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08年韩国出版界10大焦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8/8/29 作者:李晟求

■李晟求 (中央Books 企划出版事业本部长)

\Images\2005-2009\08090005.JPG

韩国的单行本出版市场规模约为2万多亿韩元,虽说规模不小,但从世界出版资本、国家预算等角度来说不过是“零头“而已。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文化和语言的隔墙就像泥石流一样被冲垮在2008年,拥有2万亿市场规模的韩国出版界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危机仍在继续……”近几年一直笼罩出版界的危机说可能会成为毫无意义的单词。2008年是这种危机说或许会成为现实的了断之年。走向崩溃和持之以恒两者的区别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不乏在“紧张的生存”环境下艰难度日的人。2万亿规模的市场中,个人的悲喜最终决定于所选择的方向。

2月25日,新政府随着新总统的就任开始了执政。新政府标榜自己是“实用政府”,我们应该关注经过长期献计献策(brainstorming)提炼出的关键单词“实用”,领导国家行政体制的新政府名称前加了“实用”这个概念。

众所周知,政权的诞生和运营将会反映时代的精神。与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和国家层面上的关键单词“实用”一同站在2008年起跑线的韩国出版界和出版界人士来说,要求彻底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迫切需要转换价值优先顺序,即从理论(Theory)转换为实践(Practice)。从理论到实用、从概念到实用、从总论接近的方式到具体的接近方式、从虚无缥缈到生活接近型、从死水到流动、从停滞不前到运动、从奄奄一息到生龙活虎,如果没有彻底的变化就只能被淘汰。面对2008年,如果还没有改变方向,那我们只能在滔滔江水中寻求自灭。时代精神是在读者迫切的生活环境中表露出来的。

从这个方面展望一下2008年韩国的出版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365天实用主义支配整个出版界”。

不是说将实用主义理解成狭义的概念而错误地理解或局限性地认为出版一些子女教育书籍、烹饪、装修、如何订购(How to book)这样的书籍。反映时代精神(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信息提供者的义务)的实用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概念。

实用主义应该贯穿人文、修养、自然和科学、宗教、社会、历史和文化、文学、艺术、商务、旅行、健康、兴趣等整个出版领域。出版界应以“实用”概念的登场为契机,摆脱偏重分类、狭义分类的弊病。应认识到所有类别是同等的。历史类别中,将卡尔(E.H.■)《历史是什么》当作一部杰作不会有任何异议,但是沃纳·霍尔兹瓦《小鼹鼠》是儿童类别的“名牌”。向儿童传播想像、创意、梦想的影响力反倒会更持久、更广泛。类别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在优先顺序上安排今年应集中的领域和渐进发展的领域,制定这种战略并实施才是正确的。当然,决定优先顺序时应注重读者的想法。读者和出版社、接受者和供应者的关系上,2008年出版界应解决降低读者所愿与供应之间的差距、减少类别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出版范围等几大课题。

\Images\2005-2009\08090006.JPG

在今年五月首尔书展上,韩、中、日三国出版单位在签订合作协议。

回顾2007年, 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Robert Root-Bernstein) 等人合著的《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就是一个把“实用”概念进一步说明的典型例子。这本书介绍了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达芬奇、爱因斯坦、毕加索、理查·费曼(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等发挥了卓越创造性的人们在科学、数学、医学、文学、美术、舞蹈等各领域中共同使用的13种思维方式。

选民和民众的意志选择了“实用”,在“实用”全面登场的时候,面对媒体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岐路、政权交替所带来的岔路,2008年韩国出版界的焦点可以整理为10个方面。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提出不同的议题,但是笔者在价值优先的顺序上把最重要的内容作为重点进行了如下整理:

