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瞄准大目标,争取大市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9/26
作者:莱茵
摘要:
外语教学与研究社自1982年签定第一项涉外图书出版合同以来,至今已有国际合作项目近300种,其中引进版权(含合作出版)近200种,售出版权逾100种,合作伙伴遍及欧、美、澳、东南亚等,几乎囊括尽了世界上所有知名的大小出版商。15年的国际合作之路,使外研社在提高中国人的外语水平上立下了丰碑,同时,也使外国人深信:外研社是中国语言教学出版的权威机构之一,外研社是中国最有实力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外研社是富有生机充满希望的中国新生代出版社之一。
开垦电视教学领域的处女地
早在中国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作品公约”和“国际版权公约”10年之前的1983年,版权贸易在大陆还是一个新鲜而陌生的名词,外研社就与来华访问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签署了第一次版权贸易协议,那时的外研社已隐隐地意识到,中国的出版物市场,将或迟或早地成为世界出版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后,外研社立马成立了国际合作部,以扩大合作范围,规范合作方式,获取最佳效益。审时度势,纵观国内国际市场,外研社将此阶段合作的重点放在了电视外语教学节目及其图书音像的合作出版上。1993年,外研社与瑞士希莫兹咨询公司及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英语教学节目《维克多英语》,《维克多英语》迅速成为英语学习者的热门话题。希莫兹公司的拥有者是瑞士的一批银行家,其董事长为日内瓦文化委员会主席,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瑞士政治家。这样的合作伙伴一大特点就是既懂法律又通经济与金融而且还老谋深算,这个项目的谈判与合作难度都很大。但外研社硬是以真诚的态度、高效的工作、获得了彼方的信任,使合作得以顺利进行,当年该套节目的用书便发行了25万套。合作的成功与愉快,使希莫兹公司对外研社大为欣赏,很快,他们又携新项目主动上门。
同年,外研社与台湾阶梯公司和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合作,在全国地方电视台同时推出《走遍美国》。这套美语教学片为美国新闻总署历时8年、耗资700多万美元拍摄而成,在我国播出后受到极大的欢迎,与之配套的教材发行了数十万套。往后,他们又自己拍摄或出版了《电视俄语》、《许国璋电视英语》、《玛丽莲中国行》、《TPR儿童英语》直到后来的《走向未来》,无不大获成功。既占商机又占先机,至此,外研社在外语教学出版模式上走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全面构架与全面启动国际合作
随着外研社国际合作经验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其相关的战略目标和战术思想亦日趋成熟。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内容却十分丰富的“书架工程”,即,他们要为中国的老百姓配备外语书的书架。这包括:书架上的书要有代表性,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立得住,要有充分的社会效益,同时,书架上的书绝不千篇一律,而是多个层次、多个类型、多个品种、多个领域,全而不滥,丰富多采。因此,他们直接通过朗文公司向世界著名英语教学用书的作者亚历山大组稿,加强朗文工具书、语法类图书的合作;主动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签订备忘录,深入英语文学读物类图书的合作;不负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信任,开拓剑桥英语技能训练、语言测试系列用书的合作;携手西蒙·舒斯特涉入商务英语图书的合作;联合美国兰登书屋,迈向美语学习词典的合作;接受加拿大禾林公司的建议,尝试英语通俗读物的合作;寻访华滋华斯出版公司,开始原版人文社科名著的合作;不畏艰难,推进与澳大利亚玛考利公司在儿童英语用书领域的合作;此外,还加强与法国拉霍斯、德国朗氏出版公司和克莱特、日本福武书店及旺文社、西班牙文化部等合作。
外研社认为,国际合作,不仅仅是与有关各方合作把外国的好书好选题引进来,还应该加大推动中国文化、推动华语出版走向世界的力度,这既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有无限的商机。去年十月,外研社正式成立了对外汉语编辑室和影视制作中心。目前,一部大型对外汉语电视教学节目《汉语时代》已完成策划,即将进入制作阶段,同时,一大批对外汉语教学辅助用书也处在发稿、组稿之中。预计两年以后,外研社的国际创作将真正呈现双向交流的态势。围绕着大规模的对外汉语图书、音像带、光盘的出版,全新的国际行销与推广工作将成为外研社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现在,外研社的合作项目已渐渐集中到一些国际出版界巨子之间,这不但是出于对其实力、信誉、图书质量的信任,同时也有更深远的眼光。
首先,大公司对合作伙伴的严格挑选,迫使外研社提高自我要求,加速自我发展。其次,大公司往往着眼于长期效益,往往更有全球观念,外研社以此利用对方的投资启动大型基础项目,借助他们的优势提高在国际上的声誉并学习他们的全球营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