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报·东方数据专题组
零售市场分析
零售与全国市场同步
通过对商报·东方数据“中国出版物流通监测系统”中商报·东方图书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和全国市场一样,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场的零售同比和环比均为下滑。在几个主要类别中,工商管理类指数环比上升了1.15%,表现较好。从各月指数的同比情况来看,只有1月有所上升,其他月的指数出现了下降,和全国市场同样保持了一致。此外,上海市场和全国市场在上半年各月的零售走势也较为相似,都是一月较高并在二月达到指数值最高,三四月回落,不同之处在于全国市场在五月指数反弹后,六月又稍有下降,而上海市场指数则在五六月保持了持续回升的势头。
文学、工业技术和生活休闲等类的市场份额环、同比皆涨

今年上半年上海图书市场的零售结构如图1所示,文化教育类所占的码洋份额超过1/5,为20.56%,文学类次之,码洋份额为12.71%。文化教育、文学、少儿读物、语言文字、生活休闲和工商管理等主要类别的码洋份额之和接近七成,为69.01%,其中文化教育、文学、少儿读物和语言文字等4类的码洋份额超过10%。在其他类别中,码洋份额相对较高的有工业技术类(4.69%)、计算机类(4.37%)、哲学类(3.77%)、历史地理类(3.43%)等。
和2008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有14类的码洋份额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类别为工商管理、工业技术、文学、少儿读物和生活休闲类等,分别上升了1.39、1.06、1.04、0.98和0.8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为语言文字类和文化教育类,分别下降了2.43和3.92个百分点。
和2008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有13类的码洋份额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类别为文学、工业技术、生活休闲、经济和语言文字类等,分别上升了1.44、0.82、0.70、0.60和0.5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为工商管理类和文化教育类,分别下降了0.17和5.48个百分点。
市场集中度下滑,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今年上半年上海图书市场的市场集中度CR10为19.81%(见表一),比去年下半年下降了1.48个百分点,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1.42个百分点。排名前60位出版社的市场集中度CR60为57.24%,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了1.13和2.10个百分点。

CR10和CR60市场集中度环比同比双双下降,表明上海市场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强社的市场优势不断下降,其他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2009年上半年上海市场码洋份额三甲出版社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其中上海教育出版社销售成绩较好的图书为《新课标小学数学每日精练》系列和《怎样学好牛津英语》系列等教材教辅类图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主打图书有“喜羊羊和灰太郎”系列和《女孩子必读的100个公主故事》等童书;机械工业出版社则以经管类图书为主,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和《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等书的销售颇佳。
2009年上半年,上海细分图书市场上市场集中度最高的类别是法律类,CR10为89.27%,其次是计算机类,CR10为88.43%,此外市场集中度超过70%的类别还有经典类(79.31%)、视听艺术类(70.60%)和趣味阅读类(70.24%)。市场集中度最低的类别是哲学类,CR10为30.78%,文学类(35.87%)和历史地理类(34.67%)的市场集中度也较低。和2008年下半年相比,市场集中度上升较多的类别为经典、医学、趣味阅读、工业技术和经济类等,分别上升了7.19、5.43、4.97、4.68和4.00个百分点,下降较多的为政治和军事类,分别下降了4.18和4.37个百分点。和2008年上半年相比,市场集中度上升较多的类别为经典、军事、趣味阅读、经济和法律类等,分别上升了9.70、4.71、4.50、4.46和4.15个百分点,下降较多的为文化教育类,下降了6.53个百分点。
畅销书更多元化,文化教育类比重下降
从零售结构环比和同比比较来看,上海市场的畅销书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特点,文化教育类的比重有所下降,少儿读物、生活休闲等类别的畅销书品种数则有较明显的增长(见表二)。在2009年上半年TOP100畅销书中,文化教育、生活休闲和少儿读物类为畅销书品种数最多的三类,分别有55种、16种和11种图书上榜。文化教育类图书中,以系列小学教辅书为主的上海教育出版社有18个品种上榜,占该类上榜品种数的近1/3,是所有出版社中上榜品种数最多的,上海远东出版社和希望出版社分别以9个和7个品种紧随其后。地图类图书占据了上海市场生活休闲类畅销书的最大份额,其品种比重高达81.25%;少儿类图书则是低幼读物的天下,《新编幼儿描红:汉字描红1》、《100分幼儿启蒙练习册·加法练习(上)》和《小企鹅水晶挂图——颜色形状》等的排名都位于少儿类畅销榜的最前端。其他图书中,经管和文学类进入TOP100畅销书的分别为《团队是这样造就的》、《货币战争》和《小团圆》、《杜拉拉升职记》。


沪版出版社表现
继续维持本地市场优势,文化教育类图书表现突出
2009年上半年,沪版图书在上海市场的码洋份额为24.32%,继续维持占本地市场约1/4市场份额的优势地位。其中沪版图书占上海市场码洋份额最大的是文化教育类图书,占56.55%,视听艺术、美术设计、语言文字和生活休闲等类的市场份额也较高,分别为49.56%、32.54%、24.50%和23.02%。和2008年下半年相比,市场份额增长较大的类别是文化教育、视听艺术、军事、工商管理和生活休闲类等,分别增长了9.91、7.93、5.57、3.05和2.93个百分点。和2008年上半年相比,市场份额增长较大的有文化教育、经济和视听艺术等类别,涨幅分别为4.56、2.46和2.16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沪版图书在全国市场的码洋份额为8.49%,其中视听艺术、美术设计、文化教育、语言文字、趣味阅读和文学等类别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较高,分别为30.82%、17.70%、12.99%、11.66%、10.93%和9.15%。和去年下半年相比,文化教育和军事类分别上升了1.95和1.15个百分点,升幅较大。和去年上半年比较,经济和美术设计类的升幅较大,分别上升了0.77和0.76个百分点。
上海教育社和上海人美社分居上海和全国市场沪版出版社榜首
2009年上半年沪版在上海市场的三甲出版社是上海教育社、华东师大社和上海外教社,在上海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09%、2.31%和1.25%,分列第1、4、9位。从排名来看,环比上升较多的是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上海书店和上海三联书店,各上升了36、32和29位;同比上升较多的是汉语大词典、立信会计和上海书店出版社,升幅为146、21和15位。从码洋份额来看,环比升幅较大的是上海教育社、上海人民社和上海科教社,各上升了1.56、0.45和0.45个百分点,同比升幅较大的有上海教育社和锦绣文章出版社,升幅分别为0.18和0.09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沪版各社在全国市场位列前三位的出版社为上海人美社、华东师大社和上海教育社,均为全国60强出版社,分别排在第28、33和40位。排名环比上升较多的出版社有上海财大社、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科教社,升幅为72、67和63位,分别上升了52位和50位的锦绣文章社和上海财大出版社则是排名同比上升较多的出版社。此外,上海教育社和锦绣文章社分别是码洋份额环比和同比上升较多的出版社,升幅为0.21和0.07个百分点。
沪版图书在上海市场的畅销书品种数劲增
2009年上半年,沪版各社出版的图书有53种跻身上海市场TOP100排行榜,比去年下半年增长18种,比去年上半年增加6种,集中在文化教育和生活休闲等类别。今年上半年,沪版各社出版的图书有6种跻身全国市场TOP100排行榜,分属生活休闲、文学、少儿等类。 (执笔/柏陈斌)
(说明:本文中的“上海市场”、“上海图书市场”、“全国市场”均指图书零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