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06十大财经图书年度策划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7/1/9 作者:王海涛,孙桂均,黄河,陈海娟

\Images\2005-2009\sb070109T3501.JPG

王海涛

\Images\2005-2009\sb070109T3502.JPG

黄 河

\Images\2005-2009\sb070109T3503.JPG

孙桂均

\Images\2005-2009\sb070109T3504.JPG

陈海娟

(排名不分先后)

■王海涛:通过网络与同行常沟通,与一些有实力的版权代理公司交流等途径搜集信息,根据去年的热点揣摩今年的热点,做策划也就有了感觉。

■黄河:判断选题能否成功可以从以下关键词衡量,包括名人、专家、实用、隐私和文化内核这5个方面,一本书有3个方面算达到基本标准,有4个符合就能进行操作了。

■孙桂均: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自己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瞪羚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陈海娟:“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首先要对图书市场和阅读的趋向有高度的感知。在策划过程中:定位是策划的基础;品质是策划的重心;效益是策划的焦点。

从个人喜好到捕捉热点

■王海涛(安徽人民出版社策划编辑)

入选理由

《冰山在融化》2006年8月底上市,目前销量8万册。2006年5月在新疆书市召开了该书的新闻发布会。8月25日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了全球首发仪式,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及50多家媒体到场。之后又陆续举办了些企业家及读者与座谈会。2007年新的营销方案正在修改中。王海涛说:“现在还在观察该书的后劲,有的话还会继续跟进宣传活动。”对于此书而言,2007年最大的一项活动恐怕要属于请《冰山在融化》一书的作者约翰·科特来中国宣传该书,并把他的先进的理念带给中国的企业家和广大的读者。十月份,已把该书在中国的宣传活动的所有资料送到作者手中,只等作者安排来华时间。

个人经历

1987年王海涛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回到家乡,进入了安徽人民出版社编辑部门,从事编辑工作近20年,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

策划理念

王海涛说,上世纪90年代初刚入行不久,做选题只凭个人喜好,而没有考虑市场需求,更无意识去做营销宣传。最初她策划的《海外瞭望文丛》之一《红丝带——艾滋病患者的故事》,《深圳特区报》主动用三个月的时间连载了全书,她深受鼓励。接下来她又做青年读物,当时青年读物市场低迷,其间她经过努力,成功策划和编辑了一些较高文化品味的青年读物并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世界名画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世界名画中的圣经故事》、《窗外是黑海》、《清代文坛盟主——桐城派》、《孩子明天责任》等。此时除了策划选题外,她开始注重图书的宣传营销,在报纸上发表书评,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文化类节目中宣传自己的图书,还尝试着利用作者的特殊身份来促销图书。如2005年策划、责编的《超级女声与超级策划》一书,其作者是超级女声活动的策划人,该书正是由于作者特殊的身份,并且跟上了当时的热点,媒体争相热炒,该书发行了四万册,而且在当年十、十一月伫立在新书排行榜中。接着,她又接手社里的版贸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变化,便渐渐关注国外的畅销图书,通过网络与同行常沟通,与一些有实力的版权代理公司交流等途径搜集信息,根据去年的热点揣摩今年的热点,做策划也就有了感觉。她说,引进版权图书的关键是与国外在中国的版权代理机构及时沟通,根据他们的推荐和自己积累的经验判断跟进,引进版权的图书,适合中国的国情最重要。对于做选题,自己的经验是,首先,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最后把有用的信息酝酿成选题,其二,有社领导的认可和支持,有了这两点,事情便有了成功的基础。

同行评价

王海涛自进社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做畅销书,虽然也走过些弯路,但最终成绩斐然。此外,她还负责版权贸易工作,基本每年都有好的品种引进,这跟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上,王海涛性格活泼开朗,还曾经代表社里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文艺演出,表演小品。

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孙桂均(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编辑室主任)

入选理由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下用《世界是平的》一书刷新了自己对全球化的认识,认为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向扁平,并因认同或不认同而先是在国外产生了很好的销量。而由一家地方科技社获得这样一本经管书的版权本身也刷新了人们的认识,尤其是该社采用先款后书,自2006年9月推出以来,至今已售出了十余万本,市场反应的确不错,荣登2006年国内畅销书排行榜前3名,成为继该社出版霍金作品后的又一冷门。

个人经历

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现在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后来到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自今,现任该社科普编辑室主任。此前该社引进出版的《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霍金作品中文版均由孙桂均担任责任编辑,在科普市场长销不衰。

策划理念

孙桂均说,多年来,她们一直将“读一流书,做一流人”作为做人做事的追求目标,也作为出书的一个基本理念。“身为一名普通编辑,一直为湖南出版界好的风气和敬业精神所熏陶和感染,从业20余年来,虽不能事事做到人先,尚能热爱本职工作,凡事能认真、尽求做好,能拿出一本好书给人去读,便有一份荣誉感和成就感,就很开心了。”

“我引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一句经典语言作为本文的标题,就因为它是我们为获得这本书的出版授权而勤奋工作的最好说明。”孙桂均说,作为一家地方出版社的编辑,获得国内外图书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并不比其他同行更多、更先进。版权代理公司的一位朋友告诉她,在湖南科技出版社之前,国内已有几家出版社已盯上了这本书。而湖南科技社最终能得到出版授权的原因是,当纽约的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商要求将《世界是平的》出版、营销策划报告翻译成英文再发给他们时,该社是第一个送达的。

因此,她非常认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则自己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瞪羚还是狮子,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同行评价

