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计算机图书市场:千军万马战犹酣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9/13
作者:李罡
摘要:
本报与北京赛博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最近的一次调查表明:计算机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分别为:邮电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希望电脑图书公司;计算机图书市场,已从火辣辣的暗斗转向白热化的明争,学院派、科技派、中央军、地方军、海外军团,各出奇招各不相让;
没有出版权的中科院希望电子集团,却是计算机图书制作和出版当之无愧的翘楚,这带给出版界什么启示和教训?
市场竞争,有败有胜,先垮下来的会是谁?
进入1996年,云集了全国50余家出版社的北京海淀图书城内,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出7家计算机图书专卖店。与此同时,广州、上海、南京……都不断有计算机图书专卖店开业的消息传来。更多的书店虽然没有挂出专卖店的招牌,但却在店内图书结构调整上暗下功夫。北京目前最大的新华书店门市部——花市书店,今年初将计算机图书的营业面积增加了一倍,销售品种增加到5000余种;新开业的蓝岛西区五楼新华书店,计算机图书的营业面积足足占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众星捧月般占据了大厅进门处的中心位置;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相邻的海淀新华书店新辟出一个楼层经营科技类图书,倍受宠爱的计算机图书稳坐着楼层的半壁江山。争战了几年的计算机图书市场,似乎在与北京来得早、来势猛的96之夏一起,再次升温,从火辣辣的暗斗转向白热化的明争。而与市场竞争同步的出版大战,也进入了新一轮较量。
大家族争霸天下
计算机图书出版,早已以它巨大的市场需求而成为令所有出版商垂涎欲滴的一块肥肉。而计算机图书出版又以它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更新周期快而让绝大多数出版社可望而不可及,这就使独具优势的清华、电子、人民邮电、科学4家出版社捷足先登,形成了今天计算机图书市场上4大家族争霸的格局。这4大家族的计算机图书码洋占了市场总码洋的近2/3。
不仅如此,他们在决策思路、营销策略方面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对计算机图书如何占领市场,清华大学出版社蔡社长认为:“一是选题,二是质量。清华大学出版社在4家中,计算机图书的数量不是最多,但销售码洋能够与电子平起平坐,1995年达到一个亿,得益于选题准、质量一流。”据了解,清华大学出版社到目前已向市场倾销了计算机图书170余万册,其单本书发行册数、重印率均创4家出版社之首。保质量、创名牌成为“清华”独霸一方的法宝。与“清华”有异曲同工之态势的电子工业出版社更信奉你无我有、全线出击。也曾是清华学子的“电子”吴社长介绍说:“1982年开始介入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电子工业出版社,累计出版品种超过1000种,1995年计算机图书占全社图书品种的50%。从覆盖全电子行业的计算机用书、各类职高、中专、成人培训教材、到社会上需求的畅销书,一应俱全。”与这两位老大哥相比,“人民邮电”以中档位、低价位、实用性在南有“电子”北有“清华”的夹缝中杀出了一条生路,科学出版社更是独辟蹊径,套书、系列化让那些“前辈”们对这家1993年才开始闯入计算机图书市场的后起之秀留一份戒心,特别是去年科学出版社与目前国内最大的计算机图书制造商希望电子公司联手,更让业内人士不能不对“科学”今后的发展刮目相看。
如果说找定位、重特色还属于4家出版社苦练的内功,那么营销策略的各各不同,简直就成了计算机图书市场上一道战火纷飞的风景。“清华”分别在上海、武汉建立大型批销中心及覆盖全国的300家特约经销店。保证新书一出印刷厂直接用大卡车运到全国各地,与读者见面,还把各省级店的业务人员请到北京进行培训。“电子”除了建立全国性的批销中心外,还连续4年开展全国计算机图书联展,为几十个城市的上百家新华书店送货上门,并开展现场咨询。“人民邮电”则根据不同类图书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销售渠道。以台湾引进版为骨干的精通系列,主要进击京、沪、穗这样的大城市,家用电脑等普及类丛书却在中、小城市有很大市场,培训教材主要针对邮电系统内部,电子公司、电子商场、边缘市场也不放过,以包退、包换为承诺的售后服务,也让“人民邮电”的图书在发行界留下了口碑。而“科学”与“希望”联手后的第一个大举动就是让“科学”的计算机图书进了“希望”的销售网……
四方豪杰各出奇招
计算机图书是块肥肉,大大刺激了出版社的食欲,也使早已跃跃欲试的国外出版商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在说到中国计算机图书市场的现状时,清华等4个出版社的领导一致认为,现在是有能力的出版社在上,没有能力的也在上;国内众多出版社一哄而起,国外出版商,港、台出版商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入这支竞争大军。整个市场一片混乱。在海淀新华书店令人眼花缭乱的计算机图书柜台前,记者翻看了1993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