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应对一场世纪性的心理战争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12/4 作者:何明星

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成长的最大因素,它如一个世纪性的大瘟疫在污染着人们最纯净的心灵,这是一个远比受到战争侵害更为严峻的“灾难”。在这样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前,人们更多会问:为什么这样?因此,我们必须竖起社会道德和传统伦理的大旗,包括大众图书出版积极参与在内的文化力量,才能应对这样一场世纪性的“心理战争”。

21世纪青少年的心灵状态:怎一个“愁”字了得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这是唐朝诗人贾之描写少男少女春天相思情怀的一首诗。挑出这首《春思》诗的关键词,是“愁”、“恨”、“乱”。假如用它们来形容21世纪中国青少年的心灵状态,十分恰当,然而又远不是这几个关键词所能完全包容的,它还要细化为:

“厌恶”:一个男孩子写道:

“我实在无法接受父亲在离婚一个月后迅速地组织了新家庭。我不想伤害父亲的感情,但我实在厌恶去他的新家吃饭,我厌恶看到他的新婚妻子,厌恶他家里的一切装饰,厌恶他还把我的照片挂在客厅墙上。也许这是我的问题吧,好友说这种家庭状况现在非常正常。我也清楚,可我依旧无法抑制对他新家的厌恶。我该如何是好?”

“困惑”:一个高中女生在向一个刊物发出的求援信中说:

“首先请求你们不要把我当作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孩子,但我现在最大的苦恼是身边两个男孩子弄得我焦头烂额。我可以不在乎周围的同学怎么看我,但我不想伤害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他们俩都很优秀,都很喜欢我,而我也真的喜欢他们,一个是我的班长,一个是我们学校乐队的大提琴手。我做出抉择实在太难了,他们也都知道我和他们俩同时交往,但从未逼我做出选择,可我必须做出选择,不是吗?请问我该怎么办?”

“寂寞”:一位初二的学生在交给老师的作文本上写道:

“逝去的时光,如沙滑过指尖,留下的是空白,现在的日子,却是我最渴望逃避的”,“自己就像一张白纸上孤单伫立的火柴人,单调的线条,单调的黑色,无论怎么拼命用手势表达,流泻出的总是覆盖心灵的孤独,无论怎么拼命呐喊,从喉咙喷射出的总是淹没思绪的寂寞。”

“自杀”:一位13岁的女学生在留个父母的遗书中写道:

“妈妈、爸爸,对不起!我没办法,我只能这样。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差学生,您和爸爸那么辛苦,我让您每天都生气……自杀,是我唯一的选择!”

“困惑”:一位小学生给自己的老师打电话询问:

“老师,我快上初中了,我想以另一个性别进入新的集体。”“我不知道自己该是男孩还是女孩,我是该做变性手术还是该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些都是随手拈来的事例,文字中带着孩子们无助的哭喊、泪水甚至斑斑血迹,让人无法再平静下去。

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对心理自助图书的需求最大

下图为开卷图书公司两年前(2005)发布的一组调研数据:

\Images\2005-2009\yd071204T0201.JPG

图一

\Images\2005-2009\yd071204T0202.JPG

图二

图一、图二的数据表明,我国14~18岁、19~24岁、25~35岁三类人群对心理自助图书的需求最大,其中以青少年为主体人群,而且愈是没有经济保障、收入愈低的弱势群体愈需要心理救助,对心理类图书的需求比例愈高。

下图是中国教育报2007年公布的一组对大学生的调研数据:

