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深圳重演“全国书市”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12/1 作者:文东

书业人士难忘的深圳第7届全国书市空前火爆场面,4年后又重新上演——昨天降下帷幕的深圳读书月使鹏城再掀购书热潮,仅深圳书城读者流量就比平时增加了40%,达到日均35万人次,最高峰的读书月中第一个星期日——11月5日,达到7万人次,超过第7届全国书市的读者高峰日,许多香港读者踊跃前来购书;书城当月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40%。
每年11月份为深圳读书月,是经深圳市委、市政府批准而确立的,市委副书记李统生亲任首届读书月组委会主任。以“营造书香社会,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首届读书月,旨在使连续12年居全国人均购书之首的深圳市的读书氛围再现新高,由市新华书店、海天出版社等单位承办。
读书月举办了近50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深圳书城和主要连锁门市举办了全国44家优秀出版社出版物大联展、进口科技图书展销、计算机高新技术图书展销、音像制品展销、电脑软件展销等阵地展销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牛憨笨等14名专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的100种推荐图书展销在书城格外引人注目。这100种图书涵盖政治、哲学、美学、文学、史学、科技、经济、军事、法律等诸多门类,兼顾了各类读者的不同需要。推荐图书专台屡屡被读者围得水泄不通,书城销售排行的前10名均为华文版《生存手册》、武汉版《突破—中国特区启示录》、海天版《花季·雨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推荐品种,名列榜首的北大版《电脑学校》平均日销近百册。
除阵地展销外,市店还深入社区、学校、广场等地进行优秀青少年读物巡回展、优秀综合图书巡回展等共20余次,售书15万多册。在深圳小学的巡回展,平均每名学生购书4册,3套《毛泽东选集》竟全被小学生买去。
“读书在深圳”征文比赛共收到征文1200多篇,作者来自各类各层人士,许多外埠读者也踊跃投稿,其中一篇稿件来自美国联合国总部。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共有40万中小学生参加,其中200名小选手通过预赛选拔,参加了在书城举办的决赛。
“我用正版我自豪”广场推介活动,汇聚数百人积极声援反盗版;海天出版社向全市58个达标村镇图书馆赠书2万册,进一步丰富了这批图书馆的藏书;基因工程知识、互联网知识等3场科普知识讲座,听众达1500多人,连报告厅走廊里也站满了人,软件技术讲座、电子商务讲座也是座无虚席;科普读物专题展览、免费发放“优秀科普读物与科普网站名录汇编”,使科普更加“融入”民众。
高新科技为读书月更添异彩。巴颜喀拉出版在线的现场观摩及其网上书店的正式开通,使读者当场领略了网上购书。数字图书馆演示使读者了解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我们来读书”网上竞答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就吸引了近1200人参加。
配合读书月,深圳市店决定11月为全店优质服务月,并组织评选当月的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员。深圳书城作为读书月活动的中心,特为读书月备货15万种,7500万元,备货品种和数量均超过4年前的第7届全国书市。为扩大读书月的效果,他们提前营业,为学生特辟专场展销,为图书馆特设优质服务周,并请来姜昆、大山、白岩松、叶永烈、郁秀等现场签名售书,举办了纪念第7届全国书市暨深圳书城开业4周年书城广场音乐会。

\Images\1995-2000\cbsb2000120101t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