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漓江品牌:精品图书系列化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8/21
作者:陈斌
摘要:
在选题竞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书业界,出精品书难,出系列精品书更难。漓江出版社知难而进,不满足于出单本的精品书,追求成系列、成气势的精品书系,形成了精品图书系列化的“漓江品牌”,在强手如林的中国出版业中树立了不俗的形象。
“漓江品牌”首先生成于漓江社在外国文学译著出版方面的建树。当年,漓江社推出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曾开新中国出版史上全面系统译介外国当代优秀作家作品一代新风,受到广大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欢迎,被社会各界誉为“新时期有数的宏伟工程”。此丛书至去年已出版70多部。以马尔罗等35位法国当代优秀作家的长篇小说组成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被列为国家“八五”出版规划项目,集中展示了二十世纪法国各种流派、各种风格、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学精品。而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代表的一批“影响三代中国人的外国文学名著”,将昔日家喻户晓的名著成系列重新推出,不但在90年代又一次在读者中引起轰动,而且唤起了国内出版界的“革命名著出版热”。以美国诗人庞德、英国诗人斯宾塞等为首批作者的“大师诗选丛书”,为国内诗歌出版洒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8卷100多万字的“白熊丛书”,则打破了国内俄语当代文学翻译多年的沉寂,引入一批特色鲜明的佳作。“村上春树精品集”将日本纯文学作品销售之最、发行达700余万册的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及其其他精品一并推出,使中国读者领略了这位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文学奇星的创作成就。
“漓江品牌”不局限于外国文学出版的一栖风光,而体现在双翼齐飞——在中国作品的出版上也创出不凡。漓江社推出的“古典文学名著评点系列”,把中国古典文学的精萃和王蒙等现代名家的精彩点评熔为一炉,成为独树一帜的现代导读,在书业界传为佳话。“作家自选集系列丛书”荟萃王蒙、贾平凹、汪曾祺、张贤亮、李国文、刘心武、高晓声、陈建功、舒婷、张炜、韩少功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家作品10数种,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精品集锦。台湾畅销书作家刘墉11种系列作品的推出,给国内图书市场注入一股新潮,其“萤窗小语”4种和《超越自己》等3种作品,先后7次印刷,印行总量达170万册。列入国家“九五”出版规划的“原野系列”小说,已推出《金斗纪事》、《往事温柔》、《饥饿的山村》等6部当代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弥补了业内此类作品出版偏少的不足,且销路可观,上市不久各种书销售均达3000多册。每年一卷的“散文年鉴系列”内容包括作品、理论、评论和索引、大事记等,是目前国内不可多得的上佳散文年选本。
漓江出版社总编辑宋安群告诉记者,今年“漓江品牌”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集,共9卷,340万字,全部出齐。作品集包罗长篇、中篇、短篇、掌篇小说及随笔、书信、日记等多种体裁,通过《雪国》、《古都》、《东京人》等日本当代文学名篇,将当代日本典型的人情、风俗展现给中国读者。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作品选集,包括《大地三部曲》、《龙子》等7部长篇小说和2部传记,共250万字,一次出齐,每种书首印5000册。除这两项大型工程外,漓江社今年的系列精品还有:“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中的新秀——《漫长的旅行》、《渔家女》;大师诗选丛书”中的新成员——《洛尔迦诗选》、《金斯堡诗选》;“鲁迅作品集”中的《鲁迅杂文精编》和《鲁迅散文全编》,二者均配以著名画家裘沙、王伟君的插图;《贾平凹散文大系》的第四卷和第五卷……
漓江出版社已走过了18个年头,“漓江品牌”已在书业界和广大读者中赢得口碑,并将在跨世纪之际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