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中国书业发展之路是联合之路与科技之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8/14
作者:周立伟
摘要:
我是批发商,对图书零售业的情况知之甚少,但对图书市场的整体状况比较清楚,而“整体状况”中肯定是有一些零售业的内容的。因此,我觉得我还是可以在此说上几句的。我谈三个问题。
对目前图书市场大势的判定
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图书市场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之后,几经波折,至98年,大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由于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政策,经济景气指数在较低位徘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受到抑制,消费信心受到打击,消费预期与偏好相应发生改变,使得中国图书市场呈现出需求不足的局面。需求不足导致市场疲软、生产过剩、库存增加、资金回笼放慢,而书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又无积累(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因而造成了资金匮乏的市场状况。资金匮乏的直接后果是备货不足。目前,图书市场上产供销三方都无力备货,都想进行无资本或低资本运行,都想转嫁经营风险,相互推萎责任。其结果是企业竞争能力的下降,图书市场容量的萎缩,出版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的延长。这种状况到头来必然会危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损毁精神文明建设,于产业于国家都不利。因此,我认为,中国图书市场还得进一步适度开放,将业外的,乃至于国外的资本引导进来,以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
应该说业外、国外的资本对书业的导入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因为资本总要向利润率高的产业流动。书业由于垄断,其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但这种导入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管理,行业的规范要跟上,这样才能使进来的资本依法运作。
对业内所有制矛盾的剖析
众所周知,书业内的所有制矛盾较之其他行业要严重的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图书产品属性认识的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是由于利益之争造成的。国有渠道有汗涝保收的教材、教辅,民营渠道看着眼热。而民营渠道责任小、负担轻、束缚少,国有渠道也难免不忿。我认为大家都是书业内的一份子,都在一个锅里吃饭,不应彼此厌嫌,应对对方有正确认识:民营渠道对国有渠道要有正确认识。国有渠道靠教材,因为教材也得靠国有渠道。民营渠道有那么多发行网点吧,能保证足量足质完成教材发行的任务吧?国有渠道对民营渠道也要有正确认识。民营渠道在起步时需要进行资本积累,难免有一些出格的行为。但目前情况已大为好转,不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经营方略,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国有渠道同仁借鉴。
总之,我认为我们不应在公有、私有之间造成一种人为的对立,应多研究管理、经营之道。
中国书业发展之路
我认为中国书业发展之路是联合之路与科技之路。
A联合
“联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就经济主体的类型而言,可分为异类联合与同类联合两种。
异类联合。主要联合形式是业务联合。比如社店联合。这种联合比较容易实现,因为双方是互补关系,矛盾并不大。
同类联合。这种联合实现起来较为困难。出版社与出版社、书店与书店,同行是冤家,更何况许多人还停留在官本位的意识上呢?同类联合要从资本联合入手才具有实质意义,才能使联合体形成统一的意志。处于急烈竞争中的中国书业企业最需要的就是“资本联合”。因为竞争呼唤着联合,而联合也将加剧竞争,从而摧生出大型出版现代组织。
就经济主体的成份而言,现阶段,联合可分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联合、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联合两种。
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联合。民营企业应加快资本联合的步伐,上品种、上规模。这是民营企业的出路,也是零售业的出路。如果民营企业不迅速做大,待国有书业企业完全回过味来,将无你们的容身之地。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联合。这种联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可以化解所有制矛盾,解决资源分配有薄有厚、运营成本有高有低等问题,还有助于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
联合是书业企业的必然选择。联合将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将迫使我们告别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将带给我们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将使我们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与路径。
B.科技
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最一般的理念可以表述为:起步阶段靠资本,资本越多,起步越容易;现实阶段靠经营者的素质,经营者的素质越高,经营就会越得法,越成功;未来阶段靠科技,科技含量越高,发展潜力也就越大。
对书业来讲,我认为科技含量主要指的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