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华夏文明新图像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2/26 作者:王霄翎

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中国地域文化大系”(陈万雄主编、张清仪策划)自1996年3月至今已有六册面世。1998年12月,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与上海远东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这套书系的简体字版。
“中国地域文化大系”共分13册,以地域分册的形式编写,每册分别探讨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形成过程,并配以各地各时代的重要文物、艺术精品、名胜古迹和自然地貌风光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各地域的文化风貌,从而全面展示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及演变。
全新的编著形式是“大系”不同于其它地域文化丛书的重要特点。首先它采用画册的形式,同时又配有丰富的文字内容,使图片与文字相辅相成,增加了它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其次以文物来表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意。编者认为,历来历史研究者只注重文字典籍的研究,而忽略了对文物的考察,考古学界则恰恰相反。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让考古有了生命力,让文化有了直观性,是一种必然的结合。再次它突破了以往叙述历史的单线形式,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坐标体系。在大体顺时序的前提下,并列各种横向的板块来叙述。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在互相包容中发展前进的。这一点从每一册的目录中可窥一斑。第四,从对各个地域的叙述上看,时间是从文化产生一直到如今这个地域文化表现。每一册后均有一章“馀风”或“馀韵”来展现当今的民风,以寻找古今的融合点。另外,分册形式采用副题处理,也就是每一册都有一个副题来概括这种文化的核心特点。如《东北文化——白山黑水中的农牧文明》、《巴蜀文化——欢乐富足的人间天府》等。“大系”从1990年就开始策划运筹,到1996年3月前三册的出炉历时6年之久。这期间编者本着“以图像还原中国历史真面目,从全新角度再现中国文明”的主旨,从确立选题、寻找作者到拍摄照片、获取资料,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这套书系的作者都是大陆考古学界专家及社会科学文献与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而在入选的大量文物照片中,有许多是首次发表的,因此它的出版对历史研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文物的取舍上,张清仪说,文物是有其艺术性的,是最能表达风格的,除此之外,入选文物一定要有丰富的内涵、能够代表这一地区及当时历史的文化特征。
在阐释历史文化的角度上,编者认为,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重要考古遗址遗迹不断发现,“中国只有五千年历史文化”、“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唯一源头”等传统定论已被取代,各地域文化演进的历程还显示中国是孕育多元文化的母体。因此,“大系”从文明如何由点滴汇成江河、中国文化如何由多元融合为一体的角度,去重现华夏文化的发展脉胳,追溯文明演进的源流。
这套“大系”的面世引起了香港及大陆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及其它学术领域的重视,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出版成果。尽管如此,“大系”的定位却是大众化的。它的编写采用的是非专业性的语言,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文明。
这套“大系”为大16开本精装,全部铜版纸印制。每一册的封面均由四部分组成,代表每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封面的下部为每个地域的土地特征,左上方为当地岩石的断面,右上方则为该地域的生活风貌,最后主体覆盖一个能代表这一文化的文物,特色之鲜明,设计之精美,堪称“华夏文明发展的新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