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全国出版能力四方角逐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1/9 作者:刘拥军,马莹

\Images\2005-2009\sb070109T0301.JPG

2005年,我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其中符合本监测系统的数据要求的出版社计555家,与本监测系统历年采集数据相对应的出版社计517家,本排行有关各年之间的比较以及成长性的分析仅指该517家出版社。

2005年图书出版三大特点

2005年全国573家出版社共出版图书222473种,其中新版图书128578种,重版、重印图书93895种,总印数64.66亿册(张),总印张493.29亿印张,定价总金额632.28亿元。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6.8%,新版图书品种增长5.7%,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8.3%,总印数增长0.8%,总印张增长6.0%,定价总金额增长6.6%。与2004年相比,只有总印数和总印张的增长率有所提高,其余各项指标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2005年图书出版的基本数据展现出来的主要特征有:

(一)新品种对印数的贡献不大;有近半数的出版社印数出现负增长

2005年全国平均的品种印数(总印数/总品种)为2.91万册,印张定价(定价总金额/总印张)为1.28元;新出品种平均印数为1.29万册,新出品种印张定价为1.69元。新出品种占总品种的比例为57.79%,新出品种印数合计占总印数的比例为25.70%,新出品种定价总额占定价总金额的比例为42.62%。可以认为,总印数主要来自重印和租型,新出品种对总品种增长和定价总金额增长的贡献明显大于对印数的贡献。

与2004年相比,2005年品种实现增长的出版社有311家,增长率超过100%的出版社有20家;有206家出版社品种出现下降,降幅超过10%的出版社有142家。印数实现增长的出版社有267家,增长率超过100%的出版社有53家;有250家出版社印数出现下降,降幅超过10%的出版社有194家。

(二)教育出版大社格局稳定;码洋1亿元以上的出版社近四成

表1 图书出版的品种结构

(单位:个、种、%)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1.JPG

2005年出版社平均的品种规模为388种,有10家出版社的品种规模超过了2000种,1000种以上品种规模的出版社为37家,占出版社总数的比重为6.66%,其品种规模总量占全国图书出版品种的33.18%。码洋超过20亿元的出版社只有一家,即高等教育出版社,超过10亿元的两家,即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超过5亿元的出版社17家,占定价总金额的25.60%(见表1)。

表2 图书出版的码洋结构

(单位:个、万元、%)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2.JPG

码洋结构把出版社分割为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5亿元以上码洋的出版社,占出版社数量的3%,但占定价总金额的25.60%;第二阵营是1亿元~4.99亿元码洋的出版社,该阵营占定价总金额的46.14%;第三阵营是5000万元码洋以下的出版社,该阵营占出版社数量的74.38%,占定价总金额的28.26%(见表2)。

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计有出版社145家,这145家出版社的码洋总额占全国定价总金额的71.74%。可以说,这两个阵营代表了全国图书出版的主要生产力。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品种结构相对均衡,码洋结构格局明显。要加大出版资源特别是书号资源向第一特别是第二阵营的倾斜力度,促进第二阵营中有条件的出版社迅速跨入第一阵营,提高出版业集中度,扩大整个出版业的生产能力。

(三)近80%的出版能力由社科、科技和教育类出版提供;教育、少儿类出版社的出版能力最高

从专业结构看,图书出版可以分为10类,即综合、文艺、社科、少儿、民族、美术、旅游、科技、教育和古籍出版。就数量而言,社科类出版社和科技类出版社占出版社总数的64.14%,其他类别占出版社总数的比重都低于10%。就品种、印数和定价金额而言,社科出版、科技出版和教育出版是主体,它们分别占总量的80.33%和79.82%(见表3)。

