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书籍装帧设计之美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1/4 作者:刘淑彧

书籍的装帧从竹简木牍、皮编卷册起源,直到今天激光照排,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从简单装订成册,演变成需要吸收东西方美术理论中的平面构成、空间分割、色彩选择、图形设计、字体应用等一系列设计理念,从而达到平衡感性与理性,表达文字之外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同时,也给读者以丰富的遐想空间。

封面设计

借助于艺术联想扩大意境

书籍装帧的整体设计构思创作是设计者思维水准的体现,也是评价一件装帧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三大设计要素。

封面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图形、色彩和文字。因为书籍被赋予除了商品之外的文化属性,所以在封面的内容安排上要层次分明,并且每一个细节都要有设计者的思想内涵,能够表现设计主旨。文字是构筑书籍信息的基本元素,现代设计里,字体作为一种造型元素出现,在实际运用中,采取变形、借代等等加上图形因素的字体设计和不同的字体造型的应用能够给予读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联想空间。色彩上,首先应该与书籍的主题一致,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思想和氛围,色彩的配置需要根据书籍内容选取,要求协调和统一,以艺术的价值和正确的审美观表现构思。此外,利用色相、色度、明暗、面积等的变化都是处理封面信息传达的重要手段。图形,属于和色彩相辅相成的一个构成因素,图片的选择要根据书籍内容基调的决定,图片和文字的统一使用成为书籍的差异的识别标志,也能够给读者以决定取舍的第一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更加要求书籍封面设计能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我们在设计时也应该在题材允许的情况下更多地弘扬本土文化恐怕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国画、书法、禅学、儒家文化,以及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都可以作为与世界图书出版接轨的一种手段。设计者应该大胆突破封面自身容量的局限,借助于艺术联想去扩大意境。无论是简练含蓄还是繁芜夸张,都要为体现和升华书籍主题服务,并且正确地表达和引导情感走向。

版式设计

寓“无限”于“有限”

内文的版式设计也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编排与图画的堆砌,而是需要调动更多的因素以完美表达装帧设计者的立意,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版面的空间给文字界定了范围和尺度,不同章节的分割,不同字体的运用,与图片的组合穿插等元素构成了在既定的空间范围里如何最恰当的视觉张力体现最良好的视觉效果,最终使技术与艺术达到高度统一。

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2006年“世界最美的书”铜奖的《不裁》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设计者对于书籍内容的理解,在设计理念上体现的个性风格,所花费的心思从而让书籍所体现的新、奇、特确是值得我们思考。寓“无限”于“有限”之中,恐怕就是《不裁》一书被世界设计界认可的原因之一吧。

作为封面、封底的连接桥梁的书脊,有时也能够体现图书的整体形象。不同的书脊形态能够传达不同的氛围和情调,圆脊敦厚委婉,方脊质朴坚实,在书籍整体设计中最狭小的空间里将组成书脊的各元素进行配置以达到最佳效果,也是最能够体现设计者功力的一个挑战。鲜明、准确、生动的表达书籍主题,使它即使在书架上也能够从林林总总的书籍中脱颖而出。

书籍的装帧是版面设计艺术、插图艺术、字体艺术和封面设计艺术等的综合工程,在图书生产印刷过剩、出版选题大量重复的今天,市场的竞争检验证明书籍装帧的特殊地位,这就要求书籍设计者除了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更需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应变策略,文化使命以及历史责任感,这样才能有更多高质量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