英语热,疯狂的英语

有句叫英语两极化(English Devided),意思是说根据英语表达水平的高低决定国家和国民的贫富。

在韩国出版界,如果不能用英语对外宣传或表达自有内容,就会沦落到“小店”的地位。韩国的出版企业,如果只盯着国内市场会很难生存,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明显。如同和教保文库、Yes24、 Interpark、Aladdin、Libro等进行交易一样,是否具备能与amazon.com、barnes&noble、borders书店直接交易的英语能力及英语产品的生产能力,将会决定属于英语两极化哪一端也决定着其命运。

小学教师还要经受着曾经在海外研修过的学生对自己发音的校正进行教学,这就是韩国的现实。即使不是英语专业出版社,内容企业从事者从明天开始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而需要努力了。英语作为“国际社会的国语”、“最基本的沟通手段”而稳稳地确定了自己的位置。2008年以后,未具备英语表现能力的出版企业,难免面对“半残废”的命运。

对出版社来说,“最大的敌人是书店”

2007下半年的统计显示,韩国最大规模的书店营销收入出现了同比去年急转直下的现象,对此实施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出版界即将没落的征兆已成为现实。媒体环境的变化、政府不再支援等,可以寻找各种原因说明这种现象。但是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没有精确判断读者的接受能力,没有及时制定并实施应对战略,是出版界内部的落后所造成的。

但是,现在醒悟也为时不晚。如果我们想一想出版界从业人员的生杀大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就能知道解决问题的答案。就像国家的政权出自国民一样,出版人的未来来自于读者。如果我们开始研究读者的接受空间和读者的生活空间,可以说是已经迈出了改善韩国出版界落后局面的第一步。

书店经营者应该从今年开始彻底实施排挤那些放弃或忽略读者接受能力的出版物的政策,不要像以前一样“仁慈地、善意地接受”,这是因为空间有限的原因。网上书店的经营者也一样。就像东京神保町的三省堂书店把相当大的空间销售给了出版生产企业,书店的空间是有偿的,这种认识正在极快扩散。就像其他行业的生产厂家不得已有偿使用有利的流通渠道一样,为了改变已经恶化的书店经营状况,可以引入空间的有偿使用概念。《华尔街邮报》曾经呼吁 “流通企业是生产企业的吸血鬼”。相同的道理,出版生产企业“最大的敌人”是书店。

主张“长尾理论”的人们可能认为网上书店的空间是无限的,但是笔者认为:所谓的网上书店无限空间是很虚的概念,因特网具有明显的空间限制特征。

检索算法彻底拒绝粗糙内容的全面(Golden Space)配置,不实的内容得不到欢迎被冷落就是网络空间的特点,所以在“长尾理论”中寻找出版界的危机解决方案是徒劳的,没有任何意义。

和中国有关的内容大受欢迎

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以全球供应网引以为豪的梦工厂,早在几年前就预测北京奥运会前后全世界将关注中国,完成了《功夫熊猫》等大片的策划。

不仅仅因为北京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关心中国,今年秋天,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会急剧上升。不仅可以进行与之相关的新策划,也可以从以前开发过的内容中,虽然当时没有得到社会的呼应,但其内容如果有竞争力,那么反映最新趋势后试图再上市也是一个好方法。

韩国的部分出版企业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社会对有关中国内容的需求会很强烈,所以不仅对中国的时事、经济、文化、历史等,对汉字的热会狂热起来,这种可能性相当高。

和中国有关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对中国整个社会的正确认识需求、汉语或汉字的培训、中国旅游指南等。特别期待着中国旅游指南引起社会的关注。

教育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预测过教育领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10年的教育政策搁置一旁,新政府的教育政策粉墨登场。大众对教育的需求很旺盛,随着政策的变化,与之关联受影响的教育出版部门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

