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新科普热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1998/1/2 作者:

1997年,“新科普”大旗之下人才济济。
一方面,由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继续推出《科学大师佳作系列》(8种),湖南科技出版社继续推出“第一推动丛书”(5种),三联书店推出引进版《科学人文》系列(已出6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科学观念丛书》(8种),山东教育推出《新视野丛书》(第1辑/10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续出《科学与人丛书》(新10种),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金苹果文库》(10种),“科普”概念得已延展和重新阐释,一方面,或旨在反思技术文明,或意在为新学科、新思想、新理论张目,或试图打通学科壁垒、营造科学文化等既彼此相关又迥然不同的市场定位,又为“新科普”读物的再度兴盛创造了较好的品牌形象,并使其开始具有一定的市场效应。
关于“新科普”读物,1997年明显的不足是品种空项尚较多。例如,1997年2月24日英国《泰晤士报》有关克隆羊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后,出版人虽然也相继推出了多种有关“克隆”主题的读物,但这类读物大多仅仅局限在新闻集纳或概念阐释层面。科幻小说、漫画读物、连环画、画册、预测学、未来学等诸多类别中的“新科普”读物尚属空白。而且现有“新科普”读物的品质,大都汇聚在“准学术”一档,其读者半径重上轻下、就高不就低的倾向亦十分鲜明。
其实,对已有选题进行多层次开发,“新科普”类读物的读者垂直半径向下延伸可以说事半功倍。“新视野”中的《汽车文化》出版一个“图片版”是有操作可能的。而如果“科学与人”系列中的《信息崇拜》能出版一个“漫画版”,对于该书理念的普及也将大有助益……
“新科普”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在新的出版年度中,它需要走向更丰富、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