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两个人的书店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7/23 作者:任子

位于贵州省北部山区的革命老区遵义县,是一个面积5088平方公里、人口120万的农业大县。该县新华书店多年来始终瞄准农村市场,坚持面向农村、立足农村的发行方针,尤其注重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农村读者购书。目前该店共有24个自建下伸网点,其中5个网点以其"两个人的书店"的独特经营方式,为县店创造了可观的效益,也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据县店经理周良全介绍,这5个"两个人的书店"是90年代初期分别采取夫妻店、父女店、母子店、姊妹店的方式陆续运作起来的,每个店的面积都有100多平方米。办店的动机一是当时这几个镇的发行工作不很得力,希望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二是职工中一家人同在书店工作的情况较多,想利用好这一特色;三是考虑到一家两人共同经营一个门市,工作不会互相推诿、扯皮,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了他们的做法是成功的。1998年这5个网点每个店的销售都在100万元以上,占县店全年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些"两个人的书店"的努力,新华书店的形象在当地树立了起来,读者满意,市场稳定。
遵义县店对这几个网点采取的是"一店多制"的管理办法:一是折扣承包;二是"三包一定",即包销售任务,包发行费用,包发行质量,定图书盘亏率;三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县店经理经常下乡检查,解决实际问题,奖励先进。在利益分配上则将职工收入与工作任务挂钩,进行量化考核,超额奖励,多劳多得。县店除在政策上向这些网点倾斜外,还为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农村发行工作。
这5个"两个人的书店"的任务是负责当地教学用书及一般图书的征订发行工作。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除一般图书需由县店统一进货外,这些店的教学用书都由省店直接供货,这样,它们的性质就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收货店,还成了需要负责临近几个镇教学用书发行的小中转店,学校领取课本不必再跑到很远的县城,就近取书,十分方便。
这些"两个人的书店"基本采取一人守门市、一人跑流供的方式。由于县店是根据这些职工的家乡所在地就近安置,职工安心本职,无后顾之忧,工作起来情况熟悉,与当地的关系处得也较好,并且店里两个人互相帮助,互相补充,相得益彰。骆科品和杨从越夫妻俩原来都是县店的临时工,1992年6月,他们满腔热情地承包了龙坪镇书店,办起了"夫妻店"。两人分工一人负责课本征订发行和流动供应,一人负责门市一般图书的零售。要强的妻子与丈夫比着订课本,能干的丈夫也经常帮助妻子打理门市,小小的店堂里经常挤满了读者,好的时候一天能销大几百元。由于"家店合一",他们的门市天天营业,作息时间也依读者的需要而定。如今这个店的年销售额已比他们承包前的1991年增长了近10倍,骆科品已经转为了书店正式职工,杨从越的业务论文也入选贵州省发行协会评选的优秀论文。杨从越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的工作干得很不错,书店领导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