包括教科书,作文、高考、EBS、英才教育、重排公共教育计划、对校外教育的政策等10多年累积的课题等待着“大手术”,教育出版社对政策的变化很敏感,受很大的影响,不得不进行大改变。执行“减少校外教育费用”政策的过去5年,校外辅导学院享受了旺季的喜悦,销售额从18,000亿韩元(2001年)猛增到4,325亿韩元。这个数据来源于“2001年~2006年服务行业结构变化及特征”中统计厅正式对外发布的统计数据。4万亿韩元的市场规模与出版业单行本总规模相比是“双倍成绩”,出版界和出版人应该更加绞尽脑汁的原因就在这里。1万韩元~2万韩元左右的一本书作为教育/知识内容领域中的主要载体,如果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出版界可以确保意想不到的大空间。

引领世界各地出版企业的美国出版业经营人皮特·奥尔森(Peter Olseon)指出:“与世界各个国家相比,韩国的网络和教育领域最有发展前景”。

教育领域,比其他任何类别更加需要考虑适应读者生活空间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进行策划,不要把读者关在非常规的理论空间,我们迫切需要更加努力接近读者。

利用好RSS、Tag、Web 2.0

与读者的沟通中,需要加强对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Tag等新技术的接受性。实际上,随着Tag活动的正确使用,出现了一天的点击率才几千次的内容变成点击率一天超过几万次的案例。出版企业为了彻底改善与读者的沟通效果,应该关注并引进信息传播能力很强的RSS技术。为了迎接Web 2.0时代,一直到信息娱乐化(Infortainment ← Information + Entertainment)中作为新沟通框架的第二生活(secondlife),应该随时掌握时时刻刻变化的新沟通方法。高新技术IT企业也因为与顾客的沟通不畅出现了问题,他们也动用了所有能够刺激五官的方法。

与读者的沟通是否采用新方法直接关系到出版界的生存,跨媒体(Cross-media)、多媒体时代能否脱离老媒体的分界线?在这个时期,如果还在强调“纸张的力量”、“纸张媒体的特点”等观念,是很朴素的、也很天真的。即使使用纸张生产产品,但是就沟通问题应该与时俱进。就像江原道山间小村豆酱工厂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后让很多客户了解一样。

报刊记者带着摄像机奔跑着,电视台和摄影家正在加强字幕服务,那么出版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呢?著者的声音、企划者的主张、封面设计者的装饰、发行人的培育、著者和作家的声声气息……与读者要沟通的内容很多。出版社没有限制只能使用文字资料,也没有规定只能使用说明资料和图形,跨媒体时代意味着出版社就是电视台,电视台就是报刊社,报刊社就是网络、是门户服务公司。也可以说,编辑等同于主持、记者等同于播音员、作家等同于通讯员。如果这种方式不适合自己,我们至少应该努力开发新方式的态度,与UCC、RSS、Tag、Web 2.0方式共同走向与顾客的沟通中去吧。我们出版人的桌子上不也有电脑、身上带着手机吗?韩国4900万人口,生产人口3500万,年薪达到一亿韩元以上的大企业CEO是读者,“88万韩元低薪人员”也是读者。向这些读者初版2300本后等待着读者特别反应的现象,不应该出现在2008年。

“环境”须先占“蒙古”需瞩目

去年在韩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忠南泰安原油泄漏事件,成为了提高人们对环境重视的契机。这样的内容将体现在教育现场、也将登在教科书中。与此同时,环境方面的出版会得到进一步的关注。

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戈尔正在宣传地球变暖的危害,并介绍了新的环保技术——有利于地区发展的风力、混合燃料汽车等。他的新书《难以忽视的真相》、霍奇斯的《悠久的未来》、利安和玛丽露合著的《地球有大事了》、崔佑的《崔佑大叔的地球村环境故事》等力作,会提高在世界上受到高度瞩目的环境出版物所占比例。日本NHK策划的节目原油泄漏事件播放以后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很大反响,他们正在准备出版《项目X》的一本书。

