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国际语言学大师在中国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11/24 作者:高华营

\Images\2005-2009\20091124T5406.JPG

Jack C.Richards

国际知名教授,在英语语言习得、教师培训、教材设计领域享有声望。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和英语教材,其中已经由外研社引入国内的学术著作包括《语言教学的流派》、《语言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和《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

Richards教授在2001年首次被外研社邀请到中国来讲学,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举行了5场讲座,场场爆满。当时他主编的《剑桥国际英语教程》(New Interchange)在中国的出现正逢国内英语教材匮乏、英语教学亟待改革时期,这套教材与当时同类教材相比,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趣味而时尚的语言材料、地道的美式英语录音让国内的教育者和学校师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掀起了实践国外先进英语教学法的教学改革热潮。

时光飞逝,转眼6年过去。2007年,根据世界各地师生的反馈,《剑桥国际英语教程》又重新改版,也让中国的广大师生又一次有机会聆听到语言学大师Richards教授的讲座,感受其大师的风采。这次的讲学主题为“变革时代的语言教学”。从2001年到2007年,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多媒体、网络等不同媒体介质的语言教学材料的接触越来越多。Richards教授的“变革时代的语言教学”这一主题让中国教育者再次重新审视语言教学的现状和对策。这次讲学先后在北京、沈阳、上海和广州举行,来自全国100多所大学和200多个外语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或教师共1000多人聆听了Richards教授的专题报告。与会老师对于JackRichards教授的关于“变革时代的英语教学”和“口语教学”的专题报告评价很高,认为报告有深度和广度,对于几十年的英语教学的变革做了系统的论述,很具启发性。Richards教授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博得参会者的认可,他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飞快的语速反映了他的敏捷头脑,他的微笑非常灿烂,毫无拒人于千里的感觉。Richards教授喜欢拿自己的稀薄的头发开玩笑,说他在主编《剑桥国际英语教程》的时候头发还很多,新版问世之后他只能把它们放在宾馆了。他讲话时表情变化不多,但很善于模仿不同口音的英语,常常不经意间穿插幽默,让人猝不及防而后捧腹。

对于他的教材,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欣赏那些只会按照我的教材的方式教学生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不会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他的教学理念已经把交际教学法中的“变化”理解到极致,合理利用、融合和调整教学资源才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教材服务于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从他的讲学之中,我们真正理解了一位语言学大师的博大胸襟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Richards教授曾在多所高校长期任教,可谓“桃李满天下”,中国自然不例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一安教授当年在夏威夷大学读书时就师从于Richards教授,同是他的学生的还有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前任中国首席代表沈树红教授。Richards教授非常重师生感情,每次来中国都要抽时间跟学生们见面叙旧,而且非常乐于参加学生们组织的学术活动。这位学术界泰斗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就像所有的老师们一样,对自己学生的成长有着殷切的希望,也对自己学生的成就充满自豪。

值此外研社30周年之际,感谢Richards教授作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和外研社的作者,为中国英语教学改革所做出的贡献!我们会记着大师的幽默和深入浅出的教诲,并期待着他下次的中国之行!     (高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