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中文
|
English
登录
注册
首页
人物
机构
产品
数据
专题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道详情
编辑与发行将相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9/3/26
作者:王颖
摘要:
当策划与营销的观念慢慢取代了简单的编书与发书的观念新型的编辑与发行的关系也在逐渐确立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编辑与发行处于相互游离、脱节的状态,甚至出现过两者互相瞧不起或互相攻讦的情况。伴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及各出版单位内部改革的日渐深化,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和谐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众多出版社应对的重要命题。
在图书的全程运作中携手合作,使编辑与发行两个轮子一起转,这是作家出版社几年来一直努力在做的。据白冰副社长介绍,从选题论证开始,发行部即介人编辑部的工作,编辑则要促成全程策划,直至终极销售。同时利用奖励与制约机制,使两者努力合作以追求最大市场覆盖率。去年出版社成立了市场论证小组专门协调两个部门的关系,对选题论证提出意见。
现在许多出版社都要求发行人员参加选题会,提供市场信息,科学出版社将这一思路延伸,提出了“责任发行制”。即发行人员不仅按照地域划分工作范围,还按照学科门类进行业务分工,与相应的编辑部门对接。如发行人员每月向对应编辑室提供销售数据、库存数据以及市场分析;配合编辑部门进行市场调研,包括读者群、购买力、购买方式、同类图书情况,并做出分析预测。
中国农业出版社和百花文艺出版社等一些出版社则选择了选派编辑人员到发行部工作一段时间的做法。农业出版社规定年轻的编辑人员必须到发行部工作两年,百花文艺社要求编辑到发行部工作半年至一年,并与评定职称相联系。农业社今年通过自愿报名与调配相结合的方式,共有9名编辑到发行部工作,他们一方面全方位熟悉发行工作,从分片搞网点建设到批发、邮购;另一方面针对所学专业重点了解相应门类图书的市场行情。该社副总编辑孙林认为,这一举措不仅可以使编辑熟悉图书市场,而且可以改善发行部人员结构,提高素质,“可以促进编、印、发整体协调”,“适应个人、部门、出版社发展的需要”。百花文艺社薛炎文社长也表示,此举可以使编辑更加直接地了解市场,同时弥补发行人员的不足,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编辑与发行部门割裂的局面。
当策划与营销的观念慢慢取代了简单的编书与发书的观念,新型的编辑与发行的关系也在逐渐确立,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恐怕就是市场策划部纷纷在一些出版社的诞生,策划与营销越来越深人人心。从市场反馈同类书信息、成本核算、出版周期,直至内容取舍、定价、图书宣传、效益预测,出版由此获得了充分的整合空间。广东科技出版社在1992年率先实行了策划编辑制,目前该社正在试行编辑助理制,即将编辑助理配给策划编辑,以此将其从案头工作中解脱出来。电子工业出版社去年组建了图书策划开发部,包括计算机与通信、电子技术等4个专业策划部门,每个专业策划部门设首席策划1人。该社副总编辑文宏武认为策划编辑制“改传统出版体制中平行式的编辑分工为垂直式的编辑组合,有可能使出版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全流程式的统一调控”。
“项目责任制”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去年明确的一项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就是编辑对策划的图书提出项目申请并附论证,交由出版社审定,如获批准则可立项,该编辑即成为此项目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此项目的编辑、出版、营销等各环节都起主导作用。一旦立项即可得到启动经费,也可聘用临时人员,项目负责人的经济回报按销售利润提成。项目责任制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全社上下的热烈响应。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是较早试图改变出版社内部传统出版与发行形态的出版社之一。蔡剑峰副总编辑向记者介绍说,该社在4年前即开始选派编辑到发行部工作,其中有的人已成为公认的业务骨干。今年出版社在以往量变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上提出:“编辑与推广发行交叉互动”。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出版社成立了将编辑与发行融合在一起的大学英语工作室,因为这一领域“作者群与读者群较集中,其零售与传统发行不太一致”。
就在记者即将截稿之际又获悉,人民邮电出版社近日组织了40名编辑奔赴全国13个城市的书店开展咨询活动,除了向读者普及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意图是“通过亲身感受在市场上找出图书编辑的定位”,出版社要求每个编辑都从市场中带回自己的图书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