孙桂均平时工作非常勤奋,比较有亲和力,善于跟外界交往,并从中发现一些新事物或新角度。

用十多年投资银行的眼光来策划

■黄河(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外版总经理)

入选理由

2006年1月8日,借北京图书订货会之机,广东经济出版社邀请新华书店、民营渠道的采购人员,以及40多家媒体召开了新书发布会。同时,在经济学专业媒体、城市大众媒体上,也针对《魔鬼经济学》进行了推广。黄河介绍,该书先从广州、上海等地热销,逐渐向全国范围扩展,仅当当网一次就采购了3000本,该书2月底广州购书中心经管类排行第一,深圳书城4月份总榜排行前三位,10月底深圳购书中心经管类排行第三,12月底当当网经管类排行第二,至今在各大排行榜都位居前列。Google有关《魔鬼经济学》网页约有110万篇。

个人经历

1991年武汉大学毕业后进行证券业,从事投资银行工作十多年,开过证券公司,包括现在仍以投资银行工作为主。三年前,在详细调查300多个行业后,进入出版业,认为出版是国内今后最有前途的行业。谈到为什么进入出版时,黄河笑称“一是读大学之前就有做记者的梦想,二是对图书和文字出版有着强烈的爱好。”

策划理念

根据自己的经验,黄河认为,判断选题能否成功可以从以下关键词衡量,包括名人、专家、实用、隐私和文化内核这5个方面,一本书有3个方面算达到基本标准,有4个符合就能进行操作了。体例上,普及读物不能像经济学教材,要引人入胜,黄河建议,仿小说体、推理体、书信体等形式都可以适当采用。大众普及类经济学读物,无论是学理科还是学文科的读者都会阅读,而且如果形式比较活泼,专业人士也会关注。

谈起为什么策划这本《魔鬼经济学》,黄河认为,该书在美国造成空前轰动,未出版已占据亚马逊排行榜的亚军位置;作者之一史蒂芬·列维特在美国素有“经济鬼才”之称,煽动性、颠覆性的新经济理念,关系到所有人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作者之二史蒂芬·都伯纳是《纽约时报》的执行副总编,文笔犀利,语言幽默风趣而不失严谨,写作方式新颖独特、引人入胜;集学术知识、侦探揭密、戏剧情节、权威分析于一体的标志性杰作。而且由于自己是经济学专业出身,因此对这一领域的出版一直都很关注,在英文版正式出版之前就通过版权代理公司拿到了样书,并很早通过版权公司和作者取得了联系。

黄河坦言,该书英文版的火爆曾给版权引进带来了一定难度,许多出版社都想引进该书,但由于该公司较早和作者进行沟通,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印象,经过半年多的“漫长”努力,他们终于在去年10月拿到版权,用1个月的时间翻译完成,赶在12月底出版发行。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文简体版未被引进前,该书就被许多经济学家评论和推荐。去年8月,香港《信报》总编、知名经济学家林行止,在《万象》杂志上撰写了1万多字的书评推荐该书,被许多网站转载,大大提高了该书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为该书中文版的畅销起到了预热的作用。

从业余到专业的过渡

■陈海娟(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

入选理由

《砍掉成本: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自2006年10月份中旬正式上市,到12月已销售近10万册,位居11月份开卷经管类排行第四位,超过《蓝海战略》等图书,在《中国图书商报》所做的11月份全国大书城销售排行榜及民营书店排行总榜中均名列前茅。而12月份正式上市的《学会正面思维》,从目前收集到的市场反馈来看也非常不错,短短的时间内,在深圳、上海、济南、青岛、北京等城市均出现了团购现象,充分体现了读者对该书的认同。

个人经历

上大学时,陈海娟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毕业后,分配到某大学做教师,教授市场营销及商务贸易方面的课程。在做了七年教师后,于2002年正式离开学校,开始了职业转换——进入机械工业出版社。她说,虽然正式进入出版社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出版及编辑的了解与接触却是由来已久,如大学教师不用坐班,很多时间可以支配,当教师的七年里就一直在从事图书策划,并翻译与编写过不少图书,感觉这个行业很适合自己。也正是基于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与对工作的喜爱,所以才决定转换职业加盟出版社。进入出版社后,先从一名经管图书策划编辑做起,后由于工作需要又到销售中心从事营销工作。在2005年,又回到了经管分社并担任分社社长,继续从事经管类图书的策划与开发。

策划理念

陈海娟最喜欢这样两句话:“会道的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作为一个策划人,她认为,首先要对图书市场和阅读的趋向有高度的感知。在策划过程中:首先,定位是策划的基础。例如,目前大家都觉得励志类图书市场做得比较滥,但是如果做一番认真的梳理会发现“大路货”的确没有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但那些定位准确、针对细分市场的产品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得到市场的认同。如《我要飞得更高》一书是专门提供给大学新生的励志类图书产品,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同类产品,2006年上市半年,取得了3万余册的销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他品质是策划的重心。图书行业是一个“品质为王”的行业。所以对所策划的图书产品而言,品质是最为重要的。这个品质不是泛泛而谈,它是包括了内容、装帧、卖点、宣传方案的策划的一个整体过程。所以一个策划人的策划也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行为;再次,效益是策划的焦点。作为一个好的策划人,应该首先是某领域专家,必须要考虑领域发展趋势、产品架构走向等问题,这样才能摸准市场的脉搏,使所策划的图书产品具有市场潜力;还应该是经营专家,必须要考虑与分析市场销售、利润、成本等问题,才能实现更好的投入与产出,实现产品对企业的利润贡献。产品策划的好坏,归根结底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而效益便是衡量它最客观的指标。而做好这一切,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得付出相当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