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刊人60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9/29 作者:马雪芬,李鹏,周翔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1.JPG

艾弥尔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2.JPG

曹伟明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3.JPG

陈中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4.JPG

封新城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5.JPG

何承伟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6.JPG

胡勋璧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7.JPG

金城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8.JPG

孙刚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09.JPG

李春娅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0.JPG

李栓科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1.JPG

刘江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2.JPG

刘旗辉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3.JPG

刘泽林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4.JPG

钱竹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5.JPG

唐文华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6.JPG

彭长城

\Images\2005-2009\20090929T5817.JPG

徐春莲

■商报记者 马雪芬 李鹏 周翔/采写整理

(本版内容根据姓氏拼音排序)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一代代新中国期刊人用他们的心血和热情铸就了一个个光耀历史的期刊品牌。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如今在中国刊业最具代表性的十几位期刊老总,谈谈他们自己有关中国期刊业的故事、感情与期望。

每个期刊人背后都有其赖以成功的期刊品牌,他们掌舵的杂志,既有VOGUE、ELLE等版权合作的期刊,也有《周末画报》、《商界》等本土原创期刊;既有《时尚》等定位高档的期刊品牌,也有《读者》等贴近心灵的大众品牌。不论居于何种细分市场、面向什么档次的受众群体,它们都无疑是所在领域的翘楚。请他们来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梳理个人的阅读故事,判断目前的期刊大势,展望未来的期刊产业,对于整个中国刊业无疑更具指标意义。

在这些刊界精英人物眼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中国的期刊业目前只是处于青年时期,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显然与很多刊人认为期刊市场已经过度饱和不同;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即使40年后,纸质阅读仍将是期刊阅读的主流选择,这也与很多人认为无纸化必定大盛的态度相异。也许,比起事业的成功,他们对刊业的信心和热情更值得我们这个时代铭记。

■艾弥尔(桦榭中国董事总经理)

期刊生涯:2007年7月,我进入了期刊行业,所在的桦榭集团在中国大陆主要做的是广告业务、市场营销及零售发行。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去年10月31日为《世界时装之苑ELLE》策划的20周年庆典上发生的一幕,让我十分感动。20年前,ELLE在中国起步阶段时期的老编辑与不经意间被选中当模特的普通女孩,制作完成了第一组完全运用中国内地本土资源拍摄的时装大片;20年后,在“ELLE风尚大典”的现场,两人惊喜重逢,所有到场嘉宾都起立鼓掌,不仅仅是为了她们两位,更是为了这份感动,是对中国时装期刊业20年发展的致意。

期刊阅读史:因为工作关系,每天接触到的杂志有很多。长时间看下来,往往是那些在内容高质量,营销形式上有创新突破的杂志留给我的印象较深。

畅想2049:我认为中国前60年的期刊产业处于少年期。中国第一本国际女性时装杂志《世界时装之苑ELLE》刚迎来21岁生日,中国期刊业真正的商业模式运作也差不多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我想到新中国百岁时,中国期刊业和期刊形态将会处于青年期,期刊会和不同形态的各类媒体互相跨界合作、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态。

■曹伟明(康泰纳仕中国董事总经理)

期刊生涯:我对20世纪80年代初及90年代后的中国期刊发展史最为熟悉。1980年代是我的大学时代,记得那会儿出了很多新杂志,包括《读者文摘》(现更名为《读者》),以及一些文学、电影类期刊。1990年代后期我从海外归来从事杂志出版,从那时开始中国期刊业正式走向迅速发展阶段,与国际接轨。今天中国读者可以读到全球出版刊物,像VOGUE,ELLE等。

我认为中国60年期刊业仍处在青少年期,前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因为中国现代期刊虽然走过了60年,但真正发展起来也只有近20年的时间,它无疑是非常年轻的产业。

畅想2049:再过40年,我希望中国将出版更多高质量的期刊,国人平均阅读杂志率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另外,我认为那时主要阅读方式仍将以纸质媒体为主,其他形式的载体作为补充。

■陈中(《南风窗》杂志社社长)

