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江湖的传说——“儒侠”的点滴生活往事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8/28 作者:裴云乔

\Images\2005-2009\20090828T2702.JPG

《附小女生博客》《附小女生日记》魏一宁著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6月版/12.00元

■裴云乔(东北师大文学院)

在魏一宁的《附小女生日记——我们班就是一个江湖》里,自己的班级俨然也是个大江湖。你可以看到江湖里的各色人物,有儒侠雨菲、帅哥阿正、经常挨“各大门派”欺负的阿呆、“恶人”莲蓬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在这个江湖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我不得不佩服魏一宁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两三句话,就把阿呆懦弱胆小的形象勾勒出来了,又顺笔带出了自己“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之感,十分传神。在语言的运用上也独具鲜明特色,一些网络用语、充满童趣的想象和拟人化手法,都带给我们全新的情感体验。

我也是群英历史汇的成员,在网站上看过魏一宁化身“崇焕”的帖子,观点鲜明,很有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来讲,这个时期的孩子形象思维要高于逻辑思维,但是雨菲已经表现出良好的逻辑素质,相较其他大孩子们毫不逊色。我想这就要归功于她的博闻强识,书读得多,写作于她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当然,江湖从不缺武林盟主,黄老师是“当仁不让”了。他既是学生们的朋友——处处维护同学们,又是严厉的师长——对待犯错误的同学绝不姑息手软。魏一宁对师生关系的描写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用文字来反复涂抹复杂的心情。尤其是对事件层次的把握更彰显了魏一宁的写作实力,悬念迭起,一波三折。从这些事件的描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师生关系颇为矛盾的心理,既害怕又依赖,我想这就是盟主的威信所在吧。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爱历史所以爱江湖,反正她没少看金庸的武侠和历史的分析。《附小女生博客——小孩思考大人别笑》里面选取了《碧血剑》、《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和《明朝那些事儿》的读后感言,我发现她对明朝的热爱近乎发狂,并且没有人云亦云地延续着别人的观点,而是另辟蹊径。前人对张居正的评价多为铁血、严苛、大独裁者,然而在魏一宁的眼中,张居正已不是最初所看到的那个人,她能够公正客观地去评价历史人物,提出新的观点,尽管张居正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的功绩毕竟没有为世人所认可,是此人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

魏一宁像一尾自由的小鱼畅快地游弋在历史的长河里,懂得思考,懂得探究,12岁的孩子尚且如此好求,作为成人的我们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魏一宁的眼中去看金庸笔下的女子,又是另一番风景。这不是说从她孩子的角度来看,而是一个跳脱出来的清醒者的角度来看。她们都是有着独特性格、悲剧命运的女子,而魏一宁最为欣赏的,正是这一类“真实”的女子。他们不做作,敢爱敢恨,也够决绝。也许魏一宁本身就是这样的性格,所以才爱这样的女子。

魏一宁对古代女子的评判,多少带一点女权主义的朦胧意识,也许她只是用善良的眼睛去看世界,所以才会发此感慨,并不是什么“主义”在作怪,但是我能感到她的真,她的善。

世上没有什么神童,从魏一宁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开阔的阅读视野让她如此与众不同,勤奋的书写和持续的思考让她的笔头更见娴熟。