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电话里的形象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7/4/11
作者:徐智明
摘要:
过年回老家,接了乡下一位很久没有见过面的堂弟的一通电话。也许是电话线路太好,听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大得有点儿怕人,对方劈头问一句“喂,谁呀?”,自己抚着快被震聋的耳朵,恼得直想反问:“管我是谁,你找谁?”放下电话,耳膜不舒服,心里也别扭。
这时候,不禁怀念起写字楼小姐们接电话和打电话的职业化的娴熟来。“您好,××公司,请问您找哪一位?”“您好,是××公司吗?请找……”,轻柔、礼貌,不骚扰听者的耳膜,也不骚扰听者的情绪。
想想也好理解,对于半大小子,又很少用电话的堂弟来说,电话不过是把自己的话传给别人的一种工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是了。而对写字楼小姐,如何打电话则是事关“企业形象”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
由此也想到书店和书店的电话。
书店的形象似乎很有点不尴不尬,说是“店”,又与街边小饭馆不是一路,说是企业,又少了那么点“现代味儿”。接电话、打电话随便一点似乎也没有人苛求。
可你得让给你打电话、接你的电话的人(虽然不一定是顾客)耳膜舒服,心理舒服。人家舒服了未必就一定说你好形象,人家不舒服,你却绝对没有好形象。
做书店的不如自己拔拔份儿,把电话里的形象修饰得让人舒服一点。
(作者为北京广告人书店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