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出版社期待“销售名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5/6/26
作者:何骏
摘要: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社,往往由学历高、资历深、素质好的人员负责发行工作,他们在出版决策中,往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我国许多出版社的发行部门仍停留在“你编书,我发书”的状态中——
随着我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所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各出版社图书的总发行权已逐步从新华书店转移到了各自的出版社,发行工作在出版社的全盘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出版社发行部门应发挥其与新华书店不同的、应有的双向性功能,即在开拓市场、推销发行的同时,反过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反馈并研究,以销促产,以销定产,影响甚至最终决定图书的编辑出版。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出版社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其中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环节,就是发行。大发行,小出版,以销售决定出版将是我国图书出版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这个走向是符合现代出版业国际潮流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业中,销售被视为是至高无上的。出版社的销售部门往往由学历高、资历深、素质好的人员负责。推销发行人员远远多于编辑人员,有的比例甚至达到4:1。发行部门人员不仅直接参与选题策划和出版决策,而且往往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到选题的制订,小到某本书具体的封面设计乃至用纸,发行部门都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的依据就是市场。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很好地发挥着自己的双向性作用,使自己的图书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引导和营造着市场需求。
反过来看看我们许多出版社的发行部门,不少仍停留在“你编书,我发书”这样一种相对脱节,只管简单地收书发书的“保管员”式的旧的状态中。发行人员与编辑人员相比,人数少得可怜,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这样的发行部门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无法了解市场,把握市场,发挥双向性作用。
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版社发行部门在图书市场中的双向性作用呢?首先,出版社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发行工作、确立销售发行“大”的地位,用战略的眼光,把出版工作的重心,逐步向发行的方向转移。要改变重编辑出版,轻流通发行的传统观念,以发行促进编辑、出版水平的提高。
其次,应大力充实和加强发行部门的力量,提高发行人员素质,大力培养双向性人才。发行人员与编辑人员比例应合理,要逐步改变一边倒的局面,增加发行人员数量。抽调编辑到发行部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增强编辑人员组稿和策划的能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少出版社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有目的地把素质高、活动能力强的编辑派到发行部门去工作,让他们在市场中发挥积极的双向性作用。君不见许多符合市场需要的好选题、好点子、好方法,都是他们在市场中“淘”出来的。另一方面的,还要努力提高发行部门人员的素质,使其熟悉图书市场,了解本出版社的每一种图书和本社图书构成的大致框架,哪些是饱和点,哪些是空缺点,这样才能具有敏锐的捕捉选题和反馈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双向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