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争取农村图书发行的更大发展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2/26 作者:刘杲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了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的决定,11月,新闻出版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在山东济南联合举办了全国农村图书发行研讨会。通过学习文件、总结经验和交换意见,与会同志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图书发行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争取农村图书发行的更大发展,是图书发行业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的实际行动,也是图书发行业服务大局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正如中央决定指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图书发行业坚持为大局服务,就要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加强农村图书发行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决定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也是加强农村图书发行所要为之服务的大目标。我们应当组织更多更好的各类图书下乡,以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为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江泽民同志1998年9月在安徽考察时说:“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样道理,在图书发行工作中,争取农村图书发行的更大发展也是“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而这正是我们图书发行业面临的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
不仅如此,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还为开拓农村图书市场乃至推动全国图书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宝贵的机遇。目前,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而农村图书销售只占全国图书销售的四分之一;人均收入城市高于农村一倍多,而人均图书消费城市高于农村八倍。由此可见,农村图书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开发,是一个潜在的大有希望的市场。中央决定指出,“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我国面对国际上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时候,中央的这个指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央为什么特别强调开拓农村市场,我们要从中深入理解开拓农村图书市场的重要意义。整个农村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其中农村图书市场也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谁先看清这个形势并且采取实际行动,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
近20年来,农村图书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又还有很大的差距。差距就是潜力。但是,要把潜在的农村图书市场变成现实的图书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可能指望一蹴而就。这是因为广大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很低,而且不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不仅全国有明显的城乡差别,就是在农村也还有东南部和中西部的差别,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差别,城市郊区和边远地区的差别。要使发展很不平衡的广大农村接近和赶上城市,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同样,农村图书市场的发展要做到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同步前进,也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看不到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忽视了这项重要的工作,放弃了应负的政治责任和错过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这显然不妥。反过来,看不到加强农村图书发行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脱离实际,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以致于挫伤基层单位和群众的积极性,这也显然不妥。开拓农村图书市场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又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要面对农村的现实,下很大的决心,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争取最大限度地把农村图书发行推上新的台阶。中央决定要求“把开拓进取意识同求真务实精神统一起来”。这个指示精神完全适用于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我们要很好地领会和执行。
加强农村图书发行要充分利用新华书店这条主渠道,特别要充分发挥省新华书店和县(市)新华书店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农村幅员广大,无论是图书发行网点的建设,还是各类图书的供货,都离不开省新华书店和县(市)新华书店的有效运作。
首先,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发行公司)对加强农村图书发行要努力发挥主导作用。一、规划、推动和指导农村图书发行工作,包括总结交流经验,向行政管理部门反映基层单位的要求,等等。二、扶持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的建设,特别是在资金上予以扶持。资金扶持的方式可以是赞助(主要是在贫困地区),也可以是投资(按市场经济的规则操作)。在这一点上,会上提交了论文的山东、江苏、江西、湖南、广东都做得很不错,很有成效,而且各有独到之处。三、在图书供货上对地、县(市)新华书店加以扶持。省新华书店掌握相当规模的图书货源,要在供货的品种、折扣、时间、发运、回款和其他服务上,对地、县(市)新华书店尽可能予以照顾。
其次,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