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大学社人才建设问题有哪些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8/28 作者:谢文辉,杨志坚,段勇

□谢文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行政总监兼人力资源部主任)

越来越多的民营及业外资本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向图书出版和发行分销领域渗透,国外的出版机构也纷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步伐,这势必造成人才争夺战的加剧。在新形势下,出版社要强化内部员工的竞争机制,强化核心人才的激励力度,还要拓宽对外招聘的渠道,主动吸引更多人才。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问题,而目前既懂出版、教学法,又懂电子技术的专业人才非常匮乏。

□杨志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

一方面,一些具备热门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还是有不少选择,出版社特别是部分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社对这类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应届毕业生不懂编辑出版,这就需要3年左右的培养期,时间成本也是一个问题,而且这里还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社可能在各方面都缺少能干事的人才。

□段勇(华中科大社市场营销部经理)

目前出版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激励问题。由于政策壁垒的存在,民营资本将长期不能进入出版主业,企业不能给予优秀人才股权激励,这不仅影响了大量资本的进入,重要的是影响了大量优秀人才的加盟热情和拼搏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