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从延安石窟走向新世纪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4/18
作者:
摘要:
在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党中央进驻延安的第一个春天——1937年4月24日,《解放》周刊创刊了。作为党中央机关刊的发行人新华书局(同年10月改名为新华书店),同时在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的一个石窟里诞生。
在陕北成串成片的窑洞群中,石窟显得格外清贫。然而,正是石窟这种坚韧厚实的独特品性,使驾着西北风,顺着延河水,追随革命洪流,悲壮而又辉煌地闯过了风雨沧桑的六十个春秋。
在延安摇篮中孕育诞生
延安新华书店创立的时候,其内部建制是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发行科。全部员工只有七人,其中有六位红军战士,分别来自中央红军、陕北红军和红四方面军。这些年轻的“老革命”,面对冰凉石壁和青油黄灯,夜以继日地延续着爬雪山过草地的奋斗精神。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迫使他们只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当时的革命形势是:《解放》周刊的发行,不断向各解放区和敌后根据地延伸;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党中央领导抗日的方针政策宣传急如星火;传播革命舆论的新报刊陆续创办。更为令人兴奋的是全国抗日救亡的知识分子,从四面八方汇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日益扩大,延安这个闻名于世的革命圣地,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文化的摇篮。延安的读者群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书报刊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
在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培育壮大自己的宣传工具——新华书店。
193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建立发行部的通知》,规定从中央到县委一律设立发行部,按照各自不同的环境建立公开的或秘密的发行网。1939年9月1日成立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党报委员会的出版科和发行科并入该部,新华书店单独建制,隶属中央出版发行部。同日,新华书店迁至延安北门外新址扩大营业。毛泽东同志亲笔为新华书店题写了第一个店招。
194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党委注意组织报纸、刊物和书籍的发行工作。同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为党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论政策》中,再次强调每个根据地都要建立印刷厂,出版书报,组织发行和运输机关。敌后各根据地按照中央指示精神,陆续建立起新华书店。1942年5月1日,在延安南门外新市场组建了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原来的延安新华书店更名为新华书店总店。总店的工作重点放在各敌后根据地和大后方;陕甘宁边区的书报刊供应工作,则主要由边区新华书店负责。这是新华书店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的条块结合的发行网络。毛泽东同志于1946年亲笔题写“新华书店总店”店名。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新华书店总店随中央机关作战略转移。
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新华书店随着解放大军萧萧战马和滚滚车轮进入各个解放区,每解放一个城镇,就建立一个新华书店。
1948年8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就决定建立全国出版工作统一集中的领导机关。考虑到新华书店即将在全国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毛泽东同志于同年12月,重新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派人送到平津前线,首先供即将解放的北平、天津新建的新华书店使用,并将复制品带往各解放区,新华书店建到哪里,就把这幅遒劲、洒脱的书法珍品挂到哪里。现在,这块遍及全国、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是宝贵的革命文物,也是新华书店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在战争烽火中成长壮大
新华书店的诞生,标志着人民革命的出版发行事业开始了历史的新篇章。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战争的战略推进,根据地和解放区不断巩固和扩大,新华书店的发展速度加快,当时建店的基本态势是:
在西北除了1937年和1942年建立的两家新华书店外,1938年和1941年先后建立了西北抗敌书店和延安华北书店。由于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西北的建店工作被迫停止,直到1948年4月,收复延安,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改名为西北新华书店,并着手组建第一野战军随军分店。随军分店随一野进军西安,途经洛川、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等县时,还协助这些地方建立了新华书店。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西北新华书店接管了正中书局,很快就筹建门市部开业了。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9月1日甘肃分店成立。早在解放军进军宁夏前夕,陕甘宁三边地委就着手组建宁夏分店,1949年9月23日,塞上古城银川解放,银川分店于10月18日开业。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