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梳理精华形成阵势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6/14
作者:刘烈恒
摘要:
在发掘整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方面,春风文艺出版社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到了九十年代,我们从市场调查中发现,中国古代文化仍然是个具有无限潜力可供开发的巨大领域,应该继续发挥我社曾有过的优势,重新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根据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根据当前读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根据我社过去整理出版古籍的经验,我们决定组织一套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应当说,这种选择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从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已有不少出版社出版过且不断再版,而近几年又有更多的出版社推出各种各样的包装本,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们认真分析了图书市场的现状和读者需求的变化,认为多家出名著是一件好事,说明读者需要它,表明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但是就已经出版的图书看,除四大名著比较集中外,其他多属零打碎敲,没有形成系列和阵势,装帧设计、印制上也各有千秋。于是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始操作。
一是精品的系列化。这里有个丛书和套书的组合问题。近年来,丛书套书的出版有求大求全的趋势,而且这种势头还在发展中。从供求关系看,这未必是一种长久之计。我们在组织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系列化问题上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纳入系列的作品一定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检验有定评的,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再就是思想艺术质量达到或接近上述名著的品位或者影响甚大而又被文学史所认可的作品;三是规模要适当,要顾及到读者的承受能力。本着以上原则,我们从众多的古典小说中选出十种,组成“珍本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丛书。这种系列组合,可以说基本上集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精萃。
二是在印制和设计上体现实用与审美的结合。近年来出版的古典文学名著,大部分都是精装豪华本,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步其后尘,说到底无非是大同中有小异,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很难引起购买注意。为此,我们从里到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内文方面,我们采用四号明体排印,这虽然提高了书的成本(定价并未提高),但却是为读者着想,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因为这对于青少年有保护视力的作用,对于老年人则可以不戴眼镜进行阅读,版面上也更为疏朗有致。事实上,读者对这一设计特别满意,反应最为强烈。在外部装帧上,则用现代意识表现传统的绘画作为封面,不仅切合作品的内容,而且统一了风格。这样,十种名著虽然各自独立成书,然而在总体上又成为统一系列,既有珍藏价值,又极富于审美装饰性。不少读者把它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珍本中国古典小说十大名著”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从1993年5月第一版印刷至今已再版6次,印数累计6.8万套共136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