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上半年全国图书市场风光依稀增势趋缓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7/23 作者:欧宏

市场平淡,增长微弱,但并不悲观;
畅销书排行榜上新书不多,有待各方继续努力;
地区之间不平衡,市场空间差异大,需要找准阶梯
教辅图书,
是不是牛鼻子?
本报今年第一期头版头条,曾报道业界专家和本报对今年全国图书市场的预测,认为虽然中国出版物市场因为逃不掉转型重组、下岗分流、国企改革这些大背景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发展规律,1999年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的趋势是稳中有升,一些图书的销售热潮仍会拉动一块一块的市场。同时,始于前年,在去年更成为业界普遍行动的对结构的调整,对营销的重视,对品牌的强化,将对图书市场产生较好的影响。
从本报和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建立的图书市场监测中心提供的报告来看,1999年上半年我国图书市场总的情况与上述预测大致吻合。今年1~6月份,全国图书市场综合指数上下波动较为剧烈。1月份,指数开始上扬,到3月份升到了111.41点,达到去年7月份实施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进入4月份,指数开始下滑,到6月份更跌至实施监测以来的最低水平为84.57点。计算表明,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水平接近去年第三季度的销售水平。但根据图书销售的一般规律,每年第三季度为销售旺季而第二季度为销售淡季,所以,虽然6月份跌到了监测以来的最低点,但整个季度的销售情况并不十分可怕。综合计算上半年的指数,比去年下半年增长2.71%。这个增长是微弱的。因为本监测系统提供的报告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无法进行全国的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销售的同期比较。但从各大书城和市店的情况来看,销售无一例外都是同比增长,只是增长幅度大小不一。如沈阳北方图书城同比增长8%,福州市店同比增长7%,深圳书城同比增长5%,杭州市店同比增长3.8%,广州市店同比增长不到2%。在进一步了解了市场指数涨落的原因后,记者同意研究人员的观点。即教辅图书是今年所有类别图书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如该类图书在4月份的下滑比例将近45%。在整个图书市场对教辅图书的依赖很大的情况下,教辅图书的沉浮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图书市场的沉浮。第二季度本就是教辅图书销售的淡季,今年的教辅图书淡中更见淡,以致成为市场指数下滑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旧理念和旧方法下的教辅图书受冷遇被淘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另一方面,教辅图书的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首先伤害的必然是它自己。
从书店和出版社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除去教辅图书以外其它的一般图书在第二季度也有不可避免的下滑势头,但我们没有理由对这种下滑感到恐慌。如前所述,除去教辅和个别门类外,这种下滑比较平稳。分析人员认为,这种下滑在7月份有望得到遏止。记者7月份的几个周末连续到京城的几家大书店观察,发现人气旺盛,销售良好。今年上半年,出版界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反应果断迅速抓住了商机,掀起了几个不小的市场浪花。如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的暴行发生后,出版界不仅迅速出版了一批怀念英烈的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国际时事政治、国防高科技、军事文学、国际国内经济力量分析对比的图书问世,满足了读者的要求,也拉动了一块市场。这既说明了市场有需求,关键看我们怎么做,也说明出版社正在走向成熟。对一个有需求而且是有较大需求的市场,对正在成长和成熟起来的出版,我们是没有理由悲观的。另外,在畅销书的操作方面,今年上半年亦有不少可圈可点的例子能辅助说明上述问题。如《霜冷长河》(作家版)、《看上去很美》(华艺版)、《牵手》(人民文学版)、《东史郎日记》(江苏教育版)、《小燕子——女生赵薇》(作家版)、《博士蛙彩图英汉双向学生字典》(少儿版)、《小木克》(湖南少儿版)、《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漓江版)、《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国社科版)等书的成功运作。
市场空间差异大,
我们应该怎么办?
尽管全国图书市场总的趋势是稳中有升,但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研究人员根据系统提供的资料对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中南地区图书市场势头较猛,市场指数一路直线上升,华北地区较为平静,而华东地区则不尽如人意。具体情况是,1~6月份,全国总体的平均市场指数为98.88点,中南地区的平均指数为111.97点,华北地区达到107.15点,华东地区则只有88.94点。仅就第二季度而言,华东地区出现负增长,且比例较大,而中南地区的增长率却高达11.18%。
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认为,华东地区是我国的富裕地区,文化昌盛,购买力强,市场起步早,成熟早。华东地区的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