\Images\2005-2009\yd071204T0203.JPG

图三

\Images\2005-2009\yd071204T0204.JPG

图四

图三、图四的数据表达了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呈现的多种表现。

高比例的数据显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大因素,它如一个世纪性的大瘟疫在污染着21世纪中国青少年最纯净的心灵,这是一个远比受到异族侵略战争更为严峻的“灾难”。在这样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前,人们更多会问:为什么这样?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它体现的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残酷竞争的一个侧面。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当今社会,无论在文化还是制度哪一个侧面,都远没有做好应对彻底的经济社会到来前的一切准备,尤其是社会道德与传统伦理无法对社会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心理震撼给予及时修复,甚至是严重缺位。家庭一直是中国人长期抵御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最坚固堡垒,然而在整个社会结构性变迁过程中,家庭变得十分脆弱,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大量出现,以至于更多的儿童、青少年被家庭放逐到社会上,成为一批又一批的“问题少年”。尽管政府和学校做了大量救助工作,但依然是亡羊补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要指出的是,必须竖起社会道德和传统伦理的大旗,包括大众图书出版积极参与在内的文化力量,才能应对这样一场世纪性的“心理战争”。

大众类图书的种类与类型:一定要和本土化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笔者分析了我国近三年来大众心理自助类图书的种类与类型,基本上可总结为如下的“三多、三少”:

一是照搬引进西方内容的多,适宜我国本土化的少;二是学院派专家派的理论多,书中满是测验、量表等“花拳绣腿”的形式多,而真正指点迷津开出“实效药方”,读后豁然开朗,对人有帮助的少;三是专业化、医学化倾向多,从多侧面多角度对读者、受众心灵抚慰的少。

除此之外,整体市场规模、销售品种远低于文学虚构类,甚至低于财经类。当然心理资助类图书与大众励志类、甚至某些青春文学出版,有着某些交叉重叠,然而面对着这样庞大的社会心理需求,整个心理自助图书只占全国600亿图书市场的3%的比例,无论如何也是太少、太匮乏。

出版作为一个浮现到水面的表征,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我国大众心理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心理教育和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积累阶段。巨大的社会需求,也提醒中国的大众心理健康未来的路径图,一定要和本土化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面对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需求,不是去给出一些无关痛痒的测量数据和人云亦云的“指点”,人们需要那些源自于内生文化土壤的“片剂”和药方。正如一个老农对付感冒一样,不是去医院打吊瓶,而是吃上两片姜,喝一碗热开水,蒙上棉被睡上一大觉,出身汗就好了。

下图是大学生在遇到困境时的表现和反应:

\Images\2005-2009\yd071204T0205.JPG

图五

图中表明,“抱怨没有客观条件”是最高选项,比例最高。对于这样一个心理反应,许多专家都给出了N多的指点,然而一位大学教写作的老师,给我简述了一个极其不同的方法:一位既漂亮又富裕的大学女生,受到同宿舍几位女同学联合欺负,平日的冷眼和尖刻的话语,使她无法忍受,痛不欲生。她告诉这位女生,要挺直腰杆和她们斗下去,看谁能够笑到最后,最后的赢家才是胜利者。就这样的几句话支撑这个女生坚强地读完大学的四年。这位大学教师也怀疑这样的方法在教育理论上的正确性,然而它极其有效,它起码能够让这位女生的心灵坚强起来。

让心灵的山谷多长些经风傲雪的青松翠柏,少一些一岁一枯荣的杂草,这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道德理念,这些无疑是中国大众心理图书出版最丰富的资源。比如,中国古人治疗心理疾病时,通常采用“去魅”的方法,在患者面前念一些咒语,让患者做一些象征性动作,将造成人心理疾病的“鬼魅”驱除肌体。今天无法评价这种方法的效果,然而它启示着人们,行为训练和特征动作确实会外化宣泄心理的压力,减轻或者缓解各种心理症状,与今天所谓心理疗法中的“体操疗法”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正如人们燃起一支香来,在香烟缭绕中面向神像叩拜,在叩拜中获得的是浮躁与喧嚣的心灵在一刹那间的平静,有意义的是心灵获得了平静,其他都是无意义的形式。向传统历史、文化靠近,从中吸取文化内生的丰富营养,或许也是刚刚起步的中国心理学界摆脱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应用医学化、学院化倾向的最佳途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