期刊生涯:受广州市当年一位领导的推荐,我于1984年11月进入了还在筹备中的《南风窗》,当时可以说我们基本是“权、官、钱”都不要了。《南风窗》是时代的产物,我也很欣慰能跟《南风窗》一起成为新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期刊阅读史:在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中,1993~1998年是中国媒体大发展的黄金5年,媒体的数量、品种、发行量和广告量的上升速度很快,媒体的创新力、改革和探索力度都较强,而且很值得称道的是媒体的社会生存环境比较宽松。而在我自己读杂志的过程中,应该说《财经》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畅想2049:我更愿意用“从婴儿到青年”这一人生阶段来形容目前中国期刊业的发展状况。相信到2049年,一方面,国内的出版环境会好很多,另一方面,阅读形态将会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但无论如何,杂志的精品路线这一点永远都不能动摇。

■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

期刊生涯:进入杂志行业,应该说还是出于我对这个行业由衷的喜爱。我原来做了12年的广播,后来,我和当时的同事窦文涛在同一年的同一时段离开了广东电台,窦文涛去了凤凰卫视,而我则创办了《新周刊》。做好杂志,应该说跟自身的天赋还是有关的。

杂志是一个很现代的东西,是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直到1990年代末的时候才真正有了现代杂志的模样。杂志生存时间、发展空间太少,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生活的一大缺陷。

期刊阅读史:我自己看杂志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看文学杂志《诗刊》、《人民文学》、《十月》、《飞天》等,到了1990年代早期,开始关注港台和国外的杂志,再下来,创办了《新周刊》,经历了中国杂志起步的历程,因此我也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

畅想2049:不用担心杂志的前景,在纸质媒体之中杂志是最具有艺术气质的媒体。未来,杂志将变成少数高端人享用的专属品,杂志高端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将成为“印刷体的高级会所”,而且会呈现一种“反向走”的趋势,回归杂志最基本的属性特征。

■何承伟(《故事会》杂志主编)

期刊生涯:我从1974年1月份开始做杂志,到今天已经有35年的时间了。这个过程很长,中间难忘的事情也特别多。如果真要说哪件事情最难忘,我认为《故事会》杂志一直能红到今天,以近500万册的月发行量和读者紧密联系,这当数我心中最动人的一个故事,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会抹去的。

期刊阅读史:年少时期,应该说是《少年文艺》带我走近了中国杂志,现在我比较喜欢《新周刊》这样的杂志。今天办刊人办杂志不仅要有信息,更要有观点,有观点,才能让读者了解到我们在牵挂他。在办《金色年代》的过程中,我就借鉴了《新周刊》的这一点,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畅想2049:我心中一直有一个蓝图:首先,我希望到时候期刊业一定不是孤零零的一种种杂志,而是一个个覆盖所在领域的真正的内容产业;其次,未来的杂志必须跟其他形式的媒体表现形式相互联动、互相依赖、共同繁荣才有未来;更重要的是,杂志要想在未来具有生命力,就必须少一点模仿,多一点调研。办刊人应该切实了解读者的需要,才能办出读者需要的杂志。

■胡勋璧(《知音》杂志社总编辑,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

期刊生涯:1976年进入期刊行业,当年在《湖北青年》当编辑。1985年,参与创办《知音》杂志。期刊产业和期刊行业印象最深的是《女友》杂志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末,《女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期刊形态,全彩并尝试广告经营。另一件印象较深的事情是《知音》一创刊发行就突破40万册。而到了1990年代,财经刊物和时尚刊物的崛起则大大丰富了中国期刊的内涵,这是期刊大繁荣的真正开始。

期刊阅读史:早期,看青年刊物如《中国青年》、《辽宁青年》、《黄金时代》比较多,文学类刊《十月》、《收获》、《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也是我喜欢看的。后来又开始看《中国妇女》等妇女类刊物。《读者》是唯一一本我一直都在看的杂志。

畅想2049:我认为中国期刊业总体处于少年阶段,尽管受网络冲击很大,但期刊产业整体发展还不充分,好的期刊品种不多,读者覆盖不充分,期刊办刊水平仍不高。因此,目前来看,期刊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从期刊作为内容产业的角度来看还会有较大的发展。做期刊本身是对文化、生活、人生的深度把握,不是简单的再现。尽管有电子期刊和网络,纸质形态的期刊应该还能发展三五十年。

■金城(《漫友》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期刊生涯:1992年,虽然手里没有资源,但出于对杂志的热爱,我开始介入杂志行业,当时创办了一本时尚类杂志《姊妹生活》,但只做了一期就停掉了。虽然第一次在杂志圈的“试水”没有成功,但现在想来,那期杂志我至少拉了很多广告进来,这种经营思维在当时那个年代无疑还是很超前的。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将一直致力于青少年期刊出版事业,这一点不会改变。

