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图书封面“会说话”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6/9/27
作者:朱胜龙
摘要:
人们认识事物都是由表及里,认识商品也是如此,首先是注意外观。图书进入市场后,作为一种商品,其封面装帧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或是使读者一见钟情,或是使人熟视无睹,甚至是望而生厌,而这“第一印象”则关系到图书在市场上的“命运”。如何使图书给读者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第一印象”,成了现代出版竞争中新的营销课题
如今我们正处在时间不断增值而空间不断贬值的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在抱怨时间不够、珍惜时间的同时,对某些(视觉)空间却不屑于一顾。表现在新华书店的购销业务中,如今的读者格外珍惜时间,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书店所有的空间,而是自己的选购空间,快速浏览取代了过去一本又一本的缓慢寻找。而封面装帧在读者选购中起了明显的导购作用,读者所看中的,往往是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封面装帧的图书,可见,图书封面装帧在营销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了沟通读者的桥梁,成了图书实现其商品价值重要的一环。图书封面装帧既具有浓缩图书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图书内涵的功能,同时又具有导购促销的功能,能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读者购买欲。著名作家刘白羽购买陶雪华设计的《世界文学名著丛书》时说的一番话,颇有代表性,他说他买的是陶雪华装帧的世界文学名著,不是买文学,封面装帧的营销价值由此可见。陶雪华设计的这套丛书装帧确有着挡不住的诱惑,以《神曲》为例,但丁在这部不朽的长诗中运用了非凡的想象力,引导人们在地狱与天堂中漫游,在梦幻般的行程中让灵魂得到净化与升腾,陶雪华匠心独具地在黑、白、灰的背景上,展现了一个茫茫夜空、繁星闪烁的画面,使读者产生了审美情结共鸣。
现代科技成果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给图书装帧设计的创新、突破带来了契机。电脑超时空的创意和色彩斑斓的特技效果,与新型纸张的细腻质感结合在一起,为深层次开发图书装帧设计的内在功能创造了条件,使图书装帧的艺术性、实用性、广告宣传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艺术性使图书装帧设计作为一种独立的书籍形态,产生了新的附加值。实用性是图书装帧以独特的“装帧语言”向读者传递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图书信息。广告宣传性是指读者在心领神会中与图书结下不解之缘。也可以说,图书装帧设计艺术性、实用性、广告宣传性三者之间的互为作用,相得益彰,拓宽了出版图书营销的空间,丰富了图书营销的文化内涵,使出版界在竞争手段的拥有中,有了新的营销理念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