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从21世纪走来的老鼠
摘要:

“老鼠记者·摇头摆尾”系列(共10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4版/14.00元(每册)
■方卫平
2000年,来自意大利的“老鼠记者”杰罗尼摩·斯蒂顿带着他的旅行故事和读者们第一次见面了。这位诞生于21世纪初的记者和出版商在他的老鼠岛上经营着一份最受欢迎的《鼠民公报》。他拥有绅士的优雅与谦和,热爱读书和写作,喜欢一切高雅艺术,爱好古董收藏,尤其热烈地向往着舒适、安宁的生活。
但他的生活永远安宁不起来。他的不安分的记者妹妹菲和表弟赖皮,以及他身边所有不安分的鼠们,总是不断地让他自愿或者不自愿地卷入到各种惊险而又可怕的旅行与冒险中。这种始终包围着杰罗尼摩的夸张的生活无奈与性格矛盾,使这一角色所具有的喜剧性得到了格外充分的表现和展示。而在不能抑止的阅读笑声里,许多人也会从杰罗尼摩的身上,隐约看到自己同样无奈的精神身影。这或许也是“老鼠记者系列”故事在出版初期便迅速进入意大利畅销书榜首,并在短短8年间达到了逾3000万册全球销量的原因之一。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部风靡欧美的系列童话,其前勒口上的“作者简介”与照片并非我们期待中的现实作家,而恰恰是故事的主角杰罗尼摩。很少有人知道作品真正的文字作者伊丽莎白·达米(ElizabethDami)的名字,这位同样身为编辑、经常外出旅行的女作家把所有的创作权都慷慨地留给了故事中的老鼠作家,从而使这一角色的存在显得更为突出,也更加令读者印象深刻。今天,作为这些冒险故事“作者”的杰罗尼摩甚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
而更重要的是,上述处理与故事模式化的角色、喜剧性的情节和滑稽的插科打诨一起,为这套作品与当代视听、电子媒介的迅速结合以及相应产业链的发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随着“老鼠记者”系列的出版,配套的磁带、CD等均已面世。通过这些途径,出版社和开发商在“老鼠记者”的纸本出版与新媒介产品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积极的相互配合与促进关系。应该说,“老鼠记者”系列从创作之初就是当代出版业商业营销模式的一个构成部分,而它的成功,也为这一模式的进一步成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对于今天许多早已习惯了声像叙事尤其是动漫叙事的孩子们来说,“老鼠记者”系列模式化的角色塑造、快节奏的叙述方式与滑稽幽默的夸张想像具有一种格外亲切的文字吸引力。故事里的老鼠岛与人类世界既相区隔,又充满幽默的互文关联。作者不但经常通过改换字头词尾,把一些正常的词语变化为鼠国词汇,其中更出现了不少类似“蒙娜丽鼠”、“鼠夫卡”、“鼠戈尔”等戏仿的人名;与此相应的,我们也可以从作品的插图中发现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戏仿细节。例如,在《蒙娜丽鼠的密码》中,不但封面上出现了蒙娜丽莎的鼠面戏仿漫画像,关于博物馆的那一整页插图上,更可以找到被替换成鼠面鼠身的埃及法老像、米隆的掷铁饼者雕像等艺术作品的漫画。而这则故事本身,也带有对于风行一时的通俗小说《达·芬奇密码》的戏仿成分。
当然,我们还是更愿意到老鼠记者轻松而又荒诞的故事里,去阅读那藏在全部人类血脉里的旅行和探险的冲动,那即使在最喧嚣最荒唐的生活中也不时向我们展露微笑的人情温暖,那透过童年的游戏和可爱的本杰明的形象所不断传达出来的童年的天真和力量,以及故事全然虚构的情节所传递出的某些现实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