,这一反差是读者对不同形态出版物需求变化的有力证明。特别是去年的网络热几近颠峰,在线阅读席卷全国,更多的眼球被从图书中争夺去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去年图书出版总印数的降幅大于图书销量的降幅10个百分点,不能不说是对今年图书销量有可能继续下降的一个预示。因为决定图书印数的因素之一是出版社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而经过近十年来在市场经济中的摸爬滚打,大多数出版社已日趋成熟,其对市场的预测更加理性,更加接近现实需求。

存在的即是合理的。2000年图书销量、出版总印数、总印张的下降,应该说是整个出版物市场总格局随着新的需求而发生的正常变化,业界大可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之。

发行网点骤减得以抑制,中大型高品质门市增长势头旺

2000年中国书业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持续多年的图书发行网点急剧减少的势头得以抑制,从全年锐减上千乃至数千处,减缓为当年减少496处。(见表2)

表2:

发行网点是中国书业的“硬件”,连续几年的“硬件”骤减,可以说使中国书业颇伤元气。虽然近几年来各地涌现了一批新书城,但这些中大型零售网点的增长幅度很小,与发行网点急剧减少的幅度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书业的发行网点总格局中,近几年来一个大型书城的出现,是以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发行网点的消失为“代价”的。

2000年上述状况得以改观,与发行网点减少趋缓相伴的是中大型门市数量的增长达1倍以上,并且实现一个新的跨越:多年来首次中大型门市的增量超过全国发行网点的减量。(见表3)

表3:

除营业面积大的门市增长明显外,全国图书品种超过1万种的门市在2000年也已达769处,比上年增加70处。发行网点的减势得以明显控制,同时营业面积大、图书品种多的中大型高品质门市增长势头趋旺,理当预示着新世纪中国书业发行网点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将出现一个新的提升。

农村图书发行止住下滑,出版投入加大,转机显露

1999年农村图书发行的主要指标——全国图书农村零售份额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下滑,这种状况在2000年得以止住。在全国图书市场上农村零售份额继续保持在27%,虽然份额未见上升,但农村图书零售额较上年增长了4%。

直接影响农村图书发行的农村发行网点和县以下农村发行人员急剧减少的趋势在2000年也得以减缓,分别减少2688处和2559人,明显小于1999年3866处、4126人的减量。

而直接服务于农村的农村读者重要“口粮”——农业科学图书的出版在2000年也比1999年有所改观。除品种增长1.7%外,在大多门类图书总印数下降,全国出版总印数下降14.2%的大趋势下,农业科学图书总印数下降的幅度仅为5.5%,并且在全国出版总印张下降的态势下,农业科学图书的总印张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长了13.5%,这表明出版业对农业科学图书的总投入增长了,这与1999年在全国出版总印数、总印张均增长的态势下,农业科学图书的总印数和总印张却分别下降的情况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农村图书发行是中国书业中与最广大群体密切相关的“部类”,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2000年,中国书业在这块领域的“耕耘”中,显现了一些新的转机,它是否预示着在新的世纪中国农村图书发行将走出困境,迈向辉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