表3 图书出版的类别结构 (单位:个、%)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3.JPG

2005年全国出版社平均的品种规模为388种、印数为1128.44万册、码洋为11034.41万元。就品种规模而言,超过平均规模的出版类别是教育、科技、少儿和社科;就印数而言,超过平均规模的出版类别是教育、少儿;就码洋而言,超过平均规模的出版类别是教育、少儿和科技。也就是说,就出版社的生产能力而言,教育类出版社、少儿类出版社和科技类出版社平均的生产能力要大大高于其他类别,特别是教育类出版社是平均规模的3~5倍。

就新出品种占总品种的比例而言,古籍、文艺和美术类最高,教育、少儿和科技类最低。就印张定价而言,美术类最高,为2.75元;其次是旅游类,为2.06元;再次是古籍类,为2.03元。印张定价最低的是教育类,为1.08元;其次是文艺类,为1.22元;再次是民族类,为1.24元。

各地区排行榜

我们对各地区的图书出版能力依照LM指数进行了排名,基本勾勒出我国图书出版能力的地域分布。表4中的北京和上海含中央出版社。就全国而言,缺台湾、香港、澳门的数据(见表4)。

表4 各地区图书出版能力排行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4.JPG

(一)两大板块占全国图书出版能力七成

总体而言,我国图书出版可以分割为五大地域板块,即第一板块:北京;第二板块:上海、江苏;第三板块:山东、湖南、浙江、广东、四川、湖北、河南;第四板块:安徽、陕西、广西、河北、江西、辽宁、吉林、云南、重庆、福建、新疆、天津、山西、内蒙古;其余为第五板块。

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提供了全国图书出版能力的70%以上。北京地区总码洋280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江苏直追上海,成为总码洋超过30亿元的三大出版中心之一;第三板块各区域码洋超过15亿元,其中山东、湖南超过20亿元;其余各地区码洋皆在15亿元以下。

(二)江苏直追上海;湖南、山东争锋

一个地区的图书出版能力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出版社的数量;第二,出版社平均的生产能力。就出版社的数量而言,北京第一,上海第二,广东第三。就出版社平均的生产能力而言,重庆、湖南和江苏出版社的生产能力最强。重庆地区出版社平均的品种规模为765种、印数为3772.67万册、码洋为2.83亿元;各项指标在全国都是最高的。就品种而言,第二是江苏,为506种;第三是浙江,为500种。就印数而言,第二是湖南,为3017.73万册;第三是河北,为2685.86万册。就码洋而言,第二是湖南,为2.02亿元;第三是江苏,为1.93亿元。

重庆只有三家出版社,相对而言,其出版社拥有雄厚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湖南和江苏在全国31个省市中具有如此雄厚的出版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江苏,在所有单项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生产实力。而湖南则用低于全国出版社平均的品种规模生产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的印数和码洋。可以预见,这两个省起码在近年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江苏很可能超过上海成为我国第二个出版中心,湖南很可能率先跨入30亿元大省的行列。

黑龙江平均的印张定价最高,为1.71元;其次是江西,为1.56元;再次是广东,为1.53元。印张定价低于1.0元的地区是甘肃、内蒙古、新疆和青海。

出版社排行榜

(一)总排名

我们对进入LM竞争力监测系统的555家出版社进行了出版能力排名,取排名前50位的出版社形成全国出版社图书出版能力排行榜(见表5)。

表5 总排名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5.JPG

共有20个地区的出版社榜上有名。上榜出版社最多的是北京地区,有23家,其中中央所属22家,北京市属1家;其次是上海和江苏,分别上榜3家;再次是重庆、湖南、四川和陕西,上榜2家;其余上榜地区皆为1家。

50家上榜出版社中,教育类出版社17家,社科类出版社16家,科技类出版社12家,少儿类出版社3家,美术类和综合类出版社各1家。文艺、古籍、旅游、民族类出版社无一家上榜。

(二)冠军榜

由于专业分工的不同,有些出版社尽管没能进入总排行榜,但却是它所属的出版类别的佼佼者,这些出版社在其所属的专业市场上占有绝对的竞争力优势。由于LM指数是一种综合的竞争力指数,没有考虑类别的差异,为此,我们建立了冠军榜,以为补充(见表6)。

