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抗日战争纪实》策划记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5/11/6 作者:董保存

《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出版后,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和好评。不少的人问起这套书的策划情况。说来很有趣,最初的想法,是来自一个抗日战争时期老同志的聚会。
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战士说起了过去的50年,是那么动情,是那么激动。他们回顾过去的辉煌,都沉浸在往日的情怀之中。
忽然,有一位老同志站起来说: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们担心的是人们忘记了过去,忘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忘记了我们国家的伤痛……
这是1994年的4月。
我们小的时候,还时常听父辈讲起他们亲身经历的战争。我想,到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似乎很难再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讲到希特勒,讲到冈村宁次。因为他们离我们太遥远了。然而,那段苦难的日子又是我们千万不应忘记的!
过去,有不少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大都出自经历了那场战争的前辈之手。他们有他们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视点。五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用我们的视点、我们的角度来描绘这场战争呢?
我把这些想法和副社长王颖、编辑部主任吴振录作了汇报,他们认为这个想法很好,可以向社里打选题报告。
我们又走访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抗日战争学会等单位,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从这些单位了解回来的信息很令人鼓舞。无论是西方还是港台,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规模都是空前的。据说新加坡的教育部,就投入了几百万新加坡元来出版抗日战争的图书……而我们国内至今还没有一套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纪实文学作品。
经过审慎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应该填补这个空白,搞一套亦文亦史的纪实文学。我们正式向社党委作了汇报,得到社党委的一致赞同。并给我们的主管部门——总政治部文化部作了汇报。得到了总政文化部领导的支持,希望我们把这套书搞好。
我们选择了“卢沟桥事变”纪念日,1994年的7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这套书的组稿会。那是一个大雨倾盆的上午,来自军内外的近30位作家出席了我们的组稿会。总政文化部文艺局局长袁厚春、副局长陆文虎,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张锲到会讲了话。希望作家们用抗日时期的革命精神写这一套书。
在这次组稿会上,我们请了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人民大学、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专家和作家座谈。最后,作家选择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题。立即开始了紧张的采访活动。
这套书的选题很快受到了总政治部、中宣部、中国作协和新闻出版署的重视和支持。中国作协的张锲、邓友梅、郑伯农等同志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还把这套书作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重点图书加以推荐。
为了保证作家能够深入采访和查阅资料,我们多方筹措了几万元,给每个作者发了3000元的旅差费。我们还派了编辑协助有关作者进行采访。
书稿出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送审——因为这是一套很有份量的丛书,一定要保证政治上不出问题,在中宣部的协调下,在总政治部支持下,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军事科学院接受了审读全部书稿的任务。他们严肃、认真、负责。军事科学院还派了一辆专车,为我们来回送稿。
为保证出书时间,我们采取流水作业的办法,书稿一到,编辑没有时间,二审先读;二审顾不过来,,终审先读。社长朱亚南、政委程步涛和副社长范咏戈、范传新,全部上手编稿。社里的各个部门,全部动员起来,出版部门调纸、安排印刷,发行部门走出社门,广作宣传,扩大征订……
特别值得一提出的是,江泽民总书记在百忙中为这套书题了总书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分别撰写了题词和总序言。还有十几位曾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老将军,为这套丛书写来了热情洋溢的题词。
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23册)第一次印刷的1.6万套被订购一空,现正在重新印刷,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海外出版机构也来人来函恰谈出版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