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冲击传统书业经营方式的“零库存经营”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10/31 作者:潘明清

今夏,杭州市店用2500万元一次性买断商厦25年使用权,开设一个大型图书超市。这一纯企业的经营行为之所以在全国书业界引起震动,是因为他是国有图书企业的一种自觉地参与市场竞的行为,它完全摆脱了计划经济下图书发行企业网点设置中的政府意志,这是新华书店系统第一个真正不靠国家政策扶持或行政命令建立的大型图书流通网点,它完全依靠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走向了市场。因此,人们关心买断商厦后的经营理念,关注负债经营的杭州市庆春路购书中心的生存与发展,以及它在经营上、观念上、实操作上将会给书店带来何种变化与冲击
年租金100万元的价格,使杭州市庆春路购书中心的设计者们在经营上努力寻求与传统的新华书店大型门市部不同的方式。为了使黄金地段的黄金面积出黄金效益,庆春路购书中心使用了大胆的一招“零库存经营”。即门市部不设仓库,所有图书全部上架陈列,一个品种只有少量复本,门市书源补充,根据门市POS系统的销售信息,由市店配供中心配供。
这一招,表面上看是迫于市场经营的压力走出的十分无奈的一步,但这一步,却使市店在经营上迈出了传统的框框:第一,它使书店的流动资产——书源能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配。杭州市店现有22个门市部,从理论上讲,这22个网点同属市店一个独立法人管理,对各网点的人、财、物,市店可以自由支配和调度但在实际运作中,22个门市均是独立运行的经济实体,部门之间为争销售,重复进货或此存彼缺的现象时有发生,书源不能按市场需求合理流动,这种资源浪费现象一直是经营者的一块心病。庆春路购书中心实行“零库存经营”,迫使市店经营者对书源的合理调配进行重新设计,使它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得到合理的最大化的利用。第二,它要求市店进、销、存、管各业务流程按市场需求重新调整。实行“零库存经营”后,进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适量组织货源,以适应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这一课题摆在了市店业务科每一个进货人员身上,不仅是业务人员需要根据市场要求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思路,市店其他各环节、电脑流程设计如何按新的经营思路设计,劳动力如何合理调配,配供中心如何成为市场的快速反应部队等等,似乎庆春路购书中心的开业,“零库存经营”的推行,把杭州市店各个业务管理带入了市场,许多在管理岗位上的员工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与挑战。第三,它促使图书零售经营向现代化大生产发展,“零库存经营”打破了门市以柜组为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其优越性是:图书流转加快;读者购书付款方便;门市人员调配灵活;营业场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从某种程度上讲,杭州市店庆春路购书中心“零库存经营”翻开了书店门市经营管理新的一页,给书店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