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美国虚构类畅销书榜评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6/12/5 作者:叶新,王少梅

美国虚构类精装畅销书榜说明:本统计的数据来源是美国《出版商周刊》的精装书虚构类(hardcover fiction,包括小说和故事,部分等同于我国的文学类图书)排行榜,时间跨度为1999年到2006年,因1999年缺1周,2006年截止到10月底,共计397周,每周取前15名,总计5955次。我们按名次对畅销书赋值,第1名给15分,依次类推,第15名给1分。总得分为47640分,平均值为8分。按得分多少,笔者分别统计出了畅销书、畅销书作家和出版公司的前十名榜单。在总评的同时,笔者对它们分别进行了点评。希望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使国内对美国虚构类畅销书的创作、出版情况有大概的了解,对相关出版社的版权引进和图书推介工作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图书市场早就进入了畅销书时代,就其集中度和作用而言,尤以虚构类图书为甚。为了使运营利润最大化,为了使其财务报表取悦于广大股东,各大出版公司不断推出更多的畅销书,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近8年来,悬疑、惊悚、犯罪、侦探、浪漫等小说类型轮流坐庄,引领美国大众的浅层次阅读,充分反映了其大众文化消费的快餐化特征;五大出版公司依然呼风唤雨,牢牢占据了畅销书排行榜80%以上的份额,小出版公司只能见缝插针,苟延残喘。畅销书榜首的争夺日趋激烈,使得每本书在榜首位置上呆的时间越来越短,“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就畅销书作家而言,既有詹姆斯·帕特森、约翰·格里沙姆这样的畅销书榜“长青树”,靠耐力取胜;也有丹·布朗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暴发户”,仅有《达·芬奇密码》就够了,功力各有千秋。

五大公司一统天下

据统计,8年来共有68个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上榜,按出版集团划分,可归并到31个出版公司。其前5名是兰登书屋、企鹅集团美国分公司、阿歇特图书集团美国出版公司、西蒙·舒斯特公司、哈珀·柯林斯公司,充分体现了“二八定律”。其具体情况如表1。

\Images\2005-2009\yd061205B0201.JPG

这五大出版公司的总得分为40369分,占总分的84.73%;总次数为5012次,占总数的84.16%;每次得分8.05分,超过平均值0.63%。

榜首之争日趋激烈

美国出版界的畅销书机制已经非常成熟,对畅销书的研究也已十分到位。一家名叫lulu.com的按需出版公司网站做了一个研究,对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现,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位居榜首的畅销书种数在不断上升,而榜首停留时间却越来越短(见表2)。

\Images\2005-2009\yd061205B0202.JPG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上世纪60年代,每本上榜畅销书在榜首停留的时间是21.7周,在榜首停留的图书种数只有2.8种。而经过几十年榜首位置的激烈争夺,进入新世纪以后,2000~2005年每本上榜畅销书在榜首停留的时间只有3周,不到原来的七分之一;在榜首停留的图书种数已经上生到18.2种,是原来的6倍多。

而这种每本上榜畅销书在榜首停留的时间逐年下降的趋势也在我们的统计中得到了部分验证。1999~2002年这四年,榜首畅销书的种数从16种升到了24本,增长了50%;而其停留的时间从3.06分下降到了2.13分,减少了30.39%(见表3)。

\Images\2005-2009\yd061205B0203.JPG

但从2003年起,这种趋势似乎又因超级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的出现发生了变化。它一上榜就排在榜首24周,到第二年更是达到31周,其他畅销书根本无法与它抗衡。许多畅销书也因此被剥夺了争夺榜首的机会。到2005年,詹姆斯·帕特森、约翰·格里沙姆等作家才算扬眉吐气,畅销书榜又恢复到群雄割据的局面。但《达·芬奇密码》在2006年又得了6次第一名才下榜,延续了最后的辉煌。而每本上榜畅销书在榜首停留的时间从2004年又表现出逐年下降的局面,从3.64降到了2006年的2.15,下降了40.93%。

“长青树”与“暴发户”之争

在总共397周中,有61个作家的144种书冲上过榜首位置。而丹·布朗、詹姆斯·帕特森、约翰·格里沙姆、帕特里夏·康威尔和斯蒂芬·金五位作家有195种书获此荣耀,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49.12%)。具体情况见下表4。

最大的光荣仍然属于“暴发户”丹·布朗,光《达·芬奇密码》1本书就得了66次榜首荣誉,但《所罗门钥匙》出版日期的一拖再拖,让人怀疑他是否已是江郎才尽。詹姆斯·帕特森、约翰·格里沙姆这两棵“长青树”则是以量多取胜,几十年来一直保持旺盛的创作能力实属不易。虽然前者比后者多了8次榜首记录,但从平均榜首次数来看,后者又超过前者不少。这“三剑客”将其他畅销书作家远远甩在了后面,不免让他们有生不逢时之叹。

\Images\2005-2009\yd061205B0204.JPG

由于美国商业化气息浓厚、生活节奏加快,美国大众的轻阅读倾向日趋严重。而美国畅销小说早就因此进入了类型出版时代。从畅销小说的类型来看,众多畅销书作家总是在悬疑悬念、推理探案、律师犯罪、恐怖惊悚、爱情亲情这几大类型中来回打转,充分体现了美国大众文化的快餐化特征。每年得分前三名的作家情况见下表5。

\Images\2005-2009\yd061205B0205.JPG

从上表可以看出,詹姆斯·帕特森有6次进入前3名,约翰·格里沙姆有5次,丹·布朗4次,斯蒂芬·金3次,丹尼尔·斯蒂尔2次,艾丽斯·西波德、米奇·阿尔博姆、艾玛·麦罗琳、尼古拉·斯派克斯各1次。在出版公司和文学代理人的操纵指挥下,在高额版税的引诱下,这些作家大多追求怪诞离奇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运用各畅销元素炮制所谓的畅销小说,以迎合大众浅层次的图书消费和市场需求,为出版公司和作家自身带来了滚滚利润和收入,也成就了美国一百多年历史的畅销书机制。但畅销书的数量越来越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稀薄,成为美国大众图书市场的一个怪圈。

借用丹·布朗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对美国出版业来说,畅销书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