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既是精装精品又是畅销常销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3/15 作者:梁杰

1994年6月,武汉出版社慎重推出《少年博览·精品系列》(10册),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四次印刷10万套,近100万册,目前已销售告罄。1994年10月,《少年博览·奥秘系列》(10册)紧追推出,再版三次,共7万余套,发行近70万册。
1995年10月,《少年博览·诺贝尔奖故事系列》(10册)稳步推出,第一次印刷3万套,共30万册,目前已库存不多,准备再版。据悉,《少年博览丛书》已设计近30个系列。《少年博览·世界文学名著故事系列》(10册)、《少年博览·探险系列》(10册)出版在即。在新书推出之前,征订单已纷至沓来。1995年,湖南省教委正式将此套丛书列为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必备书目,每个系列的套订数达上万套。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武汉出版社一套丛书连续推出五个系列,发行20万套,近200万册,总码洋达1000万元。而且,个个系列畅销、常销。《少年博览丛书》的成功,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
1992年,当众多的出版社纷纷瞄准低幼读物的时候,武汉出版社编辑周雁翎,则注意到12—16岁段的初中生课外读物还是一个潜在市场,便及时设计提出了《少年博览丛书》的选题,引起了社领导的关注并将其纳入出版规划。
该书编辑在资金不足的重压下做了成功的尝试。
在选题设计上,立足常销,开掘畅销,出版畅销的常销书。立足常销,精选经典作品,以使图书具有珍藏价值;开掘符合少年读者心理的最新信息,激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使图书畅销。如《少年博览·奥秘系列》中的《野人之谜》一书,既有珍藏价值,同时又是目前人们关注的新闻热点。
在图书印制上,体现强烈的“读者意识”,出版“精装”的简装书。在设计上按“精装”设计,封面和内页插图印制精美。同时,通过采取封面和内文分印组装等方法降低图书印制成本,从而使图书以“简装本”的价格面市,以照顾工薪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另外,他们还根据目前图书礼品化的时尚,在不提高书价的情况下,及时为每个系列设计了精美的套装礼品盒,使丛书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图书发行上,实行“小编辑,大发行”,以点带面,双渠道并进。为扩大营销,他们集中10人投入丛书发行。编辑与发行人数之比为1:5,是“小编辑部,大发行部”的典型个例,这种做法在武汉出版社史无前例。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使该套丛书在主渠道和民间渠道同时开花。而发行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到各地新华书店说服营业员把图书上架并摆到重要位置。
为了有效地推广图书,他们印制了3000张精美的彩色图书招贴广告,提供给发行单位宣传介绍;寄发了数以万计的征订单;并在每册书的封底和勒口刊登本系列全套书目和其他系列全套书目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