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转机制强队伍迎挑战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0/11/24
作者:乐芽
摘要:
11月20日~23日,全国93家科技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聚会北京,参加了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科技出版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加入WTO后科技出版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研讨会”。中国版协副主席刘杲、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副司长吴尚之、中国版协常务副主席陈为江等与会并发表了精彩的讲话。
随着加入WTO将成事实,中国出版业对国外图书发行商“一年开放零售市场、三年开放批发市场”的承诺也将付诸实施,而国外发行商通过发行上的优势进军我国出版业也是可预料的事实。届时,国内的出版社要和国际出版业巨商们在同一市场以同样的条件展开竞争,与会的各社代表认为:科技出版物由于缺少意识形态和文化阻隔的保护,因而入世后将会受到首当其冲的影响。如何正视自己的劣势、通过深化改革发挥自己的潜力、运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社长们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探索性的建议。
与国外同行比,国内科技社都承认差距不仅在于图书的数量规模和质量上,还在于出版机制和管理模式、科技出版资源的占有、资金运作的经验、营销观念和方式的更新等更深层次问题。而面对现实,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会人员认为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承认出版业的文化产业性质,实现政企分开,建立法人负责制的治理结构。刘杲从出版业与其他产业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两方面论证了在出版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必然性,并阐明机制转轨是出版社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高、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条件。
同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也是各社的应对措施之一。国外公司进入中国,首先将考虑人才的本地化发展,“挖国内出版的人才资源也许是我们将遭遇的最现实、最大的冲击”,所以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为优秀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工作条件,要在培养人才、用好人材、留住人才上狠下工夫。会议第一天下午专门请到国家人事部的孙建立处长来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传达了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机制目标是建立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机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改革事业单位领导的任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无疑对出版业的各项改革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各社也就各社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思考。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王志刚提出了电子社在体制改革上进行探索的总体目标:资本多元化、企业集团化、出版立体化、经营多样化,力求改变单一的资金来源和单一的产品结构,走集团化之路,提高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科学出版社汪继祥认为出版社要积极应对挑战须具备创新应变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提出了“优化结构发展特色追求品牌”十二字方针。复旦大学出版社认为科技社在宏观上的对策是组建大型科技媒体集团,集成各相关媒体行业,增强竞争力;同时,组建新的科技出版物发行系统,以扩充发行渠道,提高国内市场图书销售的竞争力。而在微观上,则应在竞争中学习国外企业运作手段及出版业中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扩张,用活资金;开发出版资源,树立品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