期刊阅读史:与杂志的第一次真正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时在广州买到了在我国港台地区发行的美国《读者文摘》的中文版过刊,我买了整整一麻袋的《读者文摘》埋头研究了两年,这显然使我在以后的杂志生涯里获益良多。

畅想2049年:中国期刊业现在只是处于“少年期”,到2049年,相信期刊业的生态将发生很大的改变——期刊必须充分发掘所在领域的产业链、创造综合性的赢利模式才有生存的空间,固守期刊产业本身肯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寻找行业的利润支持。另外,我更看好手机杂志未来的发展前途,收费的手机杂志将成为未来众多期刊品牌的主战场。

■孙刚(《汽车族》出版人兼总编辑)

期刊生涯:在过去60年中国期刊的发展历程里,前20年我没出生,后40年直到中学时代才接触到文摘类期刊,小学时代都看报纸,没什么杂志。直到临近大学时代,我才接触到一些电影类杂志,记得当时爱不释手。参加工作后,我从事了10年报纸工作,所以直到新中国成立50年时,才相见恨晚疯狂地爱上杂志,并以此为生。

期刊阅读史:虽然从事的是汽车杂志的工作,但我几乎所有类型的杂志都看,以看杂志为职业,别人对此真是艳羡不已。期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渐变的过程,是每一个为之奋斗期刊人的成就与骄傲。

畅想2049:中国期刊产业在我看来当然是处于青年时期,活跃、成长性好,商业模式也逐渐形成,就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期刊刚刚起步,有着太多机遇、空间和可能,这也是激发每一位期刊人工作热情的源动力。2049年新中国百岁时,中国期刊将会因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而使中国元素备受世人瞩目,也会因其文化产业软实力在全球期刊界确立其不可撼动的地位。那时的期刊,一定是纸媒与各种形态电子媒介共生共存的,期刊的介质是多元化的,其核心内容将成为期刊的品牌,纸质期刊仍为阅读主流,因为纸质期刊独特的阅读感受,随身携带、即时阅读等特点,决定了其仍为阅读的主流方式。

■李春娅(《瑞丽》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期刊生涯:因为1995年创办《瑞丽服饰美容》而进入期刊业,之前学工科出身,在轻工业出版社一直从事科技图书编辑工作。

期刊阅读史:出于工作需要看的杂志很多,相对也会看得比较细一些。但也有很多杂志是出于兴趣阅读的,比如《读者》,从其1982年创刊起我便开始订阅,现在换成了购买。《读者》中的许多小文章,对我的人生观的塑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工作上,因为创办《瑞丽服饰美容》,日本刊和《ELLE世界时装之苑》看得比较多,看到了国外时尚杂志的内容操作模式,时尚角度,特别是时尚杂志的文字表述。

我觉得中国的期刊业更像一个少年往中年前进的阶段。现在的中国期刊产业还没有成熟,产业链严重不足。但改革开放以来,期刊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完全是市场化的拓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期刊产业正值“青年”。

畅想2049:未来的期刊业,我认为在概念上会有很大的变化,期刊可能已经不是我们今天定义的了。它可以是人们获得资讯、获取信息、享受服务的载体,数字出版无疑会是主流之一。期刊阅读方式会因全球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形式,纸本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无论如何,期刊的空间是无限的,不会完全消失。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期刊生涯:1997年,我从中科院地理所调入《地理知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前身)时,一开始的感觉是很兴奋的。之前做科学研究,接触到很多自然现象和地理故事,作为一名科学家,能在杂志上把这些故事讲给读者听,心情确实很兴奋。不过,接手杂志之后,才发现办杂志的过程其实很难。做杂志和做科学研究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比如科学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调查和摸索,细致严谨的研究,不断地推倒重来,本分、老实、诚实的做事态度等都对做杂志有很大的益处。《中国国家地理》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跟当时从事科研工作积累的这些经历有关。

畅想2049:杂志在未来用户不会消亡,只会更加多元化,“原创”和“创新”肯定是未来期刊业的主题,而且有一点必须要强调:传统媒体必须要起到引领互联网的作用才能生存下去。不过,有三类杂志未来势必会消失:一是那些空穴来风、胡编乱造的杂志;二是只有资讯、没有深度的杂志;三是没有主题创新,在互联网背后亦步亦趋,扮演“互联网小秘书”的杂志。

