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作家余华(右)与翻译高立希
汉斯·约根·巴尔默斯(Hans Juergen Balmes,菲舍尔出版社国际版权部主任)
■汉斯·约根·巴尔默斯
“2009年的书展将是这条发展之路上的一波短暂的高潮:我们坐在机场快车中,四处寻觅深藏不露的小店希,望找到最后的本土风味。其实本土风味或许已经来到我们身边,欢迎来到书展!”
古时的人去中国要走水路或沙漠,后来才有了火车,每一位旅人都是一个马可·波罗,带着各色玩意儿回家,从每件物品上都能看出万里风尘的痕迹:一首诗,盖着印章的卷轴,一部长篇小说的前50章。很快人们就听说,它的另一个手抄卷存放在大英博物馆,或是梵蒂冈?然后,归来的旅人们会穿上带回的中国长衫,坐到桌边,给惊奇的听众们讲自己的发现——一本又一本哲理之书,因为本国的听众格外向往远东世界的哲理,诵读扇形玉雕一般精美的诗歌,还有和黄河一样古老悠长的小说……
那是一个开拓者的时代,开拓者中又鲜有见闻广博的人物,他们才是大家的灯塔。今天去中国就不同了:只需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北京、上海或香港,再坐几分钟的“重庆快车”(意取自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就已经到了目的地,放在从前,这一趟花费的时间仅够从家坐火车到港口而已。放眼望去,窗外竟是同样的建筑设计,同样的汽车,不得以只好求助于当地人,才能找到真正想要去的地方:被无数酒店和体育馆所遮蔽的真正的中国。任何一种全球化的加速度都会激起人们对本土风格的渴望。
其实马可·波罗们的时代距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通过对东方文明的传播,他们掀起了第一轮中国风:人们发现了这种异国文化以及它神秘的历史深度。第二轮对中国的思考是一种政治思潮,核心主题是解放和反压迫、反剥削。中国仿佛总是在一扇玻璃之后。有时,我们会从一些侨居中国的作家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自李白的时代以来,作家们一贯生活在遥远的地方。
现在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中国的作家满世界走,中国出版社来到了书展,代理商们推介书籍,翻译们推荐作者——中国文学早已进驻了我们的书架和书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2009年6月——余华来到了法兰克福,接受了几次重要的采访。之前他还去了米兰、巴黎和柏林,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法兰克福。利用出版社和美因桥的两场拍摄活动之间的空闲,他和翻译高立希(UlrichKautz)去看了博物馆,两人还在一个花园里偷摘了一些樱桃。我们约在法兰克福萨克森豪森的一家卖苹果酒的酒吧见面。《新苏黎世报》的安德里亚斯·布莱腾施塔恩(AndreasBreitenstein)从苏黎世赶来,谈起了他夏天游北京的经历。余华说,欧洲的酒店看起来都差不多,同样,出版商和记者们的问题也都如出一辙。然后我们开始探索当地的风味:土豆香肠、烤野猪、苹果酒和葡萄酒。
此间,余华的书已经面世:本来,《兄弟》要到今年8月份才能出版,但因为这本书史诗般的规模(比《堂·吉诃德》稍薄一点,和《铁皮鼓》一样厚),早在出版的5个月前,第一版就已经付印了。书商和记者是第一批读者。我们不想用甜言蜜语或赠品来说服他们,而是让书来说话:既然厚达1200页的打印纸会吓跑许多人,那么还是印成样书吧。此前还有一次宣传之行,这样记者们之前就有了和他直接交流的机会——所有人都想采访他。距离法兰克福书展开幕还有几周的时间,德国一些大的报刊已经开始确定报纸的书展特刊中将要刊登哪些图书和书评内容。余华也将作为官方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书展,同时他还会同翻译一起和各地读者见面。到那时,访谈的内容应该已经见报,《兄弟》也会出现在各家书店中。
这次见面是国际网络多方促成的结果。余华的新书《兄弟》是经由一家纽约出版社才落到费舍尔社的:开始联系时,那家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余华的多部作品,责任编辑会说中文,和余华有直接来往。因此,书的翻译权忽然落在了一家美国出版社,他们带着一篇长长的试译和详细的专家意见来到了法兰克福书展。通过我们的书探帕特里夏·凡·达棱(PatriciavanDaalen)(“上海九久读书人”的工作人员),我们在书展前的一篇报道中就已经发现了这本书。于是出版商约克·波恩(J?rgBong)、余华的未来编辑伊莎贝尔·库普斯基(IsabelKupski)和我立刻开始读。 (下转第02版)
高23米、重32吨、手持铁锤的活动雕塑“HammeringMan”,是法兰克福展览中心的标志。
左图为今年法兰克福书展与德国威斯巴登大学传播设计系共同举办的主宾国海报竞赛中获得冠军的作品,摘得桂冠的是德国威斯巴登大学传播设计系的董喆。
由于时间充足,所以不需要一夜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也不需要疲惫不堪地表达——我们读完深感鼓舞,决定书展之后就起草详细的推荐出版报告。不过有一件事还是一夜之间决定的:我们一“读”而不可收,进而找来了余华所有译成德语、英语或法语的作品来看——第二天早上,我们就电话联系了翻译。
中国作家早已不依赖于把他们的作品介绍到各国的伯乐们,他们已经参与了国际图书贸易的大潮,名字在各家书展和出版社间传扬,然而他们也因此失去了自己作为局外人的立场,不过这种立场也一直只限于国外地区。自从外国出版社得知了“哈利·波特”系列和卡洛斯·鲁依斯·萨丰(CarlosRuizZafon)在中国创下的销量,未来的风向就已经很明确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架桥搭线的人:2008年,在书展组织的平台上,周海伦(JoLusby),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为企鹅出版社工作的美国人,作了一个报告。作家们几乎是在她身边写作,因此他们很容易被书探发现;另一方面,她也教会了作家们,不能将自己作品的德语和瑞士版权同时卖给两家不同的出版社。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探索真正中国的小巷,全球化世界中的一片绿洲。
2009年的书展将是这条发展之路上的一波短暂的高潮:我们坐在机场快车中,四处寻觅深藏不露的小店,希望找到最后的本土风味。其实,本土风味或许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欢迎来到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