表6 冠军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6.JPG

冠军榜中央出版社有5家,湖南2家,吉林、江苏、重庆各1家。在这十个类别中,由于各个类别的规模不同,市场状况不同,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不同,冠军出版社在类别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就冠军出版社在各自出版领域所起的作用而言,中国旅游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具有绝对的优势(见表7)。

表7 冠军出版社各指标占所属类别总量的比重 (单位:%)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7.JPG

(三)科技类出版社排行榜

进入LM竞争力监测系统的科技类出版社计有128家,占监测出版社总数的23.06%,是第二大类出版社(第一大类别是社科类出版社)。我们取图书出版能力排名前20位的科技类出版社形成科技类出版社出版能力排行榜。这20家出版社除了上海、江苏各2家外,皆为中央或解放军所属出版社。这20家出版社中进入总排行榜的出版社有12家(见表8)。

表8 科技类出版社排行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8.JPG

(四)社科类出版社排行榜

进入竞争力监测系统的社科类出版社计有228家,占监测出版社总数的41.08%,是第一大类出版社。我们取图书出版能力排名前20位的社科类出版社形成社科类出版社出版能力排行榜。这20家上榜出版社,只有4家没有进入总排行榜。大学出版社在榜的有10家,而科技类排行榜中,大学社只有2家。可以说,大学出版社是社科类出版社中生产能力很强的一个特殊的类别。在榜的中央出版社只有9家,地方出版社占了11家;而在科技类排行榜中,中央出版社占了16家(见表9)。

表9 社科类出版社排行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09.JPG

(五)文艺类出版社排行榜

进入竞争力监测系统的文艺类出版社计有41家,占监测出版社总数的7.39%,是第三大类出版社。我们取图书出版能力排名前10位的文艺类出版社形成文艺类出版社出版能力排行榜(见表10)。这10家出版社中央所属的有4家,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西和河北各1家。这10家出版社皆没有进入前50名的总榜。

表10 文艺类出版社排行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310.JPG

全国出版能力四方角逐

(六)少儿类出版社排行榜

进入竞争力监测系统的少儿类出版社计有31家,占监测出版社总数的5.59%,是第六大类出版社。我们取图书出版能力排名前5位的少儿类出版社形成少儿类出版社出版能力排行榜。这5家出版社中有3家进入了总排行榜(见表11)。

表11 少儿类出版社排行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401.JPG

(七)大学出版社排行榜

进入竞争力监测系统的大学出版社计有105家,占监测出版社总数的18.92%。大学出版社大部分是社科类和科技类出版社,但由于大学出版社数量庞大,且具有很强的出版能力,故特对此类出版社进行排行。我们取图书出版能力排名前20位的大学出版社形成大学出版社出版能力排行榜。这20家出版社中有8家进入了总排行榜(见表12)。

表12 大学出版社排行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402.JPG

(八)最具成长性出版社排行榜

与2004年数据能够对应的517家出版社中,有307家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实现了增长,其余210家出版社则出现下降。这一比例与前文所述印数下降的比例相当。我们取有增长的307家出版社中的前20位形成出版社成长性排行榜(见表13)。

表13 出版社的成长性排行榜

\Images\2005-2009\sb070109B0403.JPG

一般而言,生产力规模较小的出版社具有更强的成长性,因为其基数小,只要实现一定的成长增量,就可以带来较大的变化。在系统设计时,我们尽可能削弱规模对于成长性的影响,但是,从结果看,规模较小的出版社的成长性要好于规模庞大的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例外,它进入了总排行榜。

就地域而言,这20家出版社中,四川5家,中央4家,吉林3家,上海、山东各2家,山西、辽宁、青海和解放军各1家。四川、北京、吉林是出版生产力最具有成长性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