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周桂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0周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克服困难,勇敢探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综合实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使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大大提升。
新中国60年谱写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及其全体员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深感有责任、有义务为新中国60年华诞献上我们的厚礼,为此,精心策划组织了财经版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系,各册图书由高层领导、著名学者担任主编,有的图书分别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和“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该书系在每个分册的安排上,根据财经社专业特长,主要涉及了经济、金融、财政、税制、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设计了6本著作。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新中国60年在上述领域取得的成就、艰难的探索历程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结合历史和现实,阐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与政策。在内容和结构上,注意观点、论据和文字论述的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
每本著作开写前,都对写作大纲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如由财政部原部长,原国务院体改办公室主任刘仲藜主编的《新中国经济60年》(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出版社编辑和编写组成员几次开会,刘部长多次指示并亲自对大纲进行了多处认真的修改,包括章节顺序调整,内容增减,观点、结构及其具体写作的把握。
每册著作在开始的总论(或绪论)中,都对本领域60年发展情况与图书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提取了全书最主要思想,如果不看全部正文,只看总论(或绪论),基本可以了解全书的脉络和作者的观点。
60年来尤其近30年改革开放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者们从这一段历史实践中,得出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感悟和启迪: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推进改革,建立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严格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提高的有机统一;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民族、宗教、阶层的关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提醒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不懈奋斗。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见《新中国经济60年》)。
作者在充分肯定60年特别是30年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科学地论述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难过程,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们在探索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交纳的高额的学费。作者们认为,这些代价同样是我们的一笔财富,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伴随6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包括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结合实践问题,大胆探索,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理论研究的优秀成果,提出了许多适合国情的新理论、新思想,为党和政府制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指导经济实践做出了贡献。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0年的跨越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力量。不仅有领导人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更有理论工作者的不懈探讨和对真理的勇敢追求。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柳欣主编的《新中国经济学60年》,梳理了新中国60年来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对主要经济理论的建立、争论焦点、各学派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实事求是地评价了经济学理论研究对新中国经济尤其是对近30年改革开放起到的重要作用,归纳了中国经济学理论60年探索取得的成就,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学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该书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具体讲,《新中国经济学60年》设四篇15章,把60年中国经济学研究归纳为: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一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理论问题研究(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篇),西方经济学理论引进、研究评述(第四篇)。然后分章依次介绍和论述了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如1949—197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一章)、1979—1991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第三章)、1949—1991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理论专题研究(第四章)、所有制理论研究(第五章)、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理论(第六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七章)、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第八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第九章)、理论经济学若干分支学科和重要论题研究(第十章)、1949—197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若干理论创新(第十一章)、1979—200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第十二章)、1949—1978年西方经济理论引进和研究(第十三章)、1979—1991年西方经济理论引进和研究(第十四章)、1992—2008年西方经济理论引进和研究(第十五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佳贵主编的《新中国管理学60年》(该书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介绍了新中国60年来管理学理论与管理实践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了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经验,对学术研究、企业与行业管理及其公共管理、理论教学、引进和消化外国管理理论和方法,都做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未来中国管理学发展的方向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是新中国第一本总结管理学理论自身发展的著作。作者队伍集中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大学管理学院专家、学者。
中国要发展,不仅要有科学技术,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也是不能缺少的。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学的理论管理和科学技术学习同等重要。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经济学60年》和《新中国管理学60年》两部书稿正好在这个方面填补了空白。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主编的《新中国金融60年》(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全面论述了新中国60年来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新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业逐步走向市场的成功经验,探讨了未来我国金融业在国际化环境下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策略。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财政部原部长王丙乾所著《中国财政60年回顾与思考》(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以作者亲身经历,回顾了财政方面重大政策出台的背景、影响,分析了新中国财政事业的辉煌历程,总结了财政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所著《新中国税制60年》(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介绍了新中国60年来税制的改革与演变过程,总结了税制在推动和保护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今后税制改革的方向。
总之,该书系是从几个方面追忆60年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研讨未来。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在各自的领域还未能穷尽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的所有真谛,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篇幅较长,文字不够精练,个别标题提炼不够精准等,但编写者们已经做了艰苦的努力和尝试。
总结共和国60年的历程,为共和国“刻碑”的事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价值,这需要许多专家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接近真理,使我们未来的发展少走弯路、少交学费。这也是出版社推出该书系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