■刘江(时尚传媒集团总裁)

期刊生涯:投身期刊出版行业16载,职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非常多,但最深刻的,是在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思想的解放引导文化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我和我的搭档吴泓感知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在物质条件提升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必然提升,于是我们抱着创业的激情和创办中国本土最好的时尚杂志的理想,开创了中国高档杂志的先河,率先创办了国内第一本高档生活消费类杂志——《时尚》。回望当年,我对下海创办这本《时尚》杂志依然无悔,而创办这本杂志,也成为我一生的骄傲。

期刊阅读史:因为热爱阅读,更因为自己身处期刊行业,我平时也非常注意观察杂志的内容,比如,《读者》和《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当然,《时尚》杂志社旗下的每一本杂志也是我的最爱。我享受创办杂志的快乐,更加享受这些杂志给我带来的层次丰富的精神生活。

我愿意用“青年”来形容前60年我国的期刊产业。我国的期刊产业,在走上成熟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之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一个充满希望的青年,以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羽翼,满怀着理想和激情书写中国期刊产业的新乐章。

畅想2049:未来,在新技术不断涌现,新思维方式活跃的大环境下,期刊产业将会向着多重媒体资源、多种传播手段整合和充分发挥受众自主性的方向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杂志,找到自己在受众主导的传播框架中最适合的位置,在与新媒体的互动中,适时地根据时代发展做出反应成为必要。我相信这个行业将吸引一批对期刊业充满感情的年轻人,不遗余力地为行业的发展努力奋斗,为打造全媒体时代,打造中国期刊航母、传媒航母,将跨媒体变为现实。

■刘旗辉(商界传媒董事长,《商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期刊生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进入了期刊行业。在整个期刊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商界》当年刚创刊的时候,在湖南岳阳邮局积压了2万多本杂志卖不出去的那种揪心的情景,压力极大,不堪回首。

期刊阅读史:在“文革”的后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的图书馆找到了许多1960年代早期的《中国青年》杂志,对我的影响很大,那个时候的《中国青年》杂志很贴近青年的生活。另外,我是《哲学研究》杂志的最忠实的读者,订阅了二十几年,现在仍在订阅。

畅想2049:中国的期刊业,应该是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一是我国的期刊业真正的市场化发展不过才20年左右;二是目前我国的全民期刊阅读率仍然不高,这也许是中国期刊未来发展的空间;三是中国9000多种期刊中真正走向市场的不多,完全的竞争性不够,随着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国期刊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应该更高;四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期刊的内容、阅读的方式、自身独有的特质等不能被网络阅读替代。至少在新中国100年的时候,中国的期刊应该不会被其他形式的媒体所替代,刊网互动是未来中国期刊发展的方向。

■刘泽林(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期刊生涯:我从1982年大学毕业开始从事期刊工作,到如今已有27个年头。在这些年的期刊生涯中,印象最深的事莫过于我们第一本汽车杂志《汽车与驾驶维修》的创刊。上世纪90年代初决定创办汽车期刊时,对于主办农机期刊的我们,其难度可想而知。经过三四年的反复沟通,管理部门才批给我们刊号。接着我们马上邀请退休的汽车期刊老主编,搭班子、带团队、跑发行,把这本杂志办了起来。后来我们又拓宽办刊领域,进入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发展成我们现在汽车、工程机械和农机三个刊群。可以说这本杂志的创办在卓众出版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阅读史:在阅读杂志的过程中,《中国国家地理》和《读者》杂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前者从一本小刊发展到数十万发行量的大刊,在中高端知识分子群体中拥有广泛影响力;后者是人文社科类期刊的一个典范,始终坚持不媚俗和高品质,充满着难得的人文情怀。

畅想2049:60年来的期刊产业如青年般方兴未艾,经过幼儿与少年时期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体制能量的释放将使其焕发更为夺目的光彩。到新中国百岁时,中国的期刊业会呈现出集团化、产业化生存态势,将与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共融共生,在国际化方面走得更远,在文化输出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钱竹(《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