目前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提法,部分学者和政治人士正在探讨韩国——蒙古联合论,根据情况可能会引起社会的关心。种族、情绪、文化方面有很多类似的韩国和蒙古的国家联合,倒没有限制像欧盟(EU)一样发展。蒙古国驻韩大使 Perenlei Urjinlhundev曾指出:“从命运的角度讲,韩国和蒙古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蒙古是韩国向大陆发展的桥头堡、具有丰富劳动力和资源的国家,在这种交流的背景下,这种可能性将快速提高,那将对蒙古方面的信息需求急速增加。海外出版界已经接受“下次的变换与现在的变换是不同的”这一公式化概念,对美国、日本、中国、欧洲一边倒的社会信息需求可能是一时的,但是与国家联合说的掀起可以改变成对蒙古的需求。

“热烈欢迎”海外资本

像兰登书屋 (Random House)、贝塔斯曼(Bertelsmann)等海外资本直接进军韩国市场一样,其他的海外资本也计划进军韩国市场。日本三大出版企业(讲谈社、小学馆、集英社)之一的集英社正在计划进军韩国市场,新潮社的支柱企业Pico、日本出版流通业的巨商日贩已经进军了中国市场,他们紧接着计划进军韩国市场。对于这样的动向,韩国的态度是“热烈欢迎”。进来的同时还得走出去,进进出出是大势所趋。

与校办企业的“新同居”

与校办企业的成立、运营有关的规定改正令案经过了立法预告(2007年11月12日~30日)等有关改正程序,从今年1月份开始正式生效,我们要关注此法令的实施。1月份开始,成立校办企业的限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可以在校外成立,经营项目也大幅度扩大。到去年为止,校办企业还只能在学校教室或校内才能成立的,但随着改正案的实施,将来大学或教育机关可以经营创效益的校办企业。

目前校办企业禁止经营项目有102个,但是会变成除了学校不适合经营的种类以外禁止项目减少到19个。出版企业可以和校办企业以“同居”等各种形式开展新的经营项目。在学校良好的名声和信誉的基础下,可以试图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方式。

认真分析在出版界很活跃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的海外大学案例并进行模仿,让更多的出版社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或成立合资公司,创建具有很强机动力的商务体制。

以漫画、小说超越亚洲,走向世界

在漫画领域中,日本以“mangga(漫画)”的名称在世界市场上鹤立鸡群,我们是很希望在感性和技术方面具有类似竞争力的韩国与日本形成双套马车。漫画也能成为好莱坞电影事业的支柱产业、游戏或动画的支柱产业,这些在亚洲还不能形成支柱产业的原因是像漫画一样没有很强的分类。

韩国的小说也一样,如果在政府的行政支持下,制定合适的战略并实施,韩国的漫画、小说可以超越交保文库、Yes24、Interpark、Aladdin、Libro等书店,在amazon.com、barnes&noble、borders书店开展向世界进军的、无限的空间的发展。

出版业的“停滞”,内容产业的“疾奔”

坚持以前方式的“出版业”会面临艰难的处境。急需转变成出版业就是内容产业的观念。应该超越从著作者中获得版权后集中于出版营销的经营模式,对编辑人应该引进“对著者的著作成果进行综合委托管理的代理经理”的概念。在“制作书籍的编辑”基础上增加“著作权经理”的作用。积极地接受媒体类型的变化、市场形势的变化,时时刻刻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综上所述,出版并不能满足所有读者、评论家、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它要求有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观念。大部分韩国读者日常被(广义的)实用所支配,在生活空间中被实质性的需求所支配,比起理论更被实用所支配。电影界在此时此刻也在等待。像元秀莲的《浪漫满屋》、Hur Yeong Man的《老千》、菲利普·普尔曼的《黄金罗盘》一样,都在利用有价值的出版界的原版内容。

出版界内一部分还在要求读者与此无关的非日常空间是几乎不可能的。我们的读者有多少呢?畅销书的读者又有多少呢?评论家又有多少呢?1000名、1万名还是10万名?面对不到所有人口0.1%的人员之间进行甲论乙驳而彷徨,2008年韩国出版界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本文资料来源 ?押 《企划会议》 215号(韩国出版营销研究所出版 / 2008年 1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