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光明人”瞄准媒介热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2/16
作者:贾海燕
摘要:
在刚刚鸣金收兵的第九届首都图书交易会上,《中国公民手册》作为光明日报出版社的重头戏成绩不俗:订货与租型达600万册。这本不足150页的《手册》缘何如此热销,出版社副总编辑安然坦言:顺应市场需求,抓住时机,制定有计划的营销策略。
舆论先行主动出击
1995年,新闻媒介将很大的空间留给了“公民意识和道德”这个议题。《光明日报》11月份开展的“呼唤公民意识系列报道”将这个社会热点升温,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也遥相呼应,纷纷开设专题。一时间,从中央领导到平民百姓聚焦于此,热烈参与讨论。在这样的舆论形式下,“光明人”的思路日趋清晰:出书势在必行!于是报社兵分两路,在采访报道的同时,组织精兵强将编书。
在今年初的首都图书交易会之前,出版社制定实施了有效的宣传计划:1、召开新闻发布会。2、出版社成立15年社庆活动以宣传《手册》为重点。全国100多家新闻单位及国外一些报纸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精雕细刻贴近读者
为做到行文的浅显、易读,编者们考虑再三,没有沿袭辞典式的老套路,而是采用生动亲切的问答形式;在具体采用哪些问题上,采纳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公民不仅应了解“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还应了解“应有的基本道德”和“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考虑到市面上买不到《宪法》,又将《宪法》收录在内。
封面的设计,策划者也是用心良苦。图案适宜与否,颜色是否贴近读者,都在考虑范围之内。封面图案既要体现法律意识,又不能给读者造成隔离感,在否定了若干方案后,才采用了现在的图案。
《手册》定价4.80元,有些出版社开玩笑说:如此低的定价扰乱了图书市场。然而这个价格是出版社将个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再三权衡之后决定的。《手册》本身带有宣传性,涉及面宽,定价高了会影响宣传效果,降低社会效益,势必也会波及经济效益。对低价的另一个考虑是:低定价可导致书商无法盗版。《手册》内有铜版彩页纸及5.25个印张,盗版只会使投机商得不偿失。
为方便老年人阅读,出版社选用70克胶版纸另外印制了不同于普通32开的大32开本。
路,越走越宽
订货会的初战告捷只是光明日报出版社整个计划的一个前奏。据《手册》的特点和社会环境来看,出版社还大有文章可做:1996年是广东省的“公民教育年”,与广东教育出版社联手推广《手册》;搞些诸如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研讨会等活动;香港回归,对香港公民的宣传教育;与各地政府联手由上至下推行;针对社会需求,继续编印其他版本,如农民版、工人版、海外版等……头开好了,以下的路似乎越走越宽,对此,该社副总编辑安然也充满信心:明年争取发行30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