期刊生涯:我是在199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期刊行业的,从当时创办《设计与艺术》开始,一直守护着这本杂志到今天。在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太多的故事,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放弃。杂志社草创初期资金匮乏,当时我是全国最年青的刊社社长、总编辑,也小有名气。但是为了节约开支,我放下面子亲自上阵当搬运工,将一箱箱沉重的杂志搬上货车,有时一晚上要搬十几吨的杂志。正是靠着这种不放弃的信念,我们克服了资金的困难,坚持到了今天。

期刊阅读史:我的期刊阅读范围广泛,但凡关乎新知和民主(或说是推动公民社会)的杂志,我都爱看。

畅想2049:姜文最初拍电影的时候,讲过一句特好玩的话:“你看有的老同志,看上去是给花浇水,但是他浇的是开水……”,我想,只要不是浇开水的时候,中国期刊产业都处于青年期吧。2049年,没准还没到给我开追悼会的时候吧?无论那时我活着还是死去,我始终希望中国的期刊业还有着属于自己的荣光。

■唐文华(《女友》杂志社社长)

期刊生涯:我是在1987年进入到期刊行业的,至今已有23年。经历了《女友》的创刊和创业,见证了“女友”刊社的发展过程,我的职业生涯一直与“女友”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么多年的期刊生涯,在澳洲创办海外版《女友》的那段经历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当时那3年对于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值得、很欣慰!

期刊阅读史:从小就喜欢看杂志,后来干了这一行,读的杂志就更多了,看得也很杂,基本上什么杂志都看,当然看得最多、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女友》。

畅想2049:要是让我用人生的不同阶段来形容中国前60年的期刊产业,我会选择“中年”,因为:成也此时、败也此时、难也此时、苦也此时,行业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但机会还在,未来依然很美好。2049年新中国百岁时,我想对“期刊”概念的界定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期刊了。“期刊业”将会转变成为一个什么新的行业,现在做判断为时尚早,但我觉得对它的概念界定也将会被打破;“期刊形态”也将会从文化出版这个角度出发,更进一步向专业化、多样化、小众化转变,把更丰富、更专业、更精准的内容,以纸质、网络、手机等更多的形式传给受众。

■彭长城(《读者》编委会主任)

期刊生涯:1982年大学毕业到《读者》杂志工作,最深的记忆是两件事:一是策划《读者》与百名作家签约。这一策划提高了杂志文章质量,同时在文摘类期刊同质化现象逐渐突出中强化了《读者》的优势。签约百名作家后,《读者》开创了原创栏目并最终创办了《读者·原创版》,拓展了《读者》的发展;二是上世纪80年代跟美国《读者文摘》的“对话”。与国家工商局的协调,把刊物名字换成《读者》,但没想到,天地更广阔了,“读者”概念更宽泛,《读者》杂志的空间也就更大了。

期刊阅读史:上世纪80年代因为学历史的原因,《文史知识》看得比较多,同时阅读的还有《读书》、《青年一代》、《随笔》等,《读书》是一本很有厚度的杂志。目前期期不落在看的杂志是《南方人物周刊》,从《南方人物周刊》报道的人本身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看这些人物的成长过程规划自己。

畅想2049:未来期刊业的传播形态会发生变化,但期刊是文化的载体,将来可以一直走下去。电子纸、电子阅读器等极大丰富,未来技术会继续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现在还很难判断。如果从阅读方便和携带方便来说,期刊会成为一种很享受的东西。如果单说纸介质期刊的话,期刊会更精美、品质会更好。

■徐春莲(家庭期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期刊生涯:1980年大学毕业后到广东省妇联,1981年参与创办《广东妇女》杂志,从而进入期刊业。自己在期刊行业29年以来真正影响比较大的经历是1983年《广东妇女》改版成为《家庭》,这在当初的中国期刊业内制造了一场冲击波,同年,《广东青年》改为《黄金时代》。

期刊阅读史: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看文学杂志《作品与争鸣》,订阅了很长一段时间。此外包括《读书》和《文学自由谈》也是我喜爱并长期看的杂志,前者文化含量很高,后者非常有文化个性。

我更喜欢用“青年”来形容走过60年的新中国期刊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生命力,《家庭》是其产物。《家庭》创刊时,全国才有3种妇女期刊——《中国妇女》、《内蒙古妇女》、《辽宁妇女》,现在的女性刊物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

畅想2049:从前30年整个期刊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预测出今后40年期刊产业的走向,肯定是一个大超越的过程。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变,新媒体和数字出版对印刷出版的冲击越来越大,低端期刊(特别是黑白刊)可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