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电影效果”+“中国特色”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5/23
作者:王凤礼
摘要:
《地球保卫战》是新蕾出版杜今年推出的一部大型国产卡通系列丛书。该书全套10册,在上市仅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销售了两万多套,而大16开彩色精装本也一下子卖出了30D0多套
社里综合读物编辑室成立时,在选题讨论会上,我提出了搞一套卡通读物,选题叫作“《地球保卫战》丛书”。
当时提出这个选题,是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当时国外的卡通书泛滥成灾。在任何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书摊上,都能看到各种版本的、包括盗版的国外卡通读物。
我曾经花费了大约两周的时间逛书摊,与书摊者板聊天,与购买卡通书的孩子聊天,发现;卡通书的语言简明、故事曲折、跳跃性强、构图新颖活泼。这是卡通书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我问到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家里有多少本卡通书,他告诉我说,至少有一千本!我为之惊讶!心想: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出版社没有看到这么广阔的市场呢?“你没有书,人家的书就占领你的市场。”这是一个书摊老板的话。
我翻阅到的卡通书,除了它的优点之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过于夸张的女孩外形和男孩女孩的关系—……近似色情的描绘;曲折的故事中掺杂着不健康的思想内容。
所以我得出结论:应该马上编辑出版自己的卡通读物。
二是想搞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读物。”它强调故事的连续性,跳跃的动作感,具有“电影效果”。我们要搞出“中国特色”,要在主题的开掘、语言的运用上和人物造型、构图的民族化上下功夫,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选题报送审批不久,传来了江泽书记、李鹏总理关于繁荣儿童动画作品创作、出版的重要指标精神,使我们对搞好《地球保卫战》丛书有了更大的信心。创造中国自已的儿童动画形象,推出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高度统一的动画图书精品,给少年儿童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少儿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过半年多的选题论证,选题得到了社领导的大力支持。1995年1月5日,确定了关于《地球保卫战》丛书的编辑方案。
《地球保卫战》选题的确定,首先是这套丛书中心主题的确立,曾有一个深入的过程。起初,我们只是想突出星球的运行和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在综合室数十次的选题论证会上,主管社长郭占魁同志强调应突出地球的环境问题,突出“保卫地球”的思路。这样,就把改善地球环境,宣传环保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使丛书的中心主题得到深化。
丛书故事的创作,起初的思路是搞成“科学知识普及”,后来确定用“科学幻想形式”。
在近八个月的紧张创作和反复修改过程中,许多专家和有关领导,给予了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最使我感动的是,是郑文光先生对脚本创作的支持与关注。那次在北京研究脚本,郑文光先生半身不遂,他拖着患病的身体,在老伴的陪同下,准时到会。从始至终,认真听我们讨论,不时点头赞许。老作家对《地球保卫战》的支持与赞同,使我们更坚定了捣好这套书的决心和信心。
这套丛书从选题策划到具体实施,得到了《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的关注和支持。
《地球保卫战》丛书,就是把这些环境保护思想和环境保护计划的基本内容贯穿到全书中,通过具体的故事、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
1996年9月25日,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信息和公共事务部部长托尔·金·布鲁威克先生给我社来信,赞扬并支持出版《地球保卫战》丛书。信中说:“你们努力唤起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注意,我们表示真诚的支持,而且你们把青年(少年)作为宣传的目标,我们尤为感到高兴。”“祝你们的这一令人振奋的计划取得圆满成功,并感谢你们能使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共同分享你们的这一计划。”
正是由于《地球保卫战》的选题选择了“环境保护”这样一个主题,